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舒跟着黄主任来到了宣传部的办公室。
宣传部的办公室挺大的,不过为了办公室使用合理化,整个宣传部,五个人,只占了一间办公室。
天气热,办公室的门正开着通风,黄主任敲了敲宣传部办公室的门,把里面几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坐在窗边的一位中年妇女听见声音望过来,看到是黄主任,旁边还跟着一位女同志,眼睛唰的就亮了。
连忙走了过来,“黄主任,这位就是陈舒同志吧?”
黄主任笑着点头:“对,这位就是陈舒同志,以后可就在你手下工作了,怎么样?以后你手下可就又多了一员大将呢。”
“那是肯定的,我这几天可是一直期待着陈舒同志来呢。”
陈舒听这话音,猜出来面前的女同志应该就是宣传部的主任,王主任。
她微微弯起唇角 礼貌跟自己的上级打招呼:“王主任您好。”
“你好,陈舒同志,很高兴见到你。”
办公室的其他三人早在中年妇女起身的时候,也都跟着站了起来。
这会儿都走了过来,另一位看着跟王主任差不多大,穿着深蓝色上衣的女同志问道:“黄主任,王主任,这位是......?”
她这话问出了其他两人心里的疑惑,都看向王主任的方向。
王主任笑着跟他们介绍:“正好,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咱们宣传部新来的同志,陈舒同志。
咱们广播站最近念的小说《洪水来临时》就是陈舒同志写的。”
然后又对陈舒道:“陈舒同志,刚刚说话这位是咱们宣传部的刘副主任。
这边这位女同志叫何慧,画画很有一套,咱们宣传部平时的板报都是她负责的。
旁边这位男同志叫韩刚,主要负责文字编辑。”
几人听见王主任的介绍顿时明白过来,这陈舒应该是王主任跟黄主任亲自挖过来的,不然不可能他们之前没听到一点风声。
陈舒对着几人点点头:“你们好,我是陈舒。”
“你好。”
几人打了招呼,算是简单认识了。
黄主任等他们互相介绍完,就离开了宣传部办公室。
她离开后,王主任让大家都回去自己的办公位,然后指着何慧旁边的办公桌:“小陈啊,小何旁边的办公桌是你的,以后你就在那办公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小何。”
陈舒:“好的,王主任。”
陈舒的办公位在这间屋子的另一个窗户边,旁边就是何慧,跟王主任属于中间隔了一条过道还有一个何慧的那种。
她对面是韩刚,刘副主任的办公位在王主任对面。
总的来说,陈舒这个位置属于开小差领导都不轻易能发现的那种。
这种风水宝地也不知道为什么留给她这个最晚来的了?
......
今天第一天上班,按说也不会有什么重要的任务分派给陈舒,顶多就是让她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让她熟悉一下流程。
不过她不是按照正常流程入的职,她入职前就已经领了两个任务了,其中一个写剧本的任务下周一就要上交了,陈舒现在还真闲不下来。
她来到自己的办公位前,简单收拾了一下,把桌子上的灰尘什么的都擦掉,然后才从包里拿出她的稿纸本。
黄主任找她那天就给她布置了任务,虽然从入职到截止日期有一周的时间,但陈舒不想真的等入职的时候,才开始思考。
黄主任走后的第二天,她就开始考虑要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了。
八一是建军节,举行汇演的地点是部队,这个到处都是军人的地方。
陈舒刚开始的想法是写一个歌颂军人的故事,这样的题材积极向上,绝对红色,改成的剧本肯定不出错。
不过难点也在这,要是其他工作单位演一些这种剧本肯定能起到很好的军民共情的效果。
就像《地道战》,每次陈家村放电影的时候,一定少不了《地道战》,陈舒也是回回看,回回看不腻,还很钦佩战时军人和人民群众的智慧。
但这里是部队,大家看过的红色电影话剧舞蹈什么的,肯定不少,在这种情况下,她想写一个比前人出彩的红色剧本有点困难。
黄主任和王主任专门请她来妇联工作,还刚开始就给她正式工的待遇,总不会是想让她写一个普普通通的剧本的。
陈舒在家里想了一天,后来决定从这次的主要表演人员入手。
表演的人是军嫂,她们并不具备表演功底,临时组织起来让她们去演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肯定是不行的。
那干脆就从她们擅长的东西出发。
什是她们擅长的呢?
当然是料理家务,照顾孩子,帮军人守好后方阵地。
陈舒在家属院见过不少军嫂,她们性格各异,爽朗大气的有,小家碧玉的有,当然,贪小便宜的也有。
这些人品性不一,见识不一,但无一例外,都在自己丈夫的后方坚守着。
这些陈舒在经历着,也在亲眼见证着。
陈舒的大堂哥是个军人,在她大堂哥还没结婚的时候,大伯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大家都说嫁给军人好,工资高,待遇好,嫁给军人就有享不尽的福气了。
曾经有段时间,陈舒是真的信了这些话的。
她现在的生活可能就是大家想象中军嫂们的生活。
丈夫发了工资上交,家里的钱票随便她支配,生了孩子请人照顾着。
她自己能赚钱,娘家不需要她帮扶,杨西岑又明事理,跟杨家人分得清清楚楚。
她每天只需要起床吃吃饭,随心意做点家务,其余的时间都随自己支配了,简直自在得不能再自在了。
但正因为经历着,见证着,陈舒才清楚,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她这么好运的。
她在家属院见到了这么多军嫂,让她更加深刻的明白,那些都是不了解的人看到的表面好处,或者说,是个别像她一样的军嫂才有的生活。
家属院里有很多军嫂,在外面的人看不见的地方,军嫂们替丈夫在父母面前尽孝,独自一人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更有甚者,因为丈夫是家里唯一有出息的孩子,所以父母靠他养着,兄弟靠他提拔,侄子侄女有需要也得找他。
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一大家子,哪里还有余钱养活自己的小家呢?
丈夫的大男子主义,换来的是妻子在家里省吃俭用,拮据生活。
这种情况在家属院并不是个例,只是陈舒平时接触的几个人,家里都不是这种情况,才显得罕见罢了。
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家属院里拿着高工资的军人们,他们的妻子孩子也有不少穿着打了很多补丁的衣服。
陈舒准备从军嫂们入手,写一个故事,就叫《小家》。
这个名字是陈舒故意取的,军嫂们的节目当然要和军嫂本身贴切。
管什么一大家子?先把自己的小家管好再说吧。
当然,她不准备搞什么对立,或者诋毁军人形象的东西。
军人都是很可爱的人,只是总有些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陈舒只是单纯的想向那些军人们展现出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军嫂们有多么不易。
他们在浴血奋战的时候,军嫂们也在确保他们的后方稳定。
故事设定里并没有什么偏激的东西,毕竟她的目的是让他们夫妻和睦,可不是让他们吵起来。
正常的人看到这个节目,应该会有的表现是给予妻子多点关心,夫妻双方互相体谅,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陈舒考虑过这是建军节,不是军嫂节,不过这个节目是妇联组织的,参演人员是军嫂......
陈舒暗自揣测了下黄主任的用意,觉得自己应该没意会错,这个节目的主角是军嫂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