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刘濞反攻 决战在即
作者:叶瞎子   西汉爆浆史最新章节     
    周亚夫真的就抗命了。
    吴楚联军的士气,目前还非常旺盛。
    周亚夫需要断掉其后勤补给线,待对方士气低落后,再准备交战。对周亚夫来讲,吴楚打不打梁国不是他的第一考虑,梁国能不能撑得住看刘武的造化,周亚夫的目光,只在吴楚的后勤线上。
    第一步东进到昌邑已经成功实施,下一步就是发兵南下了。后勤一断,吴楚军对梁国的压力自动会消解。如果去增援梁国,整个战略规划就会被破坏,所以对刘武发来的求援信,周亚夫不做理会。
    皇帝刘启知道周亚夫拒绝增援后,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自己也很清楚,从他把周亚夫招来拜为帝国太尉那一天起,帝国的命运就在周亚夫手上了,出征前周亚夫已经说了,他要断掉吴楚的补给线,那他自然有自己的安排。
    刘启自己只能做一个看客,一个忧心忡忡的看客,拿着灯,对着地图,祷告上天拯救他的国家。他现在可以办到的,只有一面回信安慰鼓励刘武,一面继续命令周亚夫驰援梁国,尽管他自己也知道,这两件事都不会任何效果。
    梁国还是面临巨大压力,周亚夫还是不去救援。
    前文说过,刘启应对七国之乱是文武并用的,除了周亚夫的大军,还有袁盎去和刘濞谈判。
    袁盎到了刘濞大营就被扣下了,刘濞哪来的心情谈判。
    袁盎当年给刘濞做了许多年丞相,老熟人,袁盎是人才,所以刘濞暂时也没杀袁盎,还希望他跟着自己干。
    这是叛国了,袁盎不可能同意,便被关起来。人才不为我所用,还是杀掉吧。刘濞派人守着关押袁盎的军帐,他准备第二天就杀袁盎立威,向全军展示决心。
    袁盎既恐惧又担忧,他不不知道刘濞要怎么处理他。
    晚上袁盎正在苦想怎么脱身,有个人忽然闯了进来,穿着吴国军官的服饰。袁盎还没来得及反应,这人就开口了,很急促的语气,“袁大人快走,吴王明天就要杀你!”
    袁盎下意识得问,“你是谁?”
    这人以非常快的语速回答,“大人当年在吴国做丞相时,记不记得手下有个从官,和你的一个婢女私通?”
    这么一说袁盎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
    当时有人还给袁盎打了小报告,不过袁盎装不知道。虽然这于法不合,不过男女之事出自天性,无所谓了。后来这人害怕,跑了,袁盎亲自驾着车把人追回来,并正式把婢女许配给他。
    这个从官对袁盎永生难忘。
    刘濞造反,从官也在军中,正好也是负责看守袁盎的军官之一,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把袁盎救出去,以报当年之恩。
    天气寒冷,从官买了不少好酒,请这些士兵喝酒取暖,这些人都喝得七歪八倒,躺地上就睡。从官趁机进来救人。
    事隔这么多年,袁盎早记不清这人什么样子了,一提醒才回忆起来,不过他还是拒绝了,说你家有老小,我不能连累你,算了吧。
    从官说,大人走了,我也会逃的,家人我都安置好了,大人快走,不要推辞了!
    袁盎不能再拒绝人家好意,同时又是绝好一个机会,同意了。
    从官不敢从军帐正门出去,在别处用刀划了一道口子,两个人出来快速离开。
    为保险起见,从官和袁盎走的是两个方向。
    袁盎去的是梁国方向,走了七八里地,一直到天亮,袁盎遇到了一队梁国骑兵,表明身份后,袁盎命令骑兵火速去长安报信,说刘濞根本无心和谈,务必进攻而消灭之。
    当然,袁盎也随之脱险了。
    而这个时候,周亚夫的部将韩颓当已经率领一支轻骑兵部队快速南下,切断了吴楚的补给线。很快产生了影响,吴楚联军缺粮了。
    刘濞得知后,第一次感到了紧张。
    刘濞现在面临六个选择,第一,回师,或部分回师,救援补给线;
    第二,继续进攻梁国,攻下来,梁国物资到手,也能解决后勤问题;
    第三,放弃梁国,进攻洛阳-荥阳-敖仓,那是政府军的补给中心;
    第四,进攻周亚夫的军队;
    第五,全面撤军回吴楚根据地据守;
    第六,投降。
    投降似乎言之过早,刘濞也没准备投降。
    但是其它五条风险一个比一个大。救援补给线,会分散兵力,甚至可能导致首尾不相顾;继续进攻梁国…后勤正常都攻不下来,何况现在;荥阳有窦婴的军队,放弃梁国去进攻荥阳,周亚夫和梁国的军队再从后面追过来,被两面夹击,下策;进攻周亚夫,人家以逸待劳;撤军?周亚夫还是会追,政府军都是骑兵啊,跑都跑不过。
    其实刘濞现在做什么都已经晚了,之前田禄伯和桓将军的两条可以争取主动权的大好建议被他否了,以致如今陷入全面的被动。
    后勤出了问题,再想破局难上加难,项羽那么强的人,当年就是死在后勤上的。
    刘濞最终选择的是第四个,进攻周亚夫,豁出老本去拼命。
    他觉得麻烦的根本来源还是周亚夫,周亚夫的军队更是政府军的主力,解决周亚夫等于解决所有问题。
    拼掉周亚夫,接收他的军队物资,后勤还能撑一段时间,其他方向的政府军规模都不大,完全有可能把败局扳回来。
    应该说刘濞的想法还是有道理的,只不过他的这个对手太硬了。周亚夫的军队见了皇帝都是不跪的,当年孝文皇帝的高调赞扬不只是说来好听。
    刘濞放弃梁国,调转向东北方向的昌邑,周亚夫的大营。
    梁国的压力消解了,刘武不再发求援信,不过他和周亚夫的仇已经结下了。皇帝是我亲哥,太后是我亲娘,总有办法让你死在我手里。
    刘濞的军队开到了昌邑,铺天盖地。周亚夫下令严守,如果吴楚联军挑战,一概不准应战。
    刘濞进攻未果,他的士兵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来的体力进攻;无论如何高声叫骂,政府军的营门紧闭,任何反应也没有。
    这样下去会死。
    刘濞想到了一个计划。
    他下令军队大张旗鼓在东南方向集结,不过这是佯动。
    同时他又派出另外一支部队,绕到周亚夫大营的西北方向发动进攻。
    周亚夫必然会将主要防守兵力布置在东南方位,西北方位肯定是最空虚的,至少他认为肯定如此。西北的进攻会导致政府军混乱,他再从东南方向正面进攻,两面夹击,成功率很高。
    这是刘濞最后的一步棋了,成败在次一击。
    西北方向的吴楚军接到命令,进攻。
    等他们前进到政府军大营跟前,傻眼了。
    眼前的情形和防守空虚好像一点也搭不上关系。
    政府军在用非常整齐的防守阵型迎接他们,而且从数量来看,周亚夫绝对把大部分兵力布置在了这个方向。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