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知女莫过父
作者:三各七   全家穿越:逃荒!还没金手指!最新章节     
    在古代封建统治之下,每个朝代都采取着以农业为本的立国之策。
    统治者认为商人们做生意从中获取利润,就是在干扰国家的经济,破坏了国家正常的财政收入。
    大庆皇朝士农工商阶级分明,作为“四民”最底层的商,即便家财万贯,也被人瞧不起。
    也有很多为士为农者,即便家中也有商铺,买卖做的比商人还热闹,也不愿承认自己是低人一等的商。
    在沈知秋的记忆中,以前在书院时,就有不少酸书生对商人口诛笔伐。
    不过他不在意啊,先不说他一个穿越者,本身眼中就没有三六九等的阶级观念,更何况前世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
    沈知秋一家三口一马当先走在前面,后面是花老太在架牛车,之后就是长长的板车队伍。
    沈呦呦都佩服奶奶,在沈家村的老太太里,她奶是第一个学会赶牛车的。
    第二个就是以前做过小生意的方老太。
    真别说,壶关县的县城还挺热闹,现在城门关了,还有不少人在街上走动。
    沈知秋招呼众人推着车在右边走,即便现在没有交通规则,但他习惯成自然。
    按理说这地方山河环绕,交通不便,应是比较贫瘠才对,但因壶关县陶瓷产业非常兴旺,吸引了不少商人前来。
    沈呦呦终于见到一个像样的古代县城了,心中充满了好奇,
    之前他们老家的那个县城,因着不少大户收到打仗的消息,沈呦呦他们出县城的时候,街道上也没几个行人,
    从家里到城门处的一路上,竟然有一种秋风扫落叶的萧瑟感。
    不像这个县城,虽然多的房子都是夯土建造,没有多少青砖。可家不如人家店铺林立,尤其是各种陶瓷铺子,更是数不胜数。
    “爹,你说他们这的瓷器便宜不?”
    不待沈知秋说话,李静舒就吐槽:
    “便宜不便宜能咋?你还想捣鼓陶瓷去京都卖啊?先不说一路上咱们行走,磕磕碰碰的会不会整碎了,
    就说咱们一群逃荒的,身上带那么多瓷器,别在让人家以为咱是打劫了哪个富户给抓起来。”
    沈呦呦刚想说:“娘,你是不是忘了咱们去景德镇玩的时候。”
    就听见她爹沈知秋出声:“别琢磨好事儿,你要看看这是啥时候,没有残次品给你白捡,就现在估计买不起碗的人也有,怎可能完好能用的等着你来白捡?”
    果然是亲爹,沈呦呦想啥都知道。
    但沈呦呦不服气啊:“万一呢,这地方陶瓷产业应该是属于地方特色了,那就说明烧瓷的肯定多,万一人家本地人已经捡的不稀罕捡了呢?”
    沈知秋闻言一笑:“行,到时候进了驿站,你去问问有没有这种情况。”
    说完就立刻迈开大长腿,向着远处挂着招牌的二层客栈而去。
    招牌上写着“迎来客栈”四个大字。
    他一马当先,在众人之前推门进入。
    结果还没走两步就被一小二拦截:“干啥的,干啥的,要饭去后面,咋跑前院来了,不知道有客人吗,你咋回事儿?”
    沈知秋尴尬,确实自己这群人的穿着有碍观瞻,即便是得了之前那位张老夫人给的旧衣服,大多数都没有现在穿,本是想等快到京都在穿,
    第一,古代即使是官道也是黄泥土路,穿的再好一直赶路也是弄的灰头土脸,第二,穿成那样?咋进施粥棚?
    最多一早一晚天气凉的时候,赶路穿上抵挡下凉风。
    “小二,我们是来投宿的,这样穿着也是无奈,逃荒过来的,见谅了。”
    店小二闻言虽然惊讶这群人穿成这样来投宿,但知道不是乞丐就立刻开始道歉:“是小的有眼无珠,客官勿怪,里面请。”
    接着又连忙喊掌柜的,说是有人投宿。
    刚刚的事情经过,掌柜的也看到了,毕竟柜台就在客栈大堂不远处。
    那位掌柜的立刻走出柜台,表示:“小二见识浅薄,多有冒犯,还望海涵。”
    沈知秋立刻换上一副理解理解的表情,我们穿成这样被误会也不奇怪。
    不过掌柜的,你说要海涵,不如来点实际的,我们也是孙守门官介绍过来的,说你们价格实惠,我们人多,不知大通铺多少钱一间?
    为啥他没问柴房和牲口棚呢,也是因为考虑到那位守门官的提醒,
    人家意思都那么明显了,价格便宜,但人多眼杂,且三教九流都有,你们看好孩子,别被拐了。
    掌柜的一脸客气,好说好说:“咱们这里大通铺是200文一间,看你们人多,可以给你们便宜些。”
    沈知秋从刚一进来就感觉这家客栈不错,刨除封建阶级眼光看,一进门虽然那小二把他向外赶,
    但说的却是要饭去后门处,说明这家经常把店铺客人吃剩下的饭菜,收集起来施舍给乞儿。
    别看这是一件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做到的小事儿,但真能这么做的客栈少之又少。
    甚至很多客栈,饭馆,酒楼都不允许乞丐靠近,怕影响客人的食欲。
    而且掌柜面向和善,说话也客气,所以他乘胜追击:
    “不知可否开八间大通铺,我们剩下的人打地铺挤挤,也是因为逃荒一路,银钱和吃食也都用的差不多了。
    不过我们不用你们被褥,有自带。”
    还真别说这掌柜的真是个好人,看了眼外面站着的一大群老老少少,点了点头:
    “都是苦难人,可以打地铺,八间是一两六钱,这样你给一两五钱就行,不过吃食咱们得另算。”
    沈知秋连忙感谢,这掌柜的厚道啊,
    他又跟掌柜的谈明日路上带的干粮银钱的价格,虽然施粥棚给了不少,可他们人也多,今天晚上是够吃,但明日早起和中午也不能一路饿肚子啊。
    最后以两文钱一个馒头的价格定了一千二百个,不过人家掌柜的只提供面和柴火,以及锅灶,需要他们自己蒸。
    就这沈知秋已经是无比感激了,要知道这地方平日里一个细面馒头就得三文钱,再加上现在因着难民进城,都涨到四文一个了。
    也不是沈知秋不会过日子,非要吃细面的,是人家这掌柜说他们店里,没有粗粮。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们客栈的顾客大部分都是商贾,这些人到壶关县也是为了进货,
    都是商人带着不少的人手,所以大通铺是比其他的地方便宜,但也因着即便是住大通铺的,也是干力气活的,吃饭方面就得吃点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