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请客
作者:河源有愿   穿越70之美酒飘香最新章节     
    买了返回平京的火车票,闻晴只手提着一个大包就上车了。
    经过一天一夜,到了平京,看着熟悉的火车站,仿佛回到了两年前,那时她也是一个人,第一次来到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说不出的茫然。
    现在,她心里已经不再忐忑,更多地是希望。
    回到二夏村,她放下东西先去了后院酒坊。
    见王建国正在翻动酒糟,把已经混合好的酒糟、稻壳放进酒窖中。
    每个酒窖可以装一千斤酒糟,由于甑子不是很大,他们每天蒸的粮糟只能装满二个酒窖或者四个地缸,十个泥窖、二十个地缸要十天才能全部装满。
    夏天温度高,后院酒坊大约有摄氏30度左右,闻晴安装了风扇,给地缸和酒窖降温,保证能够稳定发酵。
    但具体怎么做,还要看酒窖的发酵情况,王建国对此十分感兴趣,每天都会测量和检查酒窖的发酵情况,一一记录下来,有时还与闻晴一起分析总结酿酒流程。
    王建国看见闻晴进来,忙停下手里的活计,笑道:“闻姐回来了?”
    闻晴点头,说:“刚到家,酒坊怎么样?”
    王建国说:“你留下来的粮食已经全部做了酒糟,全部入池发酵了。”
    指着一边五六个地缸,说:“这边这些地缸已经发酵了二十来天,我准备明天开始蒸酒,其中有四个已经是第二次发酵了,淀粉转化得差不多了,下次蒸过的酒糟就不要了。”
    又指着一边三个酒窖:“这边三口窖,我加了粮糟,蒸了2000多斤酒,昨天才上了封泥,今天翻了一口酒窖。”
    指着另一边的几口酒窖:“这些还在发酵,温度比较高,我觉得还应该等几天才起窖。”
    闻晴说:“好,明天我们一起把发酵完成的酒醅起出来蒸了。”挽起袖子开始帮王建国上封泥。
    封窖后,两人把甑子、陶罐、浸粮桶、摊晾席清洗干净晾好,才关灯锁门。
    两人一起回到前院,听说她回家,柳泉赶过来给她汇报了这十来天的销售情况,“我给42家副食品店和36家百货公司送了货,一共送了300箱酒,收到货款1.35万元。”
    闻晴看了看存折的余额,又核对了库存账,没有问题。
    闻晴给他讲了自己在江南卖酒的经过,说道:“我这次去江南,顺便销售了1400瓶白酒,300瓶果酒,这是新签的合同,你收着。
    你以后每半个月给他们打电话联系一下,了解一下他们的销售进度,便于及时发货。”
    又说:“咱们的酒虽然还没有办法与老牌名酒媲美,但是大家反映酒的味道还是不错的,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提升酒的质量,要打出名气。”
    柳泉问:“怎么打名气?”
    闻晴说:“主要是多做宣传,酒香也怕巷子深。”
    柳泉说:“有名气是好事,但是好东西都贵,如果我们卖贵了,很多人就不买了,会影响销量的。”
    闻晴问:“好东西不一定贵,要价廉物美。咱们的白酒有几种?”
    柳泉说:“清香型和浓香型都有42度、53度两种;我找了一些酒友过来品尝过咱们的酒,觉得窖香还有点欠缺,味道赶不上高档白酒。”
    闻晴点头:“嗯,咱们酒坊才开张没多久,比起几百年的老牌酒确实差距很大。”
    王建国说:“最近我在看酿酒的书,研究了酒曲的做法,我想做一批酒曲,看看我的方法行不行?”
    他们现在用的酒曲,一些是闻晴在空间做的,一些是在南昆和京郊的一个老酒坊买的,比较杂,王建国的话提醒了她,以后出去的时候去弄一些好的酒曲。
    闻晴说:“柳泉,你有时间可以去二锅头厂,甚至一些出名的酒厂学习参观,看看他们的工艺流程是怎么样的?建国,你想做什么就放心去做,差什么材料给我说,我去找;还有,你们去找找有没有酒厂的老师傅,可以请回来。”
    两人点头答应。
    回家后,闻晴的时间多了起来,她约了朱红英一家来小院吃饭。
    上午十点过,朱红英一家就到了,闻晴高兴地说:“红英到了?小明丽呢?”
    朱红英拉过明丽说:“这里,明丽叫闻阿姨。”
    “闻阿姨好。”明丽认识闻晴,对闻晴很熟悉,所以大大方方地打招呼。
    “闻晴,这是我爱人杨绍军。”
    杨绍军看起来三十多岁,但实际只有二十七岁,他在南宁大学学电子技术,也是高考恢复后第一年考上的。
    闻晴给他们倒了茶水,把瓜子、花生、糖果摆在屋檐下的桌子上,自己去了厨房准备午餐,朱红英跟着她进来,两人一边做饭、一边聊天。
    原来,杨绍军和朱红英双双考上大学,本想把女儿交给家里照顾。
    但他母亲早亡,父亲续娶了继母,继母又生了两个孩子,现在同父异母的弟弟也结婚了,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继母生的妹妹也结婚了,去年生了一个女儿;杨绍军父亲与小儿子住一起,帮助他带孩子,他继母与女儿住一起,照顾外孙女,所以老两口没有办法照顾明丽。
    朱红英父母双亡,本就是孤儿,从小跟着叔叔长大,上完高中就下乡了,这几年也没有往来。
    夫妻二人都没有长辈可以依靠,朱红英只好带着孩子来上大学,好在学校允许她带孩子住在宿舍里。
    杨绍军课余时间打工挣钱,每个月都要给朱红英寄钱来,两人假期也没有回老家。
    去年假期是朱红英带孩子去的南宁,今年杨绍军过来。
    朱红英有些羡慕地看着小院,问道:“闻晴,你说我可不可以在平京买房?”
    “当然可以,不过,你想买哪里的房子?”
    “学校附近当然是最好的。”
    “现在返城的知青很多,房价已经有些上涨了,如果你想买房要赶快行动。”
    “现在一间房子要多少钱?”
    “这个说不清楚,取决于买什么样的房子。”
    朱红英疑惑地看着她,闻晴不得不解释:“比如买楼房还是平房?买农村的还是城里的?价格都不一样。”
    朱红英问:“你觉得买什么房比较好?”
    “不管买什么房子,一定要产权清晰,不要有纠纷。”
    “我们这两年存了3000元钱,能买什么房子?”
    “我认识咱们学校旁边房管所的人,我去帮你问问。”
    朱红英高兴地谢了她,两人忙了一个多小时,做出了红烧鲤鱼、排骨藕汤、炸肉丸、粉蒸肉、蒸蛋羹,炒空心菜、土豆泥,虽然不是名贵食材,摆上桌还是很丰盛的。
    明丽小朋友拿着炸肉丸吃的小嘴油汪汪的,两年来她长高不少,不再是闻晴第一次见到的瘦瘦小小的模样,性格也开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