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公投
作者:雯织天华   穿越1945超能力建设秘密基地最新章节     
    尽管王泽非常希望向全世界宣告他们击落了美国的飞机,但考虑到自身与美国之间微妙的国际关系,许多决策并非随心所欲。
    目前南华正在积极整合东盟国家,不宜因这一事件干扰整体计划。
    因此,南华并未发布任何对外消息,而美国方面似乎对飞机被击落的事一无所知一样,双方的经济交流仍在照常进行。
    此外,各国的雷达站建设工程也已全面启动。
    不过这个工程不再由各国自行负责建设,而是南华直接派遣专业团队携带技术人员和保卫局成员前往各地招募工人并监督施工进程。
    如果将建设任务交给各国自行处理,王泽担心数年之后仍无法完成。
    而南华都做好准备和美国打一场了,没想到就这么过去了,让他很是奇怪。
    经过了解,才明白是为什么,美国总统换届,约翰成为第三十五任美国总统。
    随着他的上台,美国的重心再次回到了苏联身上,并特别强调要在太空技术领域实现赶超。
    同时,美国驻华沙的新任大使卡特也开始了与王继新和王泽的接触。
    卡特首先对之前对南华的侦察活动做出解释,表示这些都是在艾森执政时期发生的事情,约翰已经下令军方停止一切针对南华的行动。
    此外,约翰还表示将信守之前向南华许下的诺言,将新加坡和富国岛移交给南华。
    \"如何移交呢?\" 王泽好奇地问。
    \"新加坡将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是否加入南华;而富国岛方面,我们将促使南越政府签署协议,直接纳入南华领土范围。\" 卡特回答道。
    听到这个答案,王泽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警惕感。
    他意识到美国的意图并不单纯,这两个地区如果被南华接管,首先会对与马来亚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而富国岛若归属南华,即使是通过南越签署的协议,也必定会引发与南越、北越以及柬埔寨之间的紧张局势。
    柬埔寨就提出过富国岛的归属问题,这要是南华拿走,肯定也是有想法的。
    美国估计是没有把握控制东盟事务了,不管不顾就要掺沙子。
    王泽都没想到前几年说的事情美国还真拿出来说事了。
    于是他没有直接答应,这事情还是太过敏感了,如果是东盟没有成立之前,他肯定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但是如今东盟成立,尤其南华在其中还是主导地位,这种对内扩张的行动不能和以前一样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苏联的就是这样玩蹦的,不发展各国经济,总对着自己加盟国和盟友动武施压,闹得各加盟国人心惶惶,甚至于退出苏联阵营。
    在和王继新商量之后,南华迅速做出反应,派出了代表团分别前往马来亚和柬埔寨两国。
    他们带着明确的任务:向两国政府详细说明情况,并传达南华的立场和态度。
    尽管这件事情认真说起来与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并没有直接关联,但南华深知维护地区稳定和团结的重要性。
    因此为了照顾东盟成员国的利益,南华承诺将在马来亚建设一座大型石油炼油厂。
    在柬埔寨方面,南华代表亲自面见了该国的首相西哈努克。
    他们提出了一项诱人的提议:南华愿意向柬埔寨提供无息贷款,以帮助其购买现代化的武器装备。
    作为交换,柬埔寨需要保持沉默,不再提及富国岛问题。
    对于西哈努克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然而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表示同意。
    在他看来,与其让富国岛落入越南手中,不如让南华管理。
    而且能够获得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通过南华的积极外交努力,原本可能引发东盟内部矛盾的事件得到了妥善解决。
    随后,王继新便和美国大使见面,对两地并入做了进一步商谈。
    经过谈判后,南华付出的代价,则是答应可以用美元购买南华电池,并且在太空技术上进行合作。
    美国的电池虽然借鉴南华技术有一定提高,但是比起南华生产的电池,不管是容量还是安全上都不够。
    况且这也是一门非常好的生意,用美元买,在转手高价卖给其他国家。
    美国的行动速度很快,新加坡的李耀光先到达新城,和王继新聊了一下午才离开。
    王继新承诺,不会对新加坡官员进行大变动,在合并后,李耀光将成为新加坡市长。
    没几天,新加坡便举行了全民公投,当地民众一听是可以加入南华,以后他们就是南华人了,一个个都跑去投了赞成票。
    最终,以96%的赞成票,新加坡决定加入南华共和国。
    南华人口在新加坡加入后,直接突破了千万大关。
    刚刚合并,还没等南华理清新加坡情况。
    美国的大量订单就发到了南华电池厂。
    面对这种巨量订单,南华电池厂经过汇报决定扩建。
    招人现在倒是方便了,直接在新加坡进行招聘。
    南华的待遇一时间也被所有人知晓,很多底层华人这才知道南华工厂的好福利。
    在电池厂顺利招聘扩建后,新城工业区的厂领导也坐不住了,一个个也想到新加坡招聘进行扩建计划。
    大量的申请到了马琦手里。
    马琦对于这些申请当即打回去大半,只同意了少部分厂家的扩建招聘。
    在马琦看来,很多工厂根本没有扩建的必要,他可是知道族长的计划。
    一些低附加值的产业都会转移出去,只在南华保留少量生产能力就行了。
    现在要是一个个都扩建,未来转移还有什么必要。
    只不过说起转移产业链,马琦就一脸无奈。
    各国的动作实在太慢,这么长时间了,都还在为了各自家族股份在内斗。
    哪怕他几次催促都没用,就连平整土地建设厂房这点事都做不好,马琦都不知道族长的想法到底能不能实现。
    在他看来,这些东南亚国家的人一个个都懒得不行,从派出去各国技术人员发回来的汇报得知。
    这些当地派来学习的工人别说什么操作规范了,那是想干啥就干啥,很难管理。
    因为这些工厂的管理权是给到各国,所以他也不好太强硬。
    面对派出去的技术人员抱怨,也只能安排满一年就进行轮换。
    工厂的申请被驳回,各厂的厂长很是失望,哪怕马琦对此做了解释他们也不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