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人开会的去开会了,上山砍木头的去上山了,薛妮子带着孩子们背着背篓也上山挖野菜去了。
家里只留下她和张月娘。
李兰珍看着她的肚子,问道,“老大媳妇儿,你怀孕应该六个多月了吧?”
张月娘微笑着,双手轻轻地摩挲着自己高高隆起的的肚子。
“娘,已经七个多月了。”
李兰正点点头,进了山洞,翻找自己的背篓。
其实,她只想借着背篓从空间里拿出一些棉布来。
挑拣了几块蓝色碎花的,和酱红色的细棉布,准备让张月娘用这两块布给没出世的孩子做几件小衣服。
又拿出了几块蓝色的粗布,做两个小褥子。
挑拣了一会,拿出了几块蓝色的棉布,给孩子做小包被。
顺手拿出来了两斤多的棉花。
李兰珍发现了,那个和她兑换劳保商品的商家,给的棉花都不是雪白雪白的,有点发黄,不知道放的时间长了,还是生产技术的问题,但是总归是棉花,保暖是没问题的。
她把这些都放在背篓里提出来。
“老大媳妇,给你这些,细棉布就给孩子做贴身的衣服穿,棉布给孩子做两个包被,一个做薄一点,做厚一点,还有几块粗布,给孩子做褥子,剩下的你自己看做什么吧。”
看着张月娘身上应该穿的是老大的衣服,老大个子大,她个子小,宽度倒是可以,肚子大了还是宽松的,但是她撑不起来,衣服都盖住她的屁股了。
这个时候不可能让她做什么孕妇装,想着等她生完孩子以后,再做衣服吧。
张月娘看着这一背篓的棉花和布,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
嘴唇颤抖着,手也颤颤巍巍的,不敢置信,“娘!娘,你,你说,这些都给我,让我给肚子里的孩子做衣服和被子?”
看着她吃惊的模样,李兰珍假装生气的瞪着眼睛,嘴里啧啧两声。
“啧啧,真是的,我是孩子的奶奶,给他拿些布和棉花做衣服被子,怎么啦?你你要不要做?不做就还给我?”
张月娘连忙用手提起了背篓抱在怀里,使劲的点头说,“娘!要!要,行,要给孩子做,谢谢你了,谢谢你啊!”
说完抹了一把眼泪,提着背篓,就到山洞旁边的一棵树下坐着了。
那里是李兰珍喊着家里的两个儿子抬过来的几根枯木,上面垫着旧衣服,让张月娘坐在上面休息的。
突然,李兰正想着,一路逃荒,不知道有没有针线。
又假装在背篓里翻了半天,拿出来一把剪刀,各种颜色的线,还有大大小小粗粗细细的十几根针,三个顶针。
“给,这是针线。”
李兰珍知道张月娘缝衣服绣花手艺特别好。
也就是这几年,天灾人祸的,生活艰难,哪里有多余时间和布,来缝新衣服绣花。
她也不害怕她糟蹋东西,因为张月娘在家里就是一个,省惯了的,勤快孩子。
李兰珍也坐在木头的另一端,靠着背后的大树,想着接下来要怎么办。
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吃的问题,现在老村长他们着手在种植红薯和土豆,还有这大山里满山的野菜野果,小动物们。
只要手脚勤快,多储存一些,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度过冬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这一点,李兰珍,不是很担心,家里面的孩子也是很懂事,勤快。
满山的野菜和野果子,一点都不放过,全都扒拉着自己的背篓里背回家里。
第二要紧的事情就是要去寻找韩明湘和韩淑兰。
这两个孩子不知道流落到了哪里,但是他们知道要来幽州,所以还是要去一趟幽州。
在幽州城外留下说好的的记号,而且要一路都要做好记号,引他们上山,到这里才行。
最好能进一趟幽州城,在幽州城各处也留着记号。
第三紧要的事情,就是改造山洞,修建火炕,这是能够安全过冬的首要问题。
这一点,李兰珍也不用操心了,在山洞里修建房屋,早晨已经说过了,韩明江几个就应该能够完成,至于修建火炕,自己老爹和兄弟也能够完成的。
所以,接下来就是先要去一趟幽州城。
从那一天,薛老虎带回来的信息说,幽州城外,发生了暴乱,现在过去了三四天,不知道情况怎样?
李兰珍想,这一次还是带着狗蛋和韩一楠两孩子去就行。
当然,最好是带着韩明江和薛豹两个人。
但是,外面的情况不清楚,如果下了山,他们两个人被抓了壮丁,那就很麻烦了。
带着两个小孩子伪装成逃难的人,会安全很多。
李兰珍下山想要进入幽州城,一个是要给韩明湘留下信息,另外一个,她想要从空间里带出物资来。
不然实在没办法,现在凭空拿出来,只有到了幽州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理由。
总不能每一次就拉着金福来少东家顶缸吧。
做好了决定,她准备等到大家回来,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告诉大家。
然后,带着狗蛋和韩一就下山了,来去一趟,估计应该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吧。
自从李兰珍穿越到这里以来,逃荒路上,只要条件允许,都是一日三餐,哪怕是没有条件,没有机会烧热的饭,就是吃干粮也要一天三顿。
两个亲家,还有她的爹娘,狗蛋祖孙早也已经习惯了。
昨天,两个亲家和自己爹娘,以及狗蛋奶奶都说了,要分开吃,自己家吃自己家的。
李兰珍想了一想,自己空间里有粮食,而且这一段时间,活比较多,还是集中在一起吃比较好。
等到安定下来,或者冬天了各家吃各家的。
李兰珍劝阻说,“这几天要在山洞里面修建房子,还要修建火炕,种地,活儿很多。
还是在一起吃饭吧,等到了冬天,各家吃各家的。
山里的野菜野果很多,大家尽可能的多采集,晾晒也好,腌制咸菜也行,都归各家的。
一起吃饭的这段时间,一日三餐吃什么,怎么安排就听薛妮子的。”
这样一说,避免了大家一窝蜂的拿很多的菜来,吃不掉浪费了,或者有一天一下都忘了,没得吃,薛妮子就给大家排了班,五户人家轮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