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青接过玉佩,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是长公主对他最后的嘱托和关怀。他跪拜在地,郑重地说道:“臣不敢忘记殿下厚恩,若有朝一日,能得以平安归来,必不负殿下所托。”
第二日,罗青随太子一行启程前往边关。他在马车内,默默地握紧那块玉佩,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感。他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而他与长公主的情感也将在这场风波中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罗青与太子一行跋山涉水,终于抵达边关。一路上,风沙肆虐,天寒地冻,他紧握着长公主赠与的玉佩,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感。每当他疲惫不堪、精神近乎崩溃时,这块玉佩便如同一盏明灯,为他照亮心中的阴霾。
到了边关,战事紧张,罗青虽未曾领军,但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太子的指挥下多次献策,帮助前线的将士们稳住了阵脚。战场上生死未卜,罗青逐渐适应了这种刀尖上的生活,每次回到营帐,他的脑海中总会浮现长公主那双关切的眼眸。他知道,自己不仅要为太子尽忠,也要为那份深藏心底的情感而活下去。
有一晚,罗青独自站在营帐外,望着漫天的星斗,脑中回荡着长公主的叮嘱。他心中愈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对长公主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君臣的界限,那是一种深刻而痛苦的思念。这种思念不仅让他在战场上愈发勇敢,也让他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他清楚,长公主的身份注定了他们的关系不可能有任何结果,这种无法言说的感情只能深埋在心底。
罗青在战场上越发出色的表现逐渐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也引起了皇后的注意。皇后素来对太子的事宜关心备至,得知罗青屡次立功,心中生出几分好奇。战事稍缓后,皇后派人传召罗青入宫,欲与他一叙。罗青接到召见,心中既有几分忐忑,又有些许期待。他知道,皇后素来深沉持重,能够被她召见,意味着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提升,但这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在接见皇后的前一夜,罗青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反复思索皇后召见的原因,以及可能要面对的询问和试探。他隐隐感到,这次召见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嘉奖那么简单,或许皇后已察觉到他与长公主之间的微妙关系。想到这里,他心中一阵寒意涌上,若真是如此,自己该如何应对?罗青按时入宫,被引至皇后寝宫。寝宫内外布置得雅致而庄严,几案上点着檀香,清幽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皇后端坐在绣墩上,目光温和却透着几分深邃,似乎能看透一切。罗青心中暗自警惕,知道今天的一言一行将决定他今后的命运。
“罗青,本宫听闻你在前线屡立战功,特意召你前来,想听听你的见解。”皇后的声音柔和,却不失威严。
罗青心中一凛,躬身施礼道:“臣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实在不敢居功。前线将士英勇奋战,臣只是从旁协助而已。”
皇后微微一笑,继续道:“你能有此谦逊之心,实属难得。宫中常言,你不仅才学出众,还为人谨慎,这也是太子如此信任你的原因吧?”
罗青低头道:“太子殿下仁德宽厚,臣得其赏识,实为荣幸。臣常告诫自己,必须忠心不二,方不负殿下的器重。目光微微转冷,她突然话锋一转,问道:“罗青,你与本宫的妹妹长公主关系如何?”
这一问,令罗青心中骤然一紧。压下心中的慌乱,尽量平静地答道:“回禀皇后,长公主殿下对臣有恩,臣心怀感激,惟恐有所辜负。但臣与长公主殿下之间,始终恪守君臣之礼,”
皇后目光深深凝视着罗青,似乎在审视他话语中的真假。片刻之后,她轻声叹息道:“罗青,你是个聪明人,宫中的风浪不可小觑。长公主自幼在宫中长大,虽有智慧,但毕竟是女子,有时难免感情用事。你身为臣子,应当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切莫因一时之情而误了前程。”
罗青听到这番话,心中如同被重锤击中。他明白,皇后这是在暗示他,若不懂得收敛,后果将不堪设想。他连忙跪下,低头道:“臣谨记皇后教诲,必定恪守本分,不负朝廷重托。”
皇后目光变得柔和了一些,她缓缓起身,走到罗青身旁,轻声说道:“罗青,本宫并不愿见你毁于一时之情。你有大才,也有大志,未来的路很长,切莫因小失大。”
罗青感受到皇后语气中的关切,心中既感激又惶恐。他明白,皇后这是在为他指明方向,同时也在警告他不要越过那条不可逾越的界限。他深深叩首,沉声道:“臣谢皇后教诲,必不敢有违。”
皇后微微颔首,随后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挥手示意道:“好了,你退下吧。记住本宫的话,好自为之。然后缓步退了出去。离开寝宫的那一刻,他只觉得背后已被冷汗浸透,皇后的话语如同警钟,在他脑海中不停回荡。他清楚,自己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尤其是与长公主的关系,必须保持更为明确的距离。
然而,正是因为这次谈话,罗青的心情愈发复杂。每当他想起长公主,他心中那份深藏的感情便如洪水般涌上,让他无法忽视。皇后的警告虽让他感到不安,但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这份感情已经深深扎根在他的心底,难以割舍。
接下来的日子里,罗青表面上依旧一如往常,谨慎行事,忠心效力。但他的内心却愈发痛苦,每次在宫中见到长公主,他都不得不压抑住心中的情感,维持着那份君臣的距离。然而,那双关切的眼眸,那一句句温柔的叮嘱,却时刻在撩动他的心弦,让他无法真正做到心如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