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千两人参
作者:姜葱白切鸡   弃文从农,人人喊我大神农最新章节     
    车上的几人听到答案后,便没有再继续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他们各自收回了思绪,转而将目光转向了更为日常、更贴近生活的琐碎事务上。大家纷纷开始拉起了家常。
    其中一人提到,昨晚他家的鸡突然不见了,全家都出动寻找,可是找了一夜也没有找到。大家都纷纷表示同情,并安慰他不要太过担心,说不定过几天鸡就自己回来了。
    宋清明轻轻地扶着车沿,看向四周。清晨的阳光已经悄然升起,将天际染成了一片金黄。太阳的光芒穿透云层,洒向大地。晨雾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消散,露出了周围景物的清晰轮廓。
    远处,青山连绵,层峦叠嶂,仿佛一幅壮丽的画卷。近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稻田。
    宋清明认真地看着眼前的稻田,他发现果然现在的耕种方式很是粗放,水稻和杂草混在一起,感觉水稻和杂草一样多,这里应该是直接将稻谷直接撒在地里,然后让其自由生长,怪不得这几天见宋健总是去地里干活拔草。这个时候水稻刚上浆,秋收将至,将地里的杂草拔掉也方便届时秋收了。
    不行,这种粗放型的耕种模式太不行,得实行精耕细作。宋清明决定,下一年必须要将家里的田地必须按照他的方式来耕种。
    突然之间,一只小小的虫子出现在宋清明的视线之中,并以极快的速度飞到了他的手上!宋清明下意识地伸手抓住它,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蝗虫。这种昆虫通常喜欢群体活动,如今居然接连出现几个了。宋清明心里很是不安。
    “呀,这是什么?吓我一跳。”一个妇人抓着一个虫子对着众人说道。“啊,原来是蝗虫。”
    “不会是要闹蝗灾吧。”一个妇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呸呸,哪有那么容易闹蝗灾。”另一个妇人反驳道,“不就几只蝗虫而已,往年不也是有。”
    短时间内就已经有几只蝗虫飞落在牛车上,宋清明看到这种状况,眉头紧皱着,这真的不是好状况呀,马上就要秋收了,若是真的是闹蝗灾那对村民来说可是灭顶之灾呀。一年的吃食以及赋税就靠秋收了。这让种地的人怎么活呀!
    宋清明一想到以前从书里看到的,古代发生蝗灾的时候,蝗虫所过之处,农作物基本都会被啃食精光,有时连房屋也会受到影响。
    “我觉得大家还是注意一下好,毕竟现在也快到秋收了。”宋清明对着那几人说道。
    车上几人一听到宋清明的话也觉得挺有道理的,纷纷表示回家后就让人时刻留意着地里的情况。蝗灾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前就听说过因为没有粮食,有极个别的人家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易子而食。
    一路上,宋清明心里想着都是蝗灾的事,若是真的发生蝗灾,他得想办法让村里的人都尽可能降低损失。
    心里想着事,宋清明没有留意到牛车已经来到了清新县城门底下,因为牛车进城需要交两个铜板。宋大山就把牛车停靠一旁,并提醒他们记得申时前在这里集合,过时不候。
    宋清明交了一个铜板的进城费后,顺着人流就往里走。他还顺便问了旁边挑着一担柴火的汉子这里最大的药铺过十五医馆在哪。
    “在东市的主街,有一家名叫回春堂的医馆,你是需要抓药吗?那里就可以。”汉子热情地说道并指了指方向。
    “不是,我是想卖些山里采来的药材。谢谢你,大叔。”宋清明对汉子感谢一番后,就往汉子指的方向走去。
    宋清明秉持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原则,没有告诉别人他真正要卖什么药材。毕竟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很快,宋清明就看到了回春堂的牌匾。
    此时店里没有看病,只有一个小童在看门口。
    “这位公子,请问你是抓药还是看病?”小童看到宋清明走进来便问道。
    “都不是,我是来卖药的。”宋清明回答道。
    “请问你是来卖什么药?”小童礼貌地问。因为掌柜的之前就有过吩咐,不管是抓药、看病、还是卖药的都得礼貌待人。毕竟走进来药店肯定是有需求的。谁会没事进医馆。
    “人参。”宋清明看着小童说道。
    “好的,烦请公子你在这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后院找掌柜的。”一听到人参二字,小童的态度就更加恭敬了,毕竟人参这种药材可遇不可求。
    很快,小童就领着一个老者从后院出来。
    “这位公子,请问是你有人参卖吗?我是这里掌柜也是这里大夫,我姓马。”老者看着宋清明说道
    “是的。马掌柜。”宋清明将背上的竹筐拿了下来,“您看看。”
    “叫我马大夫就好了。”马大夫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那株人参拿出来,放到柜台上。看到用青苔和树叶包裹着好好的人参,马大夫很是肯定宋清明是个行家,最起码是懂些药材的。
    将树叶和青苔拿开后,马大夫就看见了一根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没有泥土,且根须保留着很完整的整根人参植株。这就让马大夫肯定,宋清明是懂药的,若不懂药的人是不可能将人参处理得这么好的。
    马大夫仔细地端详这人参,保守估计这人参有三百多年的了,是根可遇不可求的老参了。
    “这位公子,这根人参的确是根好参,我也实话和你说。如果按照以前的,这种年份的参,我会给八百两。”说到这,马大夫停了一下看着宋清明。
    宋清明没有说任何话,微微笑着。
    马大夫接着说道:“但我看到你处理这根人参很是干净,想必你是个中行家。我可以给你一千两。你看如何?”
    “不瞒你说,也不是我夸大,你这根参在清新县除了我能给你这个数收了,其他店都给不了。”
    “行,那就一千两卖给你。”宋清明从头到尾都没怎么说话。就是在观察马大夫。从马大夫的神态以及他的语气,或是小童接人待物的态度。他都觉得马大夫这人不是虚的,是真诚的。
    “好。那就感谢公子了。以后你若是有什么药材不论什么,我都收。”马大夫一脸高兴地说道。
    一想到家里正养着的地龙,宋清明也高兴地说道:“那就感谢马大夫了,我家以后可能会不定时有地龙干,以后就麻烦掌柜了。”
    马大夫赶紧说道:“不敢当,不敢当。”
    双方一阵客套后,宋清明让马大夫帮忙给他的一千两分成九张一百两的银票,五锭十两的,剩下的都是碎银子。
    因店里没有那么存银,马大夫让小童招待好宋清明,他自己则特意去钱庄兑换。
    宋清明想不到自己出来卖参这一趟,收获挺多的。一来,人参不仅以合适的价格卖出去了,而且这个价格他很是满意。二来,也解决了地龙干的销路问题。
    在等马大夫回来的时候,宋清明和小童闲聊着。没一会儿就得知整个县城的大致布局。
    宋清明想着先购买足够多的粮食囤着,正所谓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然后秋收后再将家里重建一下,盖间青砖瓦房的大院子。现在这个土砖墙,茅草顶的,宋清明都担心一场大风雨或是一场雪就能吹倒或是压倒了。
    人生不就是围绕着衣食住行这四件大事吗?
    很快,马大夫就将银票和碎银子换好回来了。双方当面清点好后互相客套一番后,宋清明就离开回春堂,直奔粮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