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徐鸿儒起义(二)
作者:后山散人V   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最新章节     
    义军在攻下运河两岸一府十一县之后,裹挟与从附的人员快速上升到了三十多万人,杨嗣昌与任城卫指挥使等人只得苦苦坚守济宁州城,静候朝廷大军的救援。
    夏仲进在攻下滋阳城的前一刻,鲁王府众人在锦衣卫百户罗有才等人的掩护下连夜撤往北边的宁阳县,之后更是干脆一路北逃至济南府历城县,投奔在此的唐王。
    至于搬不走的鲁王府及府内众多金银财宝与粮草,全都成了徐鸿儒等人的囊中之物,而徐鸿儒更是干脆住进了鲁王府,作为他中兴福帝的居所。
    至于不远处的曲阜县,可就没有鲁王府这么好的命运,在“细作”丁真等人的里应外合之下,义军迅速攻进曲阜县城,除了将城中的粮草与财宝劫掠一空外,还将只要姓孔的人全部屠杀殆尽,临走前还一把火烧了衍圣公府与孔庙。
    至于孔林地下的无数财宝,也没能逃脱这些人的魔掌。
    事后经过清点,从整个曲阜县所劫掠到的金银财宝价值就不下三千万两,粮食也有一千多万石,而地契更是高达一千多万亩,范围涵盖山东、河南、直隶、江北、江东、湖广,而其中九成九以上全都是从衍圣公府及其族人中搜查所得。
    而另外一边的鲁王府,金银财宝与粮食虽然也不少,但结算下来,金银财宝等物价值也不过五百多万两,粮食也只有两百多万石,至于土地更是无法与千年第一世家相比,只有一万多顷,而且地契还被鲁王府的人在逃跑的时候带走了。
    丁真等锦衣卫在办完这些事儿后,带着一笔不菲的金子悄悄地消失在了兖州府,好像他从没来过此地一样,直到两天后出现在了淮安府禁军第十一营的大营内。
    而义军中的锦衣卫细作夏仲进,也莫名其妙地死于某场意外。
    至于盘踞在邹县的儒家亚圣孟子的后人,在义军攻打邹县时,孟子第六十六代孙孟承光组织乡勇协助城防军守城,但很快城池被攻破,义军进入孟府,将孟承光及其长子孟宏略等府上所有孟子后人男丁斩杀,女的充作军妓,至于财富,自然是被劫掠一空。
    义军从孟府所搜刮出来的财富,虽然比不上衍圣公府,但比鲁王府却不遑多让。
    得了大量钱粮与人口土地的徐鸿儒,以滋阳为大本营,除了继续巩固滋阳城防外,还陆续派兵攻打北边的宁阳、汶上、东平、东阿、平阴等地,以及向南进攻峄县、郯城、沛县与向东远征泗水、费县、蒙阴、沂州、日照等州县。
    一时之间,徐鸿儒的势力横亘运河,纵横驰骋于鲁南广大地区。
    至于盘踞在义军中间的济宁城,早就被义军围得水泄不通,连苍蝇都不得轻易飞出。
    徐鸿儒的起义规模,因有了东南士绅与锦衣卫锄奸司的暗中资助,比历史上要大上了不少。
    历史上的兖州府府城滋阳与曲阜县可是经受住了义军的进攻的,而且义军的发展速度迅速被山东都司的军队消耗了不少,而且还有杨肇基这个沙场老将指挥战事。
    为了扑灭徐鸿儒起义的熊熊烈火,山东巡抚赵彦下令山东都司杨国盛、廖栋招募兵丁,汇集乡勇,前往兖州平叛。
    与此同时,还有山东总兵王威的标兵营,也一同被派往了兖州前线进剿义军。
    随着济南府的官军前来平叛,北伐的义军被官兵击败于东阿,不得不退守东平州。
    与此同时,西边的郓城县也被官兵夺回,形势对义军开始变得不利起来。
    面对这种局面,徐鸿儒沉着应战,冷静分析,统观全局,撤回南征的队伍,并积极寻找战机。
    五月十五日,山东都司杨国盛与廖栋分别进攻东平州与巨野县,徐鸿儒诱敌深入,放弃东平州与上汶县,屯重兵于梁山集。
    待官兵继续向前进攻时,义军从梁山集抄袭东西两路官兵的后路,也就是东平州与郓城。
    杨国盛与梁栋见此,不得不停止进攻,择路而逃。
    经此一战,徐鸿儒及义军的声威再次大震,大明各地响应徐鸿儒的起义风起云涌。
    一直处于观望之中的于弘志,于五月在武邑与景州交界的白家屯起义。
    六月,泽县的康傅夫率众起事,河南汝宁府固始县李恩贤起义。
    与此同时,四川的白莲教教徒也纷纷起义响应山东的徐鸿儒。
    一时间,起义的烽火漫天烧起,大有席卷全国之势,震撼了整个大明上下。
    随着徐鸿儒在兖州府的起义,东南那些囤积了大量粮食的人,以为即将迎来了他们收割果实的时候。
    于是乎,在起义的消息传入京城的时候,他们一边让人四处夸大兖州府起义对运河漕运的影响,一边关门惜售,而那些想浑水摸鱼的粮商也纷纷跟着关门惜售。
    一时间,整个京城人心惶惶,粮价一日五涨,价格瞬息之间就突破了朱由校给予的一两五钱的底线。
    面对这种情况,朱由校先是让人给在京勋贵与藩王的粮商下达旨意,不许惜售与涨价,至于不听劝告的人,朱由校就不客气了,连同那些恶意抄粮的人一起被东厂联合五城兵马司的人给抄了。
    至于那些掌柜的,全都被带进了东厂的监狱,感受着里面的全套服务。
    与此同时,户部、四海商行与大明农业纷纷出来平抑粮价,规定每户必须拿着户帖前来购粮,而且单次购粮总数不得超过户帖总人数的五日之粮。
    重拳出击之下,京城与天津的粮价很快恢复到了一两五钱每石,而且随着夏粮的收割,粮价逐步恢复到了去年的水准。
    除了做这些,朱由校自然不会放过贬低东南士绅,褒扬东厂、五城兵马司、四海商行以及户部在此次平抑物价中的作用。
    此起彼伏之下,朝廷与东厂的威信得到了不小的提升,顺便四海粮店与大明农业的粮店的口碑也得到了极大的宣扬。
    东南士绅那边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朱由校与户部却是既赚了粮食涨价的利润,也获得了不蜚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