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刘贺被废
作者:叶瞎子   西汉爆浆史最新章节     
    会开得差不多了。其实这个会根本没开多久,霍光读了两句,杨敞喘粗气,田延年握剑逼迫,大家跪下磕头,就一会儿的事,有点对不起这个超大的场面。
    霍光说,你们都跟我来,我们现在就去奏请皇太后。
    皇太后就是十七岁的上官太后,霍光的外孙女儿。
    又是浩浩荡荡一群人去了长乐宫。这场面很吓人。
    霍光当当当当郑重其事对着他的太后外孙女儿说了一通话,就是昌邑王如何如何不适合做皇帝等等。
    上官太后被惊得东倒西歪,这帮人简直就是来逼宫的啊。好在她很快恢复冷静,毕竟霍光是她亲外公,无论如何,她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
    霍光凑上前,教给上官太后,你要怎么做怎么做。
    又叫来张安世和几个宦官主管,你们要怎么做怎么做。
    看来这事儿他早就计划好了。
    上官太后宣布去未央宫承明殿视察工作。承明殿是皇帝上朝的地方,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
    上官太后移驾承明殿,霍光一行上百人又呼啦呼啦跟过来。大热的天,不少体力不好的大臣都要中暑了。
    太后既然来了,皇帝是要来朝见的,这是非常重要的礼数,刘贺这点儿还是懂的。于是刘贺来了,朝见这位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妈。不过他觉得有点奇怪,本来他领着昌邑帮一群人一起来的,但是昌邑帮众人被宦官们拦在殿外,只让他一个人进去。他以为这是规矩,也没太当回事。
    朝拜完,刘贺出来,回他自己的温室殿。温室殿是皇帝读书,开小会,批文件,睡午觉的地方,相当于故宫的乾清宫或者养心殿,是个半私人的场所。
    霍光等人,昌邑帮们也跟着刘贺去了,还有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一群宦官。
    刘贺刚踏进温室殿,宦官们冲上前来,非常迅速而有序地关上了温室殿所有的门,把昌邑帮挡在了门外。
    昌邑帮们很不明白。承明殿不让进,温室殿也不让进,在外面晒太阳,这是什么道理?
    刘贺在门内大叫,这是怎么了?
    霍光上前答道,太后有令,不准昌邑群臣进门。
    刘贺说,你给我打个招呼不就行了,怎么搞得这么吓人。
    昌邑帮们大眼瞪小眼,分外迷糊。
    直到霍光招了招手,他们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未央宫的护卫们涌上前来,把他们请出了未央宫。敢抗议者,架着请出去。
    刚出未央宫的金马门,他们瞧见了一个人,以及他身后一大群全副武装的军人。
    车骑将军张安世。
    张安世也招了招手,军人们上前,一个一个把昌邑帮众人控制住,绳索伺候,全部送到廷尉署监狱。
    整个过程不过几分钟时间,没有流血,没有人逃脱。昌邑群臣全都惊愕万分,面无血色。
    刘贺跟他的昌邑帮首尾不相顾,霍光放心了。
    霍光严令温室殿的宦官,你们死盯着皇帝,他有任何异动,马上拦下,绝对不能让他自杀,否则弑主的罪名我可背不起,你们更背不起!
    几个身强力壮的宦官进了温室殿,亦步亦趋跟在刘贺身边。
    刘贺感觉到事情不对了,他大声问身边的宦官怎么回事,没人回答。
    刘贺感到胸中一阵发闷,一屁股坐到地上,浑身冒冷汗。
    又一个宦官进来,手里拿着一封诏书。
    太后的诏书,召皇帝刘贺承明殿觐见。
    刘贺从迷乱中回过神来。
    召我?我是皇帝啊,只有我召别人的份儿,为什么要召我!
    几个宦官已经站到了身后。看架势,刘贺如果拒绝召见,就要被强行架过去。
    刘贺大吼,你们要干什么!
    宦官们答,我们是奉命行事。
    刘贺只好跟着宦官们去承明殿。
    承明殿外,两队全副武装的期门武士(皇帝出行时的御用保镖部队)正开过来,从殿下到门口,沿着台阶依次站位,身着铁甲,手持铁戟。刘贺几乎是行走在金属丛林中。
    他希望承明殿的台阶长一点更长一点。但是承明殿大门越来越近。
    本来高大空旷的承明殿,今天密密麻麻站了三层人。
    最外层是护卫,带兵器的,御前带刀护卫,都站着。一般情况下,承明殿内,除了皇帝亲口说谁谁可以剑履上殿,否则除了皇帝随身带的那把剑,是不可能见到兵器的。今天这里到处都是兵刃,刘贺不傻,他知道这是要发生大事了。
    第二层是官员们,霍光杨敞领衔,都坐着,背挺得笔直。
    端坐在最里层,最中间的,是身着盛装的上官太后。
    刘贺是王爷,见过大场面,但是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
    刘贺不自觉已经跪在大殿中央,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跪下了。
    尚书令走上前,宣读一份刚刚写好的诏书。
    诏书内容和霍光开会时读的那些东西差不多,就是最后多了一句话。
    “宗庙重于君,陛下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庙,子万姓,当废!”
    诏书读完,需要上官太后表态。
    上官太后就说了一个字,“可。”
    刘贺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这时候刘贺忽然不害怕了。有时候我们恐惧的不是事情,而是等待事情的发生。
    刘贺觉得应该为自己争一争。
    刘贺说,“《孝经》上讲,天子如果有一批诤臣,即便天子无道,天下也安然。(天下有诤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
    “你已经不是天子了,没资格说这话。”霍光立即答道。
    刘贺颓然。接过诏书,慢慢站起身。
    霍光走过去,扶着刘贺的胳膊,送他出门,后面群臣跟着。
    出未央宫金马门后,刘贺对霍光说等一下。
    刘贺回过头,对着未央宫跪下磕了几个头。
    “我是个笨蛋,担不起大汉的天下,我走了,以后应该再也回不来了。”
    过来一辆车,霍光和刘贺一起上车,送他到昌邑国的驻京办大院。一路上刘贺什么也没说,神色木然。
    霍光对着刘贺跪下,“王爷自绝于天下,我也没办法。我宁负王爷,不敢负天下。请王爷珍重,以后我再也不能陪在王爷左右了。”
    霍光甚至还掉了几滴眼泪。
    刘贺还是什么也没说。霍光磕了几个头,走了。
    刘贺也不可能继续做王爷了。如果这样的话,刘贺很可能破罐子破摔起兵造反。
    刘贺还是回去了,只是昌邑国已不叫昌邑国,现在是帝国山阳郡,收归国有了,昌邑国已经成为历史。
    刘贺在山阳郡得到了两千户的封邑,原先做王爷时的那些财产,也都给了他,刘贺现在没有任何名分,只是一个地主;刘贺的四个姐妹,一人一千户。
    刘贺从昌邑国带去长安的那帮人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二百多人几乎全部判死刑,除了王吉,龚遂,还有刘贺的老师王式,他们三个曾经奉劝过刘贺,算是将功折罪,留得命在。
    当年的文皇帝刘恒与刘贺一样,同样以藩王的身份即位,只不过文皇帝是以开创盛世者的身份被写进历史,刘贺却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连个谥号都没有,甚至《汉书》根本就没承认刘贺的皇帝身份。
    霍光从一开始就没想让刘贺做皇帝,但他还是把刘贺捧了上去。鲁迅先生说,在中国,鼓掌会鼓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