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坦然接受
作者:羊羊羊羊9   风生水起武大郎最新章节     
    \"三皇子赵楷,其母为肃贵妃,传言他在琴棋书画上均有造诣,且行事低调,从不结党营私,与那些与朝臣纠缠不清的皇子截然不同,故而深受宋徽宗宠爱。\"
    武大双眸微敛。
    怕什么来什么,这无疑是个大麻烦。
    不结党营私?无心夺嫡?全是虚言!身为皇子,有谁不觊觎那九五之尊?
    古往今来,帝王之家,皇子无数,未尝有不向往龙椅者,唯有无力登顶者罢了。
    尤其如这位传言中不结党营私的三皇子赵楷。
    越是那些声称无意皇位者,其夺嫡之心往往更甚。
    若赵楷真无此念,又何苦效仿宋徽宗,于琴棋书画上下苦功?想必他于书房中勤勉修炼,只为博父皇一笑。
    若赵楷未暗中结党,又何须派人送行于武大?世间才子如云,穿梭东京者众多,他赵楷何不一一为之践行?
    若武大猜测不差,这赵楷派人相送,必有薄礼,定是“书画”之类风雅之物,借切磋诗词之名,意在与武大结交。
    事实正如所料,武大命人带来四位皇子侍卫,他们果然呈上一幅水墨画,说是三皇子赵楷亲笔,邀武大鉴赏。更言,待武大在陈留安定后,三皇子将亲临寒舍,共论文人雅集。
    武大未有拒绝,反以微笑接纳,并热情洋溢地表示欢迎三皇子光临。
    然而,四人离去后,武大面色转沉。
    武大确信,三皇子赵楷绝非那安分之辈,连他这般初入朝堂的五品县子都不放过,朝中重臣不知多少已遭其私下拉拢。
    武大深知,三皇子赵楷相中自己,或是因自己生财有道、江湖势力,更因与童贯的亲密关系。
    当下朝堂之上,除童贯、蔡京两大派系外,尚有太子赵桓与五皇子赵枢两大势力不可小觑。
    武大难以断定,那些表面上归附太子与五皇子的朝臣中,是否已有暗中倒向赵楷之人。
    必须承认,三皇子赵楷眼光独到。鉴于武大与蔡京的对立,太子及五皇子或仍在观望,而赵楷已公然向武大伸出橄榄枝。
    陈留距东京不远,赵楷此举难以避开有心人的注意。
    如今朝堂,众人多聚焦于太子与五皇子,赵楷也应适时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
    武大正值风光,这一送行之举,必将迅速传遍东京,引来朝臣对赵楷的关注。
    或许,这正是赵楷所求之效果。
    正因此,武大对赵楷心生厌恶。
    一来,武大不愿成为他人棋子;
    二来,武大不愿涉足夺嫡之争,风险实乃太大……
    与蔡相公的权谋争斗已令武煜心力交瘁,他厌倦这钩心斗角的日子,尤其黄公子亦涉足其中,这日子如何能安?
    来日,赵楷造访陈留,即便武煜未曾偏倚于他,但这又让太子与五皇子如何看待?朝中百官又作何感想?更甚者,皇上心中又该如何思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武煜面容颇为凝重。
    \"大师兄何时方至?\"
    张良近前答道:\"今日内,入夜之前应可抵达陈留。摩尼教石宝等人已收飞鸽传书,他们不再前往汴京,梁山‘风字营’亦将近,余下人马则需数日之候。\"
    武煜略感宽慰。
    在这战乱纷飞的岁月,手中无兵马傍身,心底蕴底终归欠缺。
    如先前突袭七星盟,若有大师兄及梁山诸多豪杰在旁,何须劳神费力,一举颠覆而已。
    \"陈留现况如何?\"
    张青如实回禀:\"起初未知家主将封陈留县子,故探察迟缓且力薄。这几日遵您之意,我使人详查,陈留新迁入的'百姓'骤增,多为陌生面孔,加之我等与原居民不熟,故难以探得更多讯息。\"
    武煜面色愈显严峻。
    陈留非阳谷,阳谷乡里知根知底,而陈留陌生地界,人疏地生,实属棘手。
    再者,新近迁入陈留者,恐怕各怀鬼胎,大有可能是各方势力潜入的探子。
    武煜欲将陈留化作第二个阳谷的筹谋,至此夭折。
    张青迟疑片刻,又道:
    \"陈留县令大人,适逢丁忧,三年为期...\"
    武煜几欲吐血,\"何事!?\"
    丁忧乃古时孝道习俗,官员闻父母亡故,不论官阶高低,必离职归乡,守丧二十七月,是为丁忧。
    如今,陈留县令闻武煜封为县子,毅然决定丁忧。
    其由甚奇。
    张青强忍笑意言:\"因县令小妾之父病逝,闻其日前上书,称与其岳父情深似父子,故丁忧三年。朝中竟允其请求,许是因其乃蔡太师门生,故果断...嗯,丁忧了。\"
    武煜眉头紧锁。
    无奈,武煜“武刽首”之名已震响汴京,与蔡府不合人所共知。陈留县令作为蔡京门生,恐武煜县令莅临时,自身项上人头不保,便明智地避之,且落得美名。
    只可惜,朝中智者众多,此番丁忧怕是躲不过对其惧怕武煜的揣测,县令前程堪忧。
    当然,武煜未至陈留便吓得一县令遁逃,亦是气势如虹。
    借用后世之语,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实则,陈留县令此举颇为机智,留则处境尴尬。
    且不论其他,武煜虽无正式官职,却是皇上亲封正五品县子,此乃爵位,非官职,却远胜官职。
    因爵位可世代承袭,武煜之子可承继其爵,仅降一阶而已。
    而官位呢?宦海浮沉,升降无常。
    更甚,陈留县令仅为七品,而其治下却出现一位正五品县子,令县令颜面何存?究竟何人主宰?
    况且,武煜与童贯交情众所周知,童大将军似乎生怕他人不知其器重武煜,常携武煜招摇过市,小小县令,岂敢妄动?
    说到底,他不过是蔡京门下一徒,而这个时代,门生辈出,何足为奇...
    陈留之地,在史书上颇有名声。
    首先,此为曹操举义之地;
    再者,史上三人曾封陈留王,一为汉献帝,即位前任陈留王,另一为司马炎废魏后封曹奂为陈留王,东晋又有一司马灵诞封陈留王。
    于武煜而言,陈留全然陌生,他对陈留的认识,仅限于脑中浅薄知识。
    陈留距汴京不过二十里,位居京城正南,隶于北宋京畿路转运司之下。
    不久,武煜一行抵至陈留界内。
    刚至城门,武煜大吃一惊。
    城门口,熙熙攘攘站着一群人,准确说是一众百姓,观之似乎是陈留城大半百姓出门迎接。
    武煜自知非为此而来,他在陈留并无此等号召力与威望,百姓无需全员出迎。
    观其阵势,大抵是来寻衅,意在给武煜一个下马威?
    武煜眉峰微挑,双目微敛。
    究竟是谁,欲使自己难堪?
    武松扬手,伸出两指。
    一为攻,二为守,三为奇袭。
    此为武府军队最简之指令。
    接近时,一名布衣书生装扮的青年挺身而出,行礼笑道:
    \"在下纳兰寒泉,拜见武县子。\"
    武煜翻身下马,未理睬这位自称纳兰寒泉的书生,转而向众百姓拱手笑道:
    \"陈留的父老乡亲们,武植初至,未料得此盛情接待,武植诚惶诚恐,多谢各位厚爱。\"
    百姓间不免生出喧哗。
    于等级分明的大宋,面对正五品县子武煜的行礼,他们确难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