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挑灯夜战
作者:风月闲者   比翼关山最新章节     
    姜珣心中暗笑,瞧这两个可爱的黄毛丫头,真真一副没见过世面的财迷样儿。唉,也难怪,人家本来也是将军府里的小姐丫鬟,一下子被父皇打入尘埃,瞬间变得一无所有,现在又能见到银子了,可不就高兴呗。
    裴羽吩咐仆人叫来孙女,裴琳琳一听沐芸要住在府里,很是高兴,当即拉着沐芸的手,欢欢喜喜地去了后宅。
    姜珣极其惆怅地望着沐芸的背影,感觉空落落的,默默地在心里计算:
    这本《裴羽战记》如果写十万字,每天一千字,需要一百天,就是三个多月,不行,太久了。
    如果每天两千字,需要五十天,将近两个月,还是太久了。
    如果每天三千字,则需要三十多天,仅一个月就可以了。可是,每天写三千字,太辛苦了,会累坏沐芸的,还是不行。
    看姜珣乜呆呆地半晌无言,裴羽咳嗽了一声,道:“殿下,还是舍不得沐芸?怕以后无人供你驱使?你等着,我这就让人把府里最好的丫鬟全都叫来。”
    又来了。这老爷子,不光在战场上智计百出,这拿捏起人来,也是颇有手段。
    姜珣连忙拱手:“老将军,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既然沐芸已经在贵府住下,那什么时候安排我去战俘采石场?”
    裴羽道:“殿下放心,明日便会有人联系你。”
    老爷子兴致很高,指了指棋盘:“殿下,不如,咱们再杀两盘?”
    一连三盘,裴羽全胜,但他却一点都不高兴,责怪道:“殿下,今天你的棋艺可是大失水准呐。”
    沐芸住在裴府的日子,是紧张而忙碌的。
    每天上午,裴羽一般要会会客,听管家禀报府里的各项事由。下午,专门安排出一个时辰,给沐芸讲述他老人家的战史。所以,当天晚上和第二天上午,便是沐芸撰写战记的时间。夜深人静,便于思考,沐芸更习惯于晚上撰写初稿,第二天上午再进行修改润色。
    得知沐芸总在挑灯夜战,姜珣更坐不住了,总是想方设法找各种理由前来裴府。一开始,给沐芸带了些新鲜好吃的瓜果零食。结果人家裴老头说,在我这将军府里,什么好吃的东西没有?还用你巴巴的去街上买?你把你自己照顾好就行了。
    姜珣弄了个没趣,只得老老实实地说,他是担心时间长了,沐芸的身体会吃不消,将来无法向沐毅交代。
    裴老头用意味深长的眼光看着姜珣,调侃道:“你再怎么高看沐芸,在你父皇眼里,她也不过是一个婢女。殿下,别用心太过了。”
    姜珣正色道:“老将军,此言差矣,您不觉得沐芸是个宝贝吗?如果不是,您又何必将她请进府里待如上宾?沐芸有才,心地又好,理应高看。”
    姜珣这段话提醒了裴羽,老爷子频频点头:“殿下说的有理。前几日,潘首辅也对沐姑娘赞赏有加。”
    姜珣一下子绷紧了神经,潘宪?在宁国,这位可是被称作当代潘安的人物。据说妻妾成群,是位花花首辅。
    姜珣紧张兮兮地问道:“潘宪?他也到贵府来过?”
    裴羽道:“和殿下一样,常来,只是,碰巧你没有和他遇见过。”
    姜珣下意识地说道:“他怎么能来?”
    裴羽呵呵笑了:“殿下,你这话可就奇怪了。怎么,我这府里,你来得,潘宪便不能来得?别忘了,我们同殿称臣,我和潘宪才是一伙儿的。若不是沐姑娘的那篇文稿,恐怕老夫我至今还不晓得殿下是何许人呢。”
    姜珣自知失言,只得尴尬地一笑。道:“老将军,沐芸撰写文稿时,最喜安静,还是少见外人为好。”
    裴羽道:“这个我是知道的。文人喜静,武人好闹。我不会让人打扰沐姑娘的。潘首辅还不认识沐姑娘,他是借阅了《刍议晋阳之战》文稿后,认为很有价值,才向老夫大大称赞沐姑娘的。”
    哦,如此说来,潘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过沐芸。姜珣稍稍放下心来。那个花花首辅,最好永远不要让沐芸见到。
    没了沐芸在身边,姜珣总是感觉六神无主,他知道,自己必须做些事情,才有可能缓解这种情绪。
    做些什么好呢?既然沐芸在做“以通晓战事来阻止战事”的事,那么,自己干脆在“师宁长技以兴梁”方面下些功夫好了。
    如今的宁国远远强盛于梁国,自己身在宁国,为什么不深入了解一番宁国呢?探究一下宁国的治国之道,或许将来有利于回去后帮助父皇定国安邦。
    有了这个想法,姜珣便从裴羽那里讨要了一张可以进入兰台书院的通行证。兰台书院是宁国的国办书院,里面有宁国最大的藏书楼,由礼部直接主管,每天都有各衙门的官员,以及举人进士,前来阅读。如果你只是个秀才,对不起,没有资格进入,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姜珣来到兰台书院后,有意识地阅览有关宁国治理国政方面的典籍,如《大宁律》《大宁郡县志》《大宁谏书集成》等。细细读来,姜珣获益匪浅。
    为了了解更多,姜珣还主动接近那些宁国官吏、举人进士,开始,宁国人对姜珣这个梁国人质还是有些抵触的,不怎么与之交谈。后来,姜珣想了个办法,以帮助沐芸查找资料为由,让裴羽老将军陪自己来了一趟兰台书院。
    这下好了,大家一看,连裴羽老将军都和这位梁国质子相谈甚欢,便渐渐放松了警惕。慢慢的,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对姜珣很有好感,一个皇子,竟也如此好学,实是难得。只是,他们哪里知道,姜珣每次回去后,都要写下一篇日记,记述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悟。日久天长,竟然收获颇丰。
    转眼快到七夕了,宁国京城官宦人家的贵妇贵女们,每年这个时候,都要举办七夕雅集。已婚的贵妇们,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交流御夫之道。未婚的贵女们,高调亮相,百花争艳,期盼引起未来婆母的注意,谋得一份好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