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还提了另一个请求。
把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均释放为民,听其还乡,早年那些因言事谪戍者照此办理。
朱棣都批准了。
“嗯,皇上圣明。”
张三丰这还是第一次觉得朱棣这个皇帝不赖,真心的夸了一句。
“那不如张真人给个面子,见一见我爹?”
朱高炽是知道张三丰确实有两把刷子的,这会说话也很诚恳的放低了姿态。
替他爹放下高贵的头颅,求一次张三丰赴京应召,不丢人。
“再说。”
张三丰扭脸不应。
他就不信朱棣不知道他在这里,只是碍于张欣在治病,他怕他跑了,才没有杀过来。
从这点上,一个疼爱家中晚辈的长辈,可以加一分!
但不代表他想见。
“我保证我爹不求长生。”
朱高炽加码。
“老了,谁不怕死,你可太高估你爹了!”
张三丰差点就想翻白眼。
“不不不,我不是高估我爹,我家里还有我娘在呢!我爹要是求长生什么的,我娘能把我爹打得满头包!”
朱高炽发自肺腑的觉得徐氏不能让。
“那也再说。灵济宫盖了没?”
张三丰不置可否。
人一老,就怕死,大多数人不能勘破这一关。
道家不也一样在求长生么。
朱高炽的话听听就罢了。
“哪有那么快,这会信可能刚刚到我爹那边。”
朱高炽黑线。
“快着点,想太子妃快点好,就快点盖。宜早不宜迟。”
张三丰再强调了一句。
“好,我在写信催一催。”
朱高炽颔首应下,又看了看张欣的状态,见她没事,就让千尔去搬了个棋盘过来跟张三丰下棋。
张欣只静静看着这俩人。
每盘棋局都是不到一刻钟就结束。
无论朱高炽跟张三丰其实都没有认真在下棋。
因为朱高炽怕张欣睡着,又让千尔把邸报拿出来念给张欣听。
【平江伯陈瑄奏陈时政七事:重国本,择贤能,苏民力,兴学校,整军伍,谨边防。】
【原浙江巡按御史虞谦,擢升大理寺卿,应诏上书言七事。】
千尔还体贴的把虞谦七事的内容都通念了出来。
一,用人。
用得其人则国运兴,不得其人则国运衰。
二,兴学校。
教育的根本在于都师的模范作用,不在于储备而在于得人。
三,端风宪。
都察院是监督纲纪之官,现在专门靠其治狱办案,不是设置此官的本意。
四,广储蓄。
因疆域广大,年年扩土,四处用兵,京营困乏,应事先储备以防万一。
五,惜民力。
畿内百姓,被牧养官马所困扰,应将其分给无马的郡县。
六,通钞法。
钞法大通,国内海外一概用之,时有钞价因地方忽高忽低,户部应规范细则。
七,治奸宄。
畿内百姓中盗贼很多,应将其编为里甲,使其互相察觉。
“这怎么重重复复的,是谁抄了谁的答案不成?”
张三丰第一个皱眉。前后两个七事,说的都是同样的事。
“陈瑄是武将,能写出来,就值得鼓励。说明一直在进取。反而是虞谦透了个巧,把别人想的发挥了一下。我爹怕想臊一臊这些不干活的御史,才特意把两封奏疏放一份邸报里。”
朱高炽很懂他爹。
他不能骂,就让外面的明眼人看完了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