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差役法VS募役法
作者:小猪要发财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最新章节     
    此时,整个殿中静谧无比,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
    若不是今日太皇太后心血来潮,命人带着小光屏上朝,这在场的臣子都不会预料得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会被记载于历史之中。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章惇和司马光之间来回转换。
    章惇也觉得气恼,旧党的人不讲武德!说不过他不算,自己还好心放了台阶,结果转头就搞背刺!
    哼!既然两党之间矛盾激化是必然,那我还找什么台阶去缓和关系!
    真是气煞他也!
    ……
    直播间里,林可仍在继续。
    \"元佑元年正月(公元1086年),司马光开始发起第二波攻势,他希望能废除募役法,恢复旧制—差役法。\"
    \"所谓的差役法,就是指让乡村中的上等户轮流负担朝廷下派的差役,若是服役过程中造成了朝廷损失,那么也将由这些上等户来赔偿。\"
    \"然而许多时候,大部分的上等户缺乏处理朝廷事务的经验,其中的衙前役总是会让他们倾家荡产。\"
    \"所以在韩琦等士大夫的改进之下,到王安石的变法时,差役法已经变为了募役法。\"
    \"而募役法与差役法最大的区别就是由全社会的百姓根据自己的资产情况,向朝廷缴纳免疫钱和助役钱,甚至连享有特权的官户和僧侣都要如此。\"
    \"最后朝廷再拿这笔钱去雇人服役,总的来说这种聚敛之法以收税的方式将原有上等户的责任平摊给社会的各个阶层。\"
    大明某农户: 这不比什么差役法要好一点吗?
    大唐某世家子弟: 这比差役法先进点!
    大唐某世家子弟: 所以为什么要恢复旧制?
    ……
    \"如果站在司马光的角度,那么他也并非不清楚这样的差役法有不足,早在宋仁宗时司马光曾上书,建议朝廷另外雇人负担衙前役,比如让城市中的居民分摊农民的差役 。\"
    \"他以为农民普遍没有多少资产,尤其是下等农民,外加上司马光特别不喜欢老王这种理财方式,所以一个司马牛,一个拗相公,意见不和直接爆了!\"
    司马·牛·光: ……
    王·拗相公·安石: ……
    \"后来有学者认为,导致双方意见不和的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人的南北差异。\"
    \"北方人的司马光认为北方下等户生活艰辛,缺少闲钱。而另一方面南方的农民条件较好,所以作为南方人的王安石觉得,农民交上免疫钱也不是什么难事。\"
    大明某世家子弟: 咱就是说有没有可能人司马光压根没有地方做官的经验呢?
    北宋司马光: ……
    \"现在,拦在司马光前面的王安石已经退休了,所以司马光提出了表示他已经修改了差役法,那么他怎么改良的呢?\"
    \"首先,他认为熙宁朝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衙前役已经归为朝廷雇人服役,这一点他也赞同,所以不用改。\"
    \"其次,问官户,寺官户,女户收助役钱,这一点也不用改,但是数量要减少,收免疫钱有危害,一定得停止。\"
    \"乡村的上等户虽然要回恢复,但是百姓可以自己雇人服役,此前朝廷雇佣的人多半是没有田产的街溜子,很容易拿了钱就跑路,让百姓自己雇佣本地熟悉的人,这样也方便管理。\"
    \"最后司马光还说如果地方县城有什么问题麻烦五天内交给州衙,但朝廷审核他这篇奏疏已经用了十几天。\"
    \"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蔡确,他明知司马光已经要开始宣战,也清楚地知道这篇奏疏还是存在问题的,但他又不敢硬刚,于是他拉上韩镇和章惇想他们做这个出头鸟。\"
    北宋章惇: ……
    北宋韩镇: 咋我看着很傻吗?!
    大唐喷子魏妩媚: 瞧我!皇帝都敢喷!
    大唐李二凤(微笑脸): …不会说话可以不用说话!
    ……
    \"差点让蔡确气死的是,韩镇为了讨好高太后,反而帮着司马光讲话,至于章惇,他不是没看出蔡确的小心思,所以这一次他选择了沉默,不过虽然这次闭嘴,但反驳的奏疏已经准备好了。\"
    \"这下,蔡确是真正的孤立无援了,没人帮他讲话,既然党政避无可避,蔡确干脆激化矛盾,他要让司马光这错漏百出的奏疏公布天下,到时候看他怎么收场。\"
    \"于是,司马光的差役法于元佑元年的二月七日,正式公布天下,结果呢自然是引发了\"pong\"爆炸!\"
    \"虽然这篇奏疏表面看起来不错,逻辑都没什么问题,它的内里都是基于理论,这都是在纸上谈兵,坐而论道!\"
    \"司马光到底还是吃了断网的亏,常年在地窖里写书,与社会关系脱节,既没有实事求是的去调查,也没有与基层县衙交流的经验,所以这篇奏疏都只是他的设想而已。\"
    \"他不清楚,县衙地方虽小,但世间百态,存在着紧密繁杂的事务,这是不论如何都做不到在五天之内就能够及时反馈的。\"
    大明某官员: 建议不要随便提建议!
    大唐某世家子弟: 没有调查,就不能随便发言
    大汉某士兵: 这是不是和那个叫赵括的差不多意思!?
    \"莫说司马光的死对头了,就连他的追随者刘挚都觉得离谱。\"
    \"还有范纯仁和程颐(程朱理学的重要人物)也认为这样一搞动作太大,容易着急出用人问题,并且以当初变法的王安石为例来劝说司马光慢慢搞。\"
    \"而听说反馈的司马光,也如当年的王安石一般,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怪不得他们俩曾互骂对方执拗。\"
    北宋司马光: ……我怎么可能和老王一样!
    退休后正在骑毛驴的王安石: ……谁跟他一样!
    \"这时候苏轼就说,这两个法虽各有其害,但是差役法到募役法的发展乃是分工更细化的历史所趋,如果恢复差役法,岂不是历史倒转?\"
    \"这话说的其实没啥毛病,不成想司马光听了固执己见,气得咱苏东坡回家后大骂[司马牛]\"
    捞哥专业能手:哥哥说的对!
    乐观达人苏东坡: 嘿嘿!
    \"上面这几位的反馈并不能让司马光怎么样,接下来登场的这位才让一向执拗的司马光感觉到了何为破防!\"
    \"这一位咱们也都熟悉,是知枢密院事章惇。\"
    \"他直言指出,朝廷既然雇人做衙前役,那么这钱从哪里来,由谁出?\"
    \"如若取消免疫,削减助役,那朝廷还有没有足够的经费去雇人?\"
    \"另外在变法以前,老百姓并非没有雇佣街溜子替自己服役,只是朝廷不知,若由朝廷来雇人,管理方面只会更加严谨,犯罪记录一查便知。\"
    \"除此之外,章惇几乎针对司马光的每一条都进行了反驳,并且还有理,最后还贴心地告诉他如果要想成事,起码得地方官员做好半年的总结和反馈,再让中央有经验的官员一起进行实践等等。\"
    大明某世家子弟: 这位才是做实事的!
    大唐某纨绔子弟: 哪有臣子,在先帝刚死就废他新法的!
    \"在旧党看来,章惇语言太过锋利,并且这封昭令原应该由宰执提出修改意见什么的,但蔡确为了看他笑话并未做什么改变,这就激起了旧党的敌意。\"
    \"而司马光又是旧党的领袖,这羞辱他无异于羞辱他们啊,如此一来算是惹了众怒。\"
    \"接下来朝堂俨然变了新党旧党争辩的地方,总的来说旧党骂章惇是奸邪小人,结党生事,种种弹劾辱骂,但俗话说泥人还有三分脾气呢,最后章惇还是他喵的怒了!\"
    \"章惇在御前直接开吼: 异日安可奉陪吃剑,就这一吼,让人觉得悲哀无比,他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吗?他就活该被人辱骂吗?\"
    \"也是这一吼,让高太后表达了章惇御前无礼的愤怒,或许也让幼年时期的宋哲宗记住了这位被逼到如此地步的臣子。\"
    \"随后,在旧党的步步紧逼之下,蔡确韩镇章惇这三人统统被外放,旧党彻底胜利,司马光担任了空出来的首相,吕公着则为右相,而韩维成了执政。\"
    \"为了更好的借用仁宗时老臣的威望,还任用了已经八十多的文彦博,充当朝廷吉祥物。\"
    \"随着高太后逐渐借用这些老臣来控制了台谏,意外却在这时发生了,担任首相的司马光去世,享年68岁。\"
    \"抛开其他的,司马光其实挺勤政的,做到了躬亲庶务,不舍昼夜。\"
    大明一根绳崇祯: 呵呵,谁还不是勤政呢?
    大宋某世家子弟: 韩镇向旧党,也没什么用!
    大明某学子 :章惇大人真的是可惜啊!
    大唐某风流才子: 这是不是说明,神宗的努力全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