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巨大的围剿
作者:滚动的苦瓜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最新章节     
    耿家,李家跟徐家,都觉得这是一场巨大的围剿。
    从大层面来说,跟历朝历代文官们联合起来对武官们的不遗余力的围剿是一样的。
    往小了说,就是目前朝中文官背后的世家大族对跟着皇祖父把江山打下来的这一群人的围剿。
    类似围剿在唐朝宋朝都发生过。
    开国皇帝武力称帝,其后武官式微,文臣把持朝政,到最后偌大皇朝,轰然倒地。
    明朝前面的元朝差不多也是如此。
    当年先皇就是因为看不惯元末官员的贪墨敛财,朝廷的横征暴敛才奋起反抗的。
    建朝以后先皇就一直防着士族,也打压士族。
    于是明朝的这帮子士族世家比唐宋元那会的阴暗许多,下手也早了很多。
    他们转明为暗,除了在朝廷里慢慢的扩大势力,还把手伸向了后院。
    所以,他们这帮打仗厉害的人到了这会才发现了不对劲。
    一查,才发现整个事情扑朔迷离,一环扣一环。
    这场史无前例的后院围剿。
    可能从建朝初期,先皇确定了前大伯的太子身份那会,他们就开始谋划。
    现在这位新帝朱允炆的娘亲吕氏,被成功送入太子府后,就宣告正式开始。
    吕氏,太常寺卿吕本之女。
    通俗的说,吕氏是文官家的闺女,天然的文官派系。
    吕氏进东宫的时间,没有人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进宫,也没有人知道。
    宫中没有记载,宫外也没有风闻。
    太子已经没了,东宫的人到现在都换了不知道多少波了,到了这会,连一个知情人都没有。
    按朱允炆的岁数推算,吕氏必须是在洪武九年以前进的东宫。
    据说,吕氏进宫以后,太子妃常氏跟她关系很好,东宫后院妻妾和睦。
    太子并不是好色之人,所以东宫后院的女人并不多,除了太子妃,所有女人都没有品级。
    在常氏因难产而死之前,吕氏也仅仅是记录在皇家玉碟上东宫第二子的生母。
    在这里可以推论,太子还比较持正,哪怕吕氏生了孩子,也没有为吕氏请封。
    洪武十年,朱允炆出生。
    洪武十一年,常氏难产,留下刚刚出生的朱允熥薨逝。为了刚刚出生的朱允熥有人悉心抚育,太子本着生不如熟的原则,吕氏成了正经的太子妃,朱允熥被养在了吕氏的膝下。
    洪武十五年,皇太孙朱雄英没了。长兄没了,朱允炆成了皇长孙。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没了。亲爹死了,朱允炆被册封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先皇没了。亲祖父死了,朱允炆承继大统成了新帝。
    这整个事情的发展,耿李徐三家原本觉得,是朱允炆气运逆天,福运滔天。
    但,反过来一琢磨,如果亲哥亲爹亲祖父不死,这皇位跟他没有一文钱的干系。
    作为既得利益者,前面这些人的死,跟他有没有关系?
    就是在这里,耿李徐三家开始有了怀疑。
    但还只是怀疑,真正让他们开始花力气去查是朱允炆继位后的一项最平常不过的举措。
    新帝登基,惯例就是各种封赏,封他爹的,封他娘的,封后宫的,封大臣的。
    可,朱允炆没有封吕氏的娘家!!!因为吕氏没有娘家!!!
    一个皇帝,没有外家?
    这年头,哪怕一个流民,也有祖上三代的记录。
    但吕氏就是没有。
    有迹可循的只有一个吕本,吕氏的亲爹。
    他死在了朱允炆出生那年。
    耿李徐三家挖地三尺的查。
    吕家老宅附近的人家,都没有见过吕氏的娘亲,连吕氏的娘亲姓什么,外祖是哪家都没有人知道。
    所有可查的记录里,吕本没有父母,没有兄弟,没有姐妹,没有儿子,没有妻族,只凭空有吕氏这么一个闺女。
    这里就是第一个大大的疑点——
    吕本,官职不低,也没听说是什么性情中人的评价。无子为什么没有过继族中子弟,还将独女送入太子府做没有名分的妾?
    吕氏的娘是谁?吕本为何没有家人。
    继第一个疑点之后的第二个更大的疑点也出来了——
    早在洪武十二年,太子就把吕氏扶正了,洪武十年出生的朱允炆成了皇长孙。
    吕氏的娘家一跃成为了太子妃的娘家,皇长孙的外家。
    这种无上的荣耀,吕家完全不要?
    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里,吕氏的娘家就像根本不存在一样。
    爹死了,那吕氏的祖父祖母呢,叔伯姑姑呢?
    娘在哪里?外祖父外祖母呢?舅家呢?
    吕本不过就死了两年,这家里的人跟妻族的人就全没了?
    从吕氏扶正到这会朱允炆登基没有任何一个关于吕氏娘家人的记录。
    就着这个疑点,耿李徐三家先把吕本查了个底朝天。
    终于从吕本的出生地——寿州的地方志那里找到了答案。
    这才发现,吕家才是真正的簪缨世家。
    寿州吕家,自宋朝起便世代为官,吕家家族非常的庞大。
    宋末的抗元将领吕文德,吕文焕的后代投降蒙古后成了元朝的显贵一族,世代蒙荫至明初。
    吕本是吕文焕的后代,在明朝建朝前是前元的元帅府都事。
    也就是说吕本,是元朝降臣。
    也就是说,吕本背后其实有一个很庞大的家族。
    细数吕本的升迁履历,耿李徐三家又发现了第三个疑点——
    吕本在洪武元年,是湖广布政使司照磨(正八品),洪武三年升中书省右司郎中(正五品),到了洪武六年,吕本已经升任太常卿(正三品)。
    洪武一朝,无论什么时候,升官都不是件容易得事。
    一般官员的任期都是三年,任期结束后都察院给出考评,一般会留任,优秀升迁,差劲降职。
    升迁不超过两个品级,降职不超过三个品级。
    七年时间,吕本从正八品的小官一直升到了正三品,一次都没降职,这明显就不是一般官员的路数。
    而是破例升迁。
    那么破例升迁的原因呢?
    吕本的履历里没有什么在任职期间的重大功绩,更从来没有人提起过吕本这个人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种非一般的速度,不是朝中有人,不是暗箱操作,压根就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