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正事已经办好,程月也有心情置办家当了。
家里缺的东西太多,她跟陈林就背着两个筐,能装的东西有限。
粮食跟肉是最要紧的,她决定每样少买点,等回了家再把空间的东西拿出来。
母子两个直奔粮铺,白面、精米先各买来两斤,程月又花了几文钱,让粮铺掌柜特意换了大的布袋子。
粮铺掌柜倒是纳闷了,就这么两斤粮食,还非要用能装五十斤的布袋子,也不知咋想的?
穿的破破烂烂的,居然有钱买精米白面,真是怪人。
不过人家买了粮食付了钱,自然是乐呵呵的赔着笑脸,他可不想做一锤子买卖。
买完粮食,程月带着陈林直接去了肉铺。
现在的人们爱吃油水大的,何况家里还要炼油吃,程月想了想,买了三斤大肥肉跟两斤五花肉,又买了两根带肉的大棒骨。
大棒骨肉少,敲开了煮汤倒是好的。
她记得空间冰箱里还冻着不少猪肉,可以借此拿出来吃。
家里的锅碗瓢盆也没有,程月又去买了大小各七八个粗陶碗跟两个大汤盆。
想了想又买了一个大陶罐跟七八个小陶罐,正好把空间的油盐酱醋拿出来,倒进陶罐里,正正好。
空间的瓷碗带着花里胡哨的花纹,一看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东西,这些碗罐的都是粗陶制得,没几个钱,买就买了。
等到合适的时机,她会告诉陈安这个秘密,毕竟他还能帮她打个掩护,不然自己这么偷偷摸摸的实在太累了。
就像你面前有一碗红烧肉,不仅不能吃,还得嚼着一口菜叶子的感觉,何必难为自己呢?
东西都买的差不多了,程月就直奔布庄。
陈林呆愣愣的跟在程月身后,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娘这是花了多少银子啊!
布庄在卖的只有棉布、麻布、还有绢布,毕竟是在镇子上,能穿上绫罗绸缎的几乎没几个,大多还是以卖相对便宜的布料为主。
程月买了两匹细麻布跟两匹细棉布,麻布做外衣,棉布做里衣,正合适。
最后,买了五双做好的布鞋,可以立马换上 ,草鞋穿在脚上十分不方便,还容易扎脚。
又买了些破布头子,每人再做一双鞋换着穿。
程月让布庄老板把布匹分别扎成两捆,又拿出麻绳横着绑在筐上,试了试不重,这才背着走。
布庄老板本来说可以送到家的,但程月没让,兴师动众的光让人乱打听。
她不怕打听,纯粹嫌麻烦。
出镇子的时候,程月看到有老大娘摆摊卖蔬菜,只有小白菜,韭菜什么的,顺手买了些。
小零嘴就没买,自己空间多的是,到时候拿出来就说是买的,估计他们也不会多想。
母子两人背着满满两筐东西,回村的路上免不了被人问,程月只说是给新家置办的日用。
现在全村上下都知道他们分了家,置办家当那也是必须的,都没有多问,只说让程月一家好好过日子,有需要的尽管开口。
厚水村的人大多比较淳朴,程月领了大家的情,说了几句话便直奔家里去了。
“娘!大哥,你们回来啦!”
大妮二妮一大早就去摘了一筐野菜回来,洗好了正准备晾晒,看见程月跟陈林回来,跟两只小蝴蝶似的,张着胳膊就扑上来。
程月见两个孩子笑的开心,心里一软,“这么高兴呀!娘给你们买了好吃的,一会儿拿给你们。”
随后小心翼翼的把筐放下,里面好些碗盆,摔碎了可就坏了。
大妮二妮眉眼弯弯,陈林也放下筐子,在一旁说道:“你们看,全是娘,买的,花了好多银子。”
大妮二妮光看见上面的布匹了,经陈林一提醒,才看见两个筐里面塞的也是满满的。
娘这是买了多少东西啊!
“小林,别担心,你娶媳妇的钱还是有的。”
程月看着陈林那张皱成一团的脸没忍住逗了一下,陈林果然不说话了,把筐一提红着脸就坐在了陈安旁边。
陈安也笑了笑,问道:“阿月,你今天去码头看了吗?成不成?”
程月一边把新鞋子往外拿,一边跟陈安细细说了个清楚。
听完陈安点点头道:“陈三爷我知道,那人确实挺仗义的,五文钱也不算多,你想好要去了吗?”
程月把新鞋子递给陈安,又让陈林大妮二妮赶快换上,才开口说道:“当然要去,我决定卖饸饹面。”
有专人管理,就是五文钱也值了,卖馄饨的大姐说得对,做小买卖,就指望着踏踏实实的。
至于赚大钱的事,暂时她不考虑,总得慢慢来。
“饸饹面?”
程月看着陈安跟三个孩子疑惑的眼神,难不成他们不知道?
“就是一种面条,我之前在书上看来的。有拿荞麦做的,有拿高粱做的,我想用地瓜面做。”
这里荞麦跟高粱产量低,地瓜确实不少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地瓜面,大部分都是做窝窝头吃。
“那好吃吗?娘。”二妮吞着口水眨眨眼,一说吃的这丫头的眼睛格外亮。
程月笑笑,“当然好吃了,我到时候做给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随后想起什么又问到陈安:“做饸饹面得用到一种工具,咱们村里还有谁会做木工活吗?”
陈安本来觉得自己没听过也没吃过,帮不上什么忙,还有些愧疚。
程月这么一问,顿时眼睛满是笑意:“木工活我能做,阿月,你说说是什么样的工具。”
他爹是木匠,小时候自己经常跟着爹做木工活,不过后来爹没了,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大哥嘴甜,最讨娘的喜欢,后来大哥去了镇上找活做,地里的事全都扔给他了,不是种地就是打短工,他再没时间摆弄木头。
“那可太好了,我画给你。”程月说着去厨房捡了一根木炭,又在门口搬来一块石板,边画边比划边说明怎么用。
陈安听完赞叹连连:“阿月,你好厉害,记得这么清楚,这样做面条能省不少力气,还方便!”
记得清楚那是因为她家有个饸饹床,奶奶爱吃铬饹面,经常做了吃。
小时候的饸饹床是纯木头做的,长大了就换成了机器,不过原理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