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京城街道改造,努力改变命运的小民
作者:后山散人V   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最新章节     
    自从一年多前开始,四海商行通过收购蒙古人的牛羊油、羊毛、战马等牲畜之物,再返销蒙古粮食、食盐、布匹、茶叶等蒙古人急缺之物,与蒙古诸部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在解决了蒙古人的日常所需后,他们小规模的南下抢掠次数自然也就少了不少。
    在温饱问题得到保障后,没有谁愿意拿自己的小命去冒险,毕竟,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条命!
    水泥路与港口修建计划得到批复后,李之藻与徐光启商议一番后,便正式开始准备起了招标之事。
    招标的具体开展方式,他们借鉴了去年新城伯召开的四海日用招标大会。
    当然,他们没有像四海日用那样广洒请帖,而是选择了少数有实力的商家前来参加招标大会。
    至于场所,他们也一样选择了隆福酒楼,因人数少,而且基本在京城都有话事人,工部就将时间定在了十二月二十号,年前招完标,年后好直接开工。
    当然,京城的街道整改试验,工部也没落下,而且水泥还是工部自产的。
    考虑到距离与不影响街道日常来往,工部选了距离工部较近、来往行人不多的澄清坊头条胡同作为试验街道。
    施工前,先对头条胡同进行了仔细勘测,之后严格参照朱由校的图纸,对头条胡同进行重新设计整改方案。
    之后在营缮司官员的实时监督下,进行了头条胡同的整改施工。
    因头条胡同长度不长,所以赶在了十二月二十号之前赶完了工期。
    为了培养更多新的商业阶级,朱由校让工部对于京城街道整改进行全民招标,并且还帮其在新一期的《大明时报》上进行了专门的广告宣传。
    为了方便招投标与了解新街道,工部还在头条胡同与东单牌楼附近专门设立了一个临时招标的摊点。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京城街道的改造,京城街道的招投标时间一直持续到了十二月二十八日。
    一个是让普通人有机会参加,另一个是让二十号投标失败的商人继续参加到京城的改造项目。
    至于堡垒的修建,涉及军事机密,暂时不对外招标,而且光在京城纸上谈兵可不行,还得去现场勘查后才能确定是否需要修建,尤其是工程量不小的棱堡。
    在《大明时报》刊登了头条胡同的水泥街道并公开面向大众招标的消息后,每天前来头条胡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除了工部临时设置的摊点,还有朱由校让王升临时支起来的水泥与四海钱庄摊点,英国公府与其它几位开了水泥厂的商家,见此,也赶忙挨着新城伯府的摊点设置了他们家各自的摊点。
    每天来看热闹的人,九成五以上真的只是来看热闹,只有半成的人才会主动上前询问水泥路的修建方法与如何招投标。
    而九成五看热闹的人群当中,又有九成是等着开工后的商家招工。
    在前来询问招投标的人群中,就有来自京城郊外郑村坝的三个农民郑福生、郑老三、王狗蛋。
    他们认真询问完工部驻点人员后,三人走到一边悄悄商讨:“老三、狗蛋,我觉得我们也可以试着参加承包,工部的人说每修长宽各一丈的水泥路大概能赚一两银子,一里就是一百八十两,这可比我们三家一年的收入加起来还要高很多!”
    郑老三挠了挠头道:“好是好,但水泥是需要花钱买的,我们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
    郑福生想了一下道:“这水泥路主要是水泥、碎石、沙子和水组成,加上修下水道的时候需要一点他们说的钢筋。除了水泥与钢筋需要花钱买,碎石、沙子我们可以从村里拉过来,人力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三家就能凑齐!这么算下来,一丈路可不仅仅只能赚一两银子。我们先去问下水泥的价格,再决定承包多长的街道。”
    三人跑到新城伯、英国公等处设立的摊点询问了水泥的价格后,再次聚到一旁。
    郑福生用棍子一边在地上比划一边说道:“老三、狗蛋,长宽一丈水泥路大概需要一百斤水泥,需要五钱银子,钢筋顶多再加上一钱银子,还能有一两四钱银子剩下,一里路下来我们能赚两百五十二两......”
    郑福生之所以会算账,多亏他爹让他去乡学上学,加上郑福生不但脑子聪明,还十分刻苦,充分掌握了《谕民新书》中的算术。
    郑老三苦笑道:“福生,按你说的,一里路下来,我们也需要一百零八两银子去买水泥与钢筋啊!”
    而平时心细的王狗蛋突然开口道:“福生、老三,钱不够我们可以回村里到处借一点,实在不行,那边还有个四海钱庄可以贷款......”
    郑老三连忙打断道:“贷款,那可不行,那玩意儿能害得我们倾家荡产,利息高不说,利滚利下来,一两年后利息比借款还高!”
    王狗蛋笑着指了下不远处的四海钱庄说道:“在你们问水泥价格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下四海钱庄的利息,他们一百两银子每月只要一两银子利息,没有利滚利!”
    郑福生用力地拍着王狗蛋的肩膀,激动地问道:“狗蛋,当真?”
    “当然真的,不信你们自己去问问!”
    王狗蛋略显瘦弱的肩膀被郑福生拍的生疼,不禁疼得咧了咧嘴角。
    郑福生与郑老三听此,赶忙放开王狗蛋,朝四海钱庄的摊点快步走去。
    在得到了准确的回复后,郑福生与郑老三互相望了一眼,兴奋得哈哈大笑,然后拉着王狗蛋赶忙回村里说明此事,并开始赶忙凑钱。
    第二天一大早,从村里凑了一百一十六两的原始股后的郑福生三人,赶忙在城门开启前赶到了朝阳门。
    紧接着一路跑到了东单牌楼的工部摊点,挑选了一条差不多长两里宽一丈的街道,询问了造价后,赶忙来到旁边的四海钱庄贷了为期一年的一百两银子,并顺便在四海建设预定了两里路需要的水泥。
    做完这些,三人再次回到了工部的摊点,工部验完资后,就同三人签订了承包契约。
    三人拿到盖着工部与五城兵马司大印的契约书,还没走远,一个个兴奋地来回翻看契约,不敢相信他们三个卑贱的农民,居然还能跟朝廷的工部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