第187章 都是因盐引而起
作者:燕下清风   先帝驾崩后,太妃娘娘她飘了最新章节     
    元卿取了点心放到他桌前,见他愁眉不展,便问道:“怎么,没头绪?”
    陆昭把摊开的案宗全都推到一边,从碟子里拿了一块糕点吃。
    “简直就是一团乱麻,”他抬手点了点,“这让我怎么查?”
    元卿坐过去,将案宗拿在手里,点头道:“确实不好查,相关资料少,牵涉的人却多,可见他们早在案发当年就已经抱成一团,若没有确实的证据,朝廷还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陆昭听完更加觉得无望,便把东西一堆,说:“不查了,这烂摊子谁爱管谁管!”
    “别呀,陆大爷,我帮着您还不成嘛。”元卿从包里取出一样东西,“瞅瞅,我今天可是刻意给你带了好东西来。”
    陆昭眼神飘过来,“什么好东西?”
    “账册,”元卿神秘道,“是楼家的账册哦。”
    “我当是什么呢,”陆昭挺起的身子又躺回去,“楼家的账册我早就翻过了,要有证据我能看不出来?”
    “不一样,这次我让你看个旧的。”元卿把其中一页展开,推到他面前说,“呐,看看吧,这是我外祖父还在掌家时候做的账,这里面可能会有你想要的东西。”
    陆昭一听便来了精神,忙翻看起来。
    越看他越觉得心惊,不禁问道:“你的意思是指盐引?”
    “没错。”元卿说,“当时我在查账的时候,就刻意对当年的部分做了留意,并且在拿到案宗之后,对着上面所记录的名单进行年份推算,却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盐引而起。”
    一为盐,二为矿,这是朝廷牢牢把着不让别人碰的好东西。
    建起的盐场虽有很多,但许多都没握在朝廷自己手里,要想从中取利,还不用引起虎口夺食的众怒,就必须走官路子,让两方都能在这上边得到好处。
    这样分配均匀,才能压着那些盐商们,让他们愿意从自己的嘴里分出食物,来供着朝廷的国库和开支。
    相当于将这种生意过了明路,给它上了一个“合法”的套子。
    盐引就是最初设立的可以将盐商和官府联系起来的“中间人”,它独属于朝廷,这样朝廷也就有了光明正大分钱的理由。
    当时市面上所卖的盐分为私盐和官盐,只有经过官府允许售卖的官盐才是正规渠道,盐商们要想获利,就得先从官府手中取得盐引,再用盐引领到相对应的盐量,最后以高价转手卖掉。
    取得盐引的方式目前有两种。
    一是完成官府指定的任务,用其他方式抵消盐引价,任务可以因时势随时作出变更。
    另一种就是用缴纳的方式直接购买。
    官府赚的是盐商们购买盐引的钱,而盐商们赚的是通过买卖获得的差价钱。
    官府提高了购买盐引的价格,盐商们也就要相对地提高售价,他们谁都不愿吃亏,所以拼命地从百姓身上压榨,盐价也因此一直居高不下。
    当年平州那些盐商们做的就是这种生意。
    季康把着朝廷的口子压低了盐引价,给他们好处,他们“知恩图报”趁机提高盐价大捞特捞,大元的盐政被他们搅乱了套,这才逼得朝廷不得不下手严查。
    当初元家本也趁着风口做了些官盐的生意,但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便及时收手了。
    当时平州引起的风波最大,朝廷的眼睛和刀子都聚在那里,其余地方也就没空管,许多商人这才从中逃过一劫。
    楼家人向来谨慎,即便是为富一方,名下产业的账目也要做得清清楚楚,绝不含糊。
    这就给了元卿寻到证据的机会。
    江州虽有盐场,可是盐质却不如北城,当时几乎所有的南方商人都想要去北城走一遭,楼家也不例外。
    平州制不出好盐,所取用的盐都要先从北城转运过来,屯在仓里,再由商人们或换或卖,以各种方式流向其他地方。
    也就是说,北城才是大元食盐的重要产地。
    如果能查到当年在北城掌管盐政的官员,再从他手中取到同他交易的名单,那谁参与其中就很明确了。
    这是个非常关键的点。
    “你能查到当年管着北城盐政的官员是谁吗?”元卿问。
    陆昭和陆怀舟同出一处,他对北城的事应当比较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