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有趣的回隆镇
作者:相山晚风   给崇祯出点子:抓经济,搞钱最新章节     
    回隆镇,又称“回龙镇”,据《魏县志》中记载:北宋咸平二年,当时辽国的耶律隆绪大举南犯,宋真宗赵恒为此御驾亲征。赵恒行至当时的御河镇,并在那里建立了一座行宫。后来因辽兵已经大肆抢掠了一番之后返回辽国了,宋真宗也只好就此返回东京。
    因当时的皇帝又被称为真龙天子,于是就有人把该地改名为回龙,意指真龙天子由此返回。到了明代的嘉靖年间,回龙镇逐渐又演变为了回隆镇。
    还有另一说法是,据《魏县地名志》中记载:明代嘉靖年间,朝廷派兵到此地镇压白莲教叛乱,最终大获全胜,在班师回京时,在此地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历当地人深受白莲教之害,为纪念此事,特取“回”、“隆”二字为地名。
    但比较靠谱的应该是以下这种说法,虽然同样也是和宋真宗赵恒有关,但却少了许多传说的色彩,应该比较接近事实。
    在后世新编的《魏县志》上还记载了回隆历史上的一大古迹,叫做“帝驾回銮”,又名“高馆礼贤”或者称为“古庙灵烟”。《正德大名府志》中也记述了此处的古迹“回隆太庙”,同时还有关的诗文传世。
    前面曾说过宋真宗曾在御河镇修建了一座行宫,在宋真宗回銮后他的行宫便成了百姓们向往和瞻仰的地方。当地人还把皇帝行宫当做庙堂给小心保存了下来。
    而且这座庙宇的名声还极大,香火非常旺盛,历久而不衰。渐渐的这个地方就被外人以这座庙的名字来代替,于是就有了“回龙庙”之说。久而久之,原先的地名也就被淡忘了,而是直接变成了回龙,再以后又演变成了回隆。
    回隆镇的历史也是非常的悠久。据说在远古时代,大禹治水就是由回隆入境,当然,那时候还不叫回隆镇。《邯郸大事记》中有载“大禹率众治洪水始自冀州,“陆行乘车”经回隆,并曾至衡漳”。
    在春秋时期,卫国和齐国的新筑之战据说就发生在此地。《左传》中有载:“周定王十八年夏,卫师伐齐援鲁,被齐师败于新筑”。
    到了明代,回隆镇又变成了北直隶与河南两地交界处的一个重要地方,是明代卫河漕运重要的备选兑运地。也正因为如此,明代以来,围绕着回隆镇归属问题,两地四县不断的发生着一些争执,这也是朱由检要把它直接交给胡文霆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有明以来,北直隶的魏县、内黄县以及河南的安阳县、临漳县都有管辖回隆的记载。明代最早的关于回隆镇的记录是明实录中永乐年间关于安阳县回隆水驿的设置,这是安阳县在回隆设置的官署。
    在正德、嘉靖、万历年间的彰德府志、临漳县志中关于安阳县、临漳县的集镇的记载,却没有提到过回隆镇。但是大名府志这边关于回隆的记载就比较多一些,比如在正统年间,内黄县就在回隆设置了回隆巡检司,而且大名府的魏县和内黄县都同时记载有回隆镇。
    在顾祖禹所编纂的《读史方舆纪要》中也将回隆镇分别列在内黄县与魏县之下,并在两县之中各有表述。可见,在事实上,回隆镇在明代时应该与河南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属于北直隶下属的内黄县与魏县共同管辖的。
    但在明代河南地方志中,回隆镇却曾多次出现。比如正德年间的《临漳县志》中有记载“妙福寺,在县东南五十里,有回隆镇。”
    关于回隆镇的归属之争,主要还是因为两地之间的一些利益博弈,其根源要追溯到明代的漕运兑运地点之争。
    明代河南的漕粮由明代十三个漕总之一的遮洋总负责运输到京师、天津以及蓟州镇,而兑运的地点却设在了属于北直隶大名府所辖的卫河边上的小滩镇。
    朝廷方面很随意的一个安排,却给下面的地方管理上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即河南漕粮的兑运地点却设在了北直隶,漕粮上缴时还需要经过一段距离的陆路运输,这也使得其运输成本大幅增加。
    也正因为如此,河南在明代成化之后一直都希望朝廷方面能对兑运地点进行更改,以在河南边上的回隆镇来代替小滩镇。正好在正德初年,因漳河决口导致小滩镇附近的河道淤塞不通,于是朝廷方面就暂时将兑运地点调整到了山东临清,但在不久之后又恢复到小滩镇。
    后来由于漳河决口再次影响到运河,河南当地官员企图抓住这次机会奏请朝廷改兑运地点至回隆驿,结果却被否决了。直到嘉靖九年,河南多名官员数次共同上疏请求改回隆镇为兑运地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朝廷方面终于同意在次年撤销小滩镇的署衙,开始在回隆镇改建。
    但是,河南的漕粮兑运地点改到回隆镇之后,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久,在嘉靖十一年十月,朝廷方面又再次下令“诏遮洋、山东二总兑运河南粮米于小滩镇交兑,着为令”,于是,一切又都回到原点。在此之后,虽有河南的官员不断上疏请求改回隆镇,但最终均未能实现。
    但是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也足够让回隆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回镇上的建筑和人口也为此增加了不少。
    由此看来,在河南为漕粮兑运地更改的不懈努力中,回隆镇一直是河南官员认为的理想地点。其中的原因不仅在于免除陆运之苦,更在于河南当地历来有将回隆镇视为自己所属地盘的想法。如果兑运地点被成功的改至回隆,那么河南方面因上缴漕粮等事所带来的各种灰色收入,亦可以让临近的州县得到不菲的收益。
    其实,像回隆镇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不小的地方都出现过,在一些行政区划交界的地方,一旦其能为地方上带来某种利益,那么各方都会想方设法的把它扒拉到自己一方。相反,一旦其不能为自己带来利益,却可能被其拖累的时候,各方又会不约而同的把其给往外推,尽量让自己一方不和它沾边。
    结果,往往使这些地方成为三不管的地带(比如后世鼎鼎大名的金三角,在后世回隆确实也曾被戏称为“金三角”、“小香港”)。
    如今的回隆镇差不多也成了这样的地方,原因是回隆处于两地四县交界中心点,四道街分属四个县管,西街的人犯了事跑到东街,就出了县,西街就不能随便去抓。回隆在行政管理上属于都来管,又都管不到的地方。
    随着回隆水驿再次撤销之后,回隆镇在短暂的繁荣之后,又重新归于宁静。昔日因看中回隆镇的发展前景,很多富商大户们曾纷纷在回隆镇投资修建了一些大宅,结果没想到回隆镇的繁荣只是如昙花一现般的短暂,随着兑运地点又撤离了回隆镇之后,那些富商大户们也在不久之后,陆续离开了回隆镇,很多当时修建的大宅也因此被闲置了起来。
    这也让胡文霆带着人来到回隆镇之后,花不了多少钱就拥有了临时的栖身之地,不用再通过搭建帐篷来解决住宿问题了。
    同时因为回隆曾经是一个商业繁荣之地,因此商业票号、钱庄、客栈、市场等也曾布满了各条街道,而在胡文霆带人来到时,许多也因为客流减少而被闲置了,于是胡文霆顺手也给收购了过来,节约了不少的时间成本。
    总之,回隆镇的基础设施方面还是比较齐全的,时下该有的设施基本上都已经具备了,胡文霆所需要做的就是,再度把它们给利用起来,同时还要想办法让回隆镇再现史上曾经的辉煌。
    胡文霆则毫无疑问的选择了原先的回隆水驿衙门作为自己的办公及居住地。明代的水驿衙门通常都设在水路交通要道,其布局一般较为严谨。回隆水驿的衙门设在镇子的东南侧,是比较靠近卫河边的。
    衙门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宽敞的厅堂,用于办公和接待来访者。厅堂周围还有为数不少的厢房,可以用来存放文书档案和办公用品,对于胡文霆来说,当然也是可以用来安排住人的。
    在水驿衙门的庭院中,还专门建有一座鼓楼,用于报时和传递信息。鼓楼上方有一面大鼓,每当有重要公文或消息需要传递时,鼓手就会敲响大鼓。
    水驿衙门的一侧可能琮设有马厩和仓库等配套设施,用于存放马匹和物资。此外,还建有一些营房,供水驿官吏和士兵居住。
    同时为了方便船只停靠和装卸货物,水驿衙门附近通常都会有一个码头,而码头周边又会有一些商铺和茶馆,为往来的旅客和船夫提供服务,当然了,如今已经有些萧条的迹象。
    总体来说,明代水驿衙门的布局非常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以满足水路交通管理和信息传递的需要,这也正是胡文霆所需要的。
    当然了,随着回隆水驿的撤销,该衙门也就基本上不再使用了,只留下少数后勤人员和几名兵丁在些负责一些日常的维护工作,以保证该建筑不被彻底的荒废。但因所留下的人员数量实在有限,想要安全照顾好这么一大片建筑,显然也是不太可能的。
    于是,在胡文霆来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对其进行一些修缮和改建,对一些自己不需要的华而不实的东西,直接就安排进行拆除,相应的营房的数量则要相应的增加一些。
    由于,胡文霆所带来的这批人当中,几乎全部都是能干活的壮劳力,在胡文霆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之后,蒯通手下的那些工匠们就按照胡文霆的意见,进行了一番规划设计,然后就开始分派人员,进行各项工作。
    而随行的那些妇女,则先行帮胡文霆等人收拾出几间还比较完好的房间来,毕竟是人多力量大,不到半天的时间下来,就已经把几间房间收给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一点也不耽误住了。
    而高大强则向临近的四个县分别派出锦衣卫人员,给四个县分别送去相关的公文,让他们知道回隆镇如今已经有了新的归属,今后关于回隆镇的事情,一切均由胡文霆这名大名亲军卫指挥使来作主,包括地方上的事务。
    说到这里,顺便补充两句,胡文霆原先向朱由检提议的卫所名称,并没有在礼部那里得到通过,胡文霆对此也不以为意,就让礼部按照惯例给卫所取名,并刻制了相应的各级大印。
    于是乎胡文霆的这个卫就叫做大名亲军卫,下面所属的五个千户所,则相应的就叫做前、后、左、右、中千户所,至于百户及以下这些部门,礼部就干脆不过问了,让胡文霆自己看着办好了。
    随着胡文霆这一千多人的涌入,顿时又给原先有些趋于平静的回隆镇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千多人的吃喝拉撒可都是要从当地解决的,于是,回隆镇街道上的小商小贩们再次多了起来,一些原先因为生意不太好,已经打算关门歇业的店铺也重新收拾了一番,准备借此机会恢复往日的荣光。
    其中最让回隆镇百姓津津乐道的是,胡文霆带来的这帮人,他们虽然并没有穿军服,看上去不像军人。但他们举止行为的规范程度以及纪律的严明程度,却还要超过那些正规的军队。
    茶余饭后,他们都会在私底下就此事进行一番讨论。不久之后,就有消息灵通人士打听到了这些人的来路,他骄傲的向众人宣布,这些人原来是属于天子亲军序列,目前还处于新组建的阶段。
    其他人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就恍然大悟似的“哦”了一声,原来是天子亲军啊,难怪这些人看上去就有些与众不同,天子身边的人肯定是不能和普通人一个样子的。
    在所有的人员都安顿好之后,工匠人员就按照胡文霆的要求,开始在周边进行选址,准备筹建工业区,其中首先要落实的就是水泥工坊,制砖工坊等,因为后期的大规模建设中,都需要由这两个工坊来提供建筑材料。
    而这两个工坊建设过程中的最主要工程就是窑炉,至于工坊围墙之类的东西都可以放到下一步再来进行。
    同时考虑到这两座工坊都是带有污染性质的,胡文霆就让工匠们尽量在离镇子远一些的地方,并处于下风口的位置选一块地方进行建设。
    因为胡文霆在后世的时候,曾经分别担任过县委书记、市长以及市委书记等职务,对规划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面对如今的这么一个小项目,当然是不用多加思考,就能随口对相关人员发出一系列的指令。
    于是在不久之后,所有人员都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建设当中,只剩胡文霆这个闲人,在无聊的时候,就带着邢沅这个贴身秘书以及李定国这个小跟班四处去逛上一逛,让回隆镇的不少百姓,都对这位没有什么架子的指挥使大人有了深刻的印象。
    期间,因为邢沅在穿着打扮方面并有明显的侍女特征,以及和胡文霆相处时的态度又显得非常亲密,因此在起初的时候,很多百姓都误认为邢沅是胡文霆的一名妾室,在见到她时也是恭恭敬敬的朝她行礼,把邢沅给闹了个大红脸。
    之后,李定国就经常拿这件事来和邢沅开玩笑,时不时的对着邢沅喊上一声师母,接下来就是一番追逐打闹,而胡文霆在见到之后,也并没有出言制止他们,反而是笑呵呵的在一旁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