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树荣给宋清明倒来了一杯水,宋清明喝了一口,润了润喉,然后目光温和的看向他们,接着温声说道:“我相信您们几位现在心里也有数了,接下来,我想让大家回忆一下,炎炎夏日的时候,正是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也是水稻上浆的时候,这时候是万万不能缺水的,所以每天大家都需要挑水回来浇水,如果是水源地离得比较近的还好,但也要来回挑水,一天下来肩膀都酸痛得很,而且这不是一天,而是一段时间都要这样,更别提那些距离水源地远的地方了。”
“还有一点就是,挑水浇水这些都是重活,一般来说都是家里的汉子来做,一亩地,一个汉子也要来回挑七八趟水才能满足,更何况不止一亩地,一个赚钱的劳动力就因为浇水这个简单的事情被困在田地里,如果现在有了水车,那这个汉子就能抽身出来,可以干点别的活,打打工,那么家里的收入就会多了,一年下来,什么都回本了,你们说是不是......”
他这么一说,在坐的几个村长脑子里就自动地想到在烈日当空下,为了让水稻长得更好,一整天一整天地挑水浇水,就为了让水稻能好好上浆,多一点产量,这样一家人就不用挨饿了。
春种过后,地里头日常的活就是拔草除虫,然后施肥,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挑水浇水,反正自农作物种下后,他们就没有一天是空闲的,一个炎夏过去,就因为整天挑水,他们的肩膀都会被磨掉一层皮,其中的辛酸苦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但他们也不想这么劳累的,但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能轻轻松松拿出来一两银子来的,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我们知道你说的这些,可是我们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呀。”一位村长面露难色的说道。
“是啊,我们也知道这个水车能让我们省力不少,可是我们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呀。”另一位村长也附和道。
宋清明将自己之前想到的想法说了说来:“我是知道大家都不容易,多多少少都有点困难,肯定一时间事凑不了那么多钱的,但我可以借钱给您们,你们以村子的名义借,到时候还我就可以了,三年内还清就可以了。”
除了宋树荣,其他村的村长听到后都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想着,你到底是谁,怎么就这么放心借钱给我们?
“对了,忘了自我介绍,我叫宋清明。”
啊!
这个年轻人居然是去年当今皇帝亲封的九品农官呀!
“宋大人,草民眼拙没有认出,请您见谅。”陈村长颤颤巍巍地马上行跪拜礼,其他村长也是被吓到了,这可是他们第一这么近看到官老爷,他们也怕自己刚才的言行会得罪宋清明。
毕竟他们刚才可是嫌弃那个水车贵呀!这个水车就是眼前的宋大人研究出来的呀!他们既然当着正主的面就吐槽了,天老爷呀!
“各位村长,不用行礼,在这里我就是石河村的村民,宋清明,你们叫我清明就好了。”宋清明马上向前将他们都扶了起来
宋树荣也过来搀扶,也说道:“就是,清明和平易近人的,没有那些官老爷的那一套的。”
几人被宋清明河宋树荣扶起后,心里也是有点后怕的,虽然是这么说,但毕竟也是个官呀。
陈村长抿了抿嘴唇,张口说道:“那利息怎么算?”
有人借钱当然好,但这个利息若是太高了,他们也是承担不起的,所以这个利息一定要提前问好。
其他村长也是一脸认真地看着宋清明。
宋清明笑了笑,温声说道:“说利息就见外,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也知道种地的不容易,都是盼着地里头有个好收成,家里人能吃饱穿暖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利息我就不收了。”
啊?
什么?
居然不收利息?
这下他们真的不明白这个宋大人脑子里到底想什么的了,哪有人借钱不收利息的,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我知道大家对此都很震惊,但我是当今陛下亲封的农官,我是有责任帮助大家发展的农业的,大家都好,我才对得起圣上对我的厚爱。”说着,宋清明就朝着京城的地方拱了拱手。
听到宋清明这么一说,那几个村长对他很是赞叹不已。
虽然现在钱的来源事有了,他们作为村长也不能直接拍板就借钱,毕竟事以村子的名义,这还要回去和各自的村民开会才行。
要不然万一有个别不同意的,虽然村里公中有一定的钱,但要是水车真的建起来了,这水真的不给他们用吗?这可是很容易引发矛盾的。
宋清明也是知道这个是关乎整个村子的利益,也不急着,等他们回去落实好后就直接去他家找他就可以了,随时都可以。
几个外村的村长都赶紧回到自己的村子里开村民大会,第二天就有村长过来借钱的了,接着陆陆续续地也有村长来......
而宋清明外祖父那边的木头工坊接到的定做水车订单也越来越多了,十里八乡的的人都前来定做,还有一些外县的。
也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这个水车,也用上了水车,解决了很多地方灌溉难的问题。
......
当水车正常投入使用之后,宋清明便开始着手撰写关于水车的奏折和设计图,并将其上报朝廷。
这份奏折很快引起了工部官员们的关注,他们对水车的构造感到十分惊讶,于是在朝会上向当今圣上禀报。
皇帝看过奏折后同样感到震惊不已。
工部尚书李大人兴奋地表示:“这种水车能够大大减少劳动力,并且可以在所有需要灌溉农田的地区建造。此外,皇上和宗室们拥有许多皇庄,这些皇庄都用于种植粮食,如果采用水车来灌溉,可以提高效率并增加产量。”
他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即开始建造水车。
看着这位一向沉稳的工部尚书如此激动,其他大臣们也纷纷意识到这个水车确实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宝物。
即使那些不了解机械原理的大臣,通过仔细阅读奏折中的详细介绍,也能够理解水车的作用和价值。
后来,当工部根据图纸造出来后,大南朝皇帝亲眼目睹后,马上让内侍拟了两份旨意,一是嘉奖宋清明,而是将这个水车的设计图下放到各府郡官衙,让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