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抄袭的内容是标点符号?!从下川口中说出来的这一个事情,或许太过于具有冲击性,以至于宫川完全呆愣在了原地。
宫川在东大学习著作权法的时候,她在这门课还拿了年级第一,还胜过了当时的北原。为此,她还私底下小小的得意过一番。
当她到广濑说遇到的麻烦是作品抄袭时,她还以为这次的案件来到了她所擅长的领域。
然而,在真真正正接触到著作权侵害的案件时,她发现她所学过的知识,在此刻竟完全不能发挥用武之地。
剽窃的对象是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能构成剽窃的对象吗?
宫川至今还能够背出著作权法对作品的定义。
然而,古籍点校中,插入古代汉文中的标点,属于著作权法中规定的作品吗?
宫川看着川下提出的问题,已经有些发懵了。
“这本《东土巡游遣唐记》最早就是下川老师发现的。”广濑在旁边打抱不平地说道,“最初见到这本遣唐使游记在九州岛的一个私人拍卖会上。下川老师花了自己很多的积蓄,拍下了这本《东土巡游遣唐记》的天和年版。后来老师辗转东洋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私人博物馆,亲自一个个去调微缩胶卷,查看他们的典藏目录,最终发现了《东土巡游遣唐记》有共计11个版本,散落在东洋各处的9个档案馆中。”
“下川老师,亲自把一张张微缩胶卷截取,将这11个版本,全部整理完毕。其中,每个版本都有很多残缺、错漏字。老师一个个版本的耐心比对甄别,补充错漏的内容,最后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版本。在这个版本的基础上,老师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点校,添加标点符号,进行断句,而且加了注释。整个工程费时费力,耗去老师将近五年的心血。”
“然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心血之作,全部……全部给那个藤村偷去了!”广濑不知不觉中变得有些激动起来。
下川看着面前这本印制精美的书籍,上面的点校者一栏上正明明晃晃的印着那位院长的名字,不由得微微叹了口气:“是的,藤村抄袭我的就是这些断句的标点符号。”
“当时我着手启动这项工程的时候,他就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我在干这件事情。大概是在前两年的时候。藤村过来和我说,京都大学的人文研究科最近正在启动一个古籍整理工程,是东洋学术振兴会资助的重点项目,让我也把这个工程也拉进来。”
“后来,他让我把点校的版本打印出来,送上去给学术振兴会审查。我把打印稿交给他之后,就再也没消息了。直到……直到去年的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在京都大学出版社当编辑。他意外地看到了《东土巡游遣唐记》的出版消息,以为是完成了点校,打电话过来祝贺我。那时,我才发现,原来是藤村把我的点校本偷走了,而且署名为了他的成果。”
听着这一番讲述,此刻,宫川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下川跑遍了整个京都的律师事务所,他们都说这种情况没有办法构成抄袭。
面前的这种情况,正正好卡在著作权法的空档之中。
此时,再一想到那位藤村院长的身影,宫川忽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这一定是故意的。
绝对是故意的。
只有多年以来,浸润在知识界的人,才能想出这种极致的擦边球做法。
北原看着面前这本《东土巡游遣唐记》,嘴角微微泛起冷笑。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在研讨会上,广濑没有直接说出藤村究竟是如何抄袭下川的作品,也明白了藤村的底气究竟来源于何处。
从著作权法的角度而言,只有“作品”才是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对象。
而所谓作品,就是具有独创性表达的智力成果。
然而,在古籍点校中添加标点,进行断句。
谷/span这些标点符号本身是否具有独创性?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那么古籍点校就不是“作品”,因此也就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所以,哪怕藤村百分之一百地照搬了这些标点符号,也不能够被定义为是剽窃。
一个例子,就是物理学的公式。
公式就不属于著作权法中规定的作品范围。
哪怕你将他人推导的公式,写在你自己的作品之后,也不会构成剽窃。
这就是藤村的底气。
“怎么样?佐枝子?”广濑看着宫川,忍不住问道:“京都的律师事务所们都是骗人的,对不对。这一定是抄袭,对吧。一定是抄袭,是的吧。佐枝子。我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把别人的成果百分之一百的照搬过来,还不会构成剽窃。”
宫川一时之间哑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广濑。她看了看桌面上的那本书籍,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一句话。
“坏人……一定会得报应的,对不对,佐枝子?”广濑轻轻地伸出手,抓着宫川的胳膊,声音已经有些微微发颤。
广濑从宫川的沉默之中,预感到了什么。
之前,她同下川教授几乎跑遍了整个京都的律师事务所。
得到的回答,都是冰冷的拒绝。
没有律师愿意代理这起案件。
他们无一例外地都认为不构成剽窃。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要起诉享有盛誉的京都大学,毫无疑问会被认为是讹诈诉讼,破坏了律所的名声。
广濑内心已经揪了起来,她从宫川的沉默里,隐隐感到那些京都的律师,可能……可能说的都是真的。
桌面上,这本《东土巡游遣唐记》静静地摆放在那里。这本书的作者是关谷训广,是东洋古代发出的第八次遣唐使随团成员,跟随阿倍仲麻吕出发。后来在遣唐使团返回东洋的时候,遭遇盗匪劫杀,在使团撤退的过程中,团员关谷训广失踪。史学界一度认为关谷丧生。
然而,《东土巡游遣唐记》的发现,则证明了关谷只是同使团分散,并且在逃难的过程,得到当地人的救助。其欲独自返回东洋,但却由于对地理不熟,竟按反方向走去,阴差阳错间,最终走了将近半个东土。
全书一共26万字余,详细记载了关谷在东土巡游的所见所闻,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如果此书的点校者身份是下川的话,那么凭借这一发现,他获得京都大学古典历史的终身教职,将完全没有问题。
不知从哪里来的风,轻轻地吹动着这本书的书页。里面的一张张纸翻动起来,句子之间的标点符号,变得尤为刺眼,明晃晃地展示了一个院长究竟是如何像强盗般抢走下川的研究成果。
那一个又一个的逗号和句号,诉说这一场无声的掠夺。
摆在北原和宫川面前的,正是一起——
无解的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