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仍然非常不服气。
“老杨,你别忽悠咱,市面上没钱了,咱再印大明宝钞就是,咱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他洋洋自得。
杨帆抠抠鼻子。
“陛下圣明,真是个好主意,这样大明就有的是钱了。”
朱元璋一脸傲娇。
咱就是一个大聪明,英明神武。
杨帆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陛下,你知道大明宝钞后来怎样了吗?”
“扔在地上,都不会有人看一眼。”
“那就是一张废纸。”
“这也是我做生意不要大明宝钞的原因。”
朱元璋瞳孔一滞,眉头紧锁,拧成一个川字。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大明宝钞能换银子,能换铜钱,怎么可能会变成废纸?”
杨帆撇撇嘴,“可拉倒吧,朝廷发行宝钞,兑换民间的金银,可交税的时候,朝廷又不认宝钞了,这不是坑人吗?”
“只发不收,肆意掠夺财富的行为,就是耍流氓,比抢劫还令人发指。”
朱元璋的这一败笔,直接透支了国家信用。
大明宝钞甚至比全国养猪的弊端还要大。
“一开始,一贯面值的宝钞能兑换1000文,几年之后,只能兑换250文,再过几年,只能兑换100文,最后,直接成为废纸。”
“即便如此,朝廷还可劲儿滥发,给人发俸禄也是发宝钞。”
“毫不客气地说,陛下只知道宝钞好用,却不知道为什么好用,原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到最后却成了坑人的弊政。”
杨帆说话一点也不给朱元璋留面子,气得朱元璋脸都绿了。
可他转念一想,还真是这样。
最近几年,大明宝钞兑换的铜钱,越来越好了。
一贯好像只能兑换六七百文。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帆正好借这个机会,赚国运值。
“系统,改造朱元璋金融思想,更正大明宝钞弊端,应该也算扶正大明国运吧?”
【当然。】
杨帆心里有数了。
“陛下,大明宝钞的确是个好东西,现在更正错误做法,重回正路,还来得及。”
朱元璋努力平复情绪。
杨帆的话虽然令人反感,但朱元璋又不敢不信。
“你说咱该咋办?”
“第一,立即停止滥发。”
“第二,以国家信用背书,建立准备金制度,宝钞与盐、丝捆绑。”
“第三,朝廷收税,允许用宝钞上交。”
朱元璋对第二条,一头雾水。
“什么是准备金?”
杨帆解释道:“金银有价值,宝钞没有价值,但宝钞与金银绑定,就有了流通价值。”
“但是大明目前金银铜贵金属不足,与盐和丝等实物捆绑,相对合适。”
“等朱樉打下了日本,把金银全部运回大明,再与金银绑定也不迟。”
杨帆话锋一转。
“陛下,财政这块,我是个门外汉,只能跟你说个大概,大明要想建立长久的货币体系,需要很多很多专业人才。”
“我这里有本工具书,是后世智慧的结晶,你可以拿去,培养专门人才。”
杨帆把从系统里兑换的繁体版书籍交给朱元璋。
【国运值+100。】
系统声音响起。
“系统,加的太少了吧?”
【宿主只是暂时改变了朱元璋对大明宝钞的观点,等朱元璋建立起合适的货币体系,国运值也会随之增长。】
“哦。”
朱元璋如获至宝,同时又胆战心惊。
万万没想到,大明宝钞竟然成了坑人的东西。
咱老朱把宝钞想得太简单了。
当老百姓不再信用国家的时候,这个国家离灭亡就就不远了。
还好现在改,还来得及。
临走的时候,朱元璋才想起来,正事还没问呢。
他阴沉着脸,“太子妃来过?”
“来了,问了我两个问题。”
杨帆如实相告。
朱元璋了然。
如果她敢对那个位置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对她对大明,都不是好事。
突然,朱元璋瞳孔猛然一缩,仿佛想到了什么。
按照历史原来的轨迹,先是常氏,后是大孙,再后来是标儿,三人先后死去,然后朱允炆登基。
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