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合理的淘汰机制
作者:HP剩余1   在武侠世界当超人最新章节     
    “还有一个比较奇怪的地方就是,逍遥城内其实并不存在酿酒厂,那些隶属于逍遥城的酿酒厂全部都在城外。”
    “这也算正常吧,毕竟酿酒厂需要的地方不小。”
    “不,不正常。整个逍遥城占地1.7万平方公里以上,容纳三个酿酒厂不是轻轻松松?况且逍遥城第四区太过空旷,我总觉得在第四区还隐藏着某些被我们忽视的东西。”
    “酿酒厂这种比较危险的工厂,不建在核心区也是很正常的。毕竟第四区里容纳了农协和修罗门的总部,以及大量高官、长老们的住宅,他们也不希望这种危险的生产工厂建造在自己家旁边吧。”
    “危险性是存在的,但也要考虑影响范围吧。像第五区那些重工业工厂哪个不危险?为什么还要密集建造形成群落?”
    “那些重工业工厂主要是因为农协需要垄断超凡技术,不得不将所有重工业工厂建造在核心区吧。”
    “酿酒厂就不存在超凡技术了吗?东州的酿酒技术跟大夏其他州的酿酒技术可是存在代差的,否则怎么可能两地居民在酒水方面的消费相差如此之大。”
    “酒水消费相差较大,也有可能是饮食习惯、习武风气、农业......”
    陈曦看着逐渐陷入沉思的王遥笑了笑。
    “已经反应过来了吗?”
    “确实难以理解。东州这个气候又不是很冷,不需要喝酒驱寒。据面宗宗主所说,东州整体的习武意愿也因为修罗门的存在而变得较为狂热。农业就更不支持他们大规模消费酒精饮料了,毕竟东州只是一块岛,连大米都要比大夏内陆贵很多,酒水的溢价也更高。”
    王遥思索着继续说道:“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缺乏娱乐的关系,所以使得大部分没有习武资质的人都喜欢将酒精饮料作为娱乐手段。”
    “有可能。但在这一点上,大夏内陆与东州应该是完全一致的,没理由在酒水消费占比这块拉开巨大差距。”
    “但我们并不知道大夏其他娱乐消费模块的溢价对比,所以我们并不能直接认为酒水溢价高于大夏内陆的东州,其他娱乐活动的性价比跟大夏内陆一致。万一酒水消费已经是东州最划算的娱乐活动了呢?”
    “你指出的这一点就是我现在想要调查的东西。我在今天上午走访时发现,逍遥城的房产溢价过于严重,就算是二手老房子,每平方米的售价都高达四百两左右。”
    “什么?四百两?”
    王遥突然理解了未进城时遇到的那个茶摊摊主看向逍遥城的眼神了。
    那个复杂的眼神中包含的不是单纯的爱恨,而是在思索之后对于逍遥城现状的不满与反思。
    茶摊摊主肯定不是已经化道的仁民会长,不过他一定跟仁民会长或者逍遥城有着很深的关系。
    之前王遥还觉得,面宗跟农协都致力于提高劳动力价值,为什么会存在根本上的“道路不同”。
    现在他算是明白面宗为什么那么近乎“魔怔”地压低商品溢价,稳定商品价格了。
    这都是由于他们看到了农协这个前车之鉴,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才不得不做出如此极端的政策方案。
    斯蒂尔对王遥的惊讶有些不解。
    “四百两很多吗?”
    “是非常多了。刚刚我替你赔付自助餐消失的餐品,老板的报价是一百四十两。”
    “够几百人吃饱的饭菜,居然买不到半平米的住宅?这简直不可思议。”
    王遥也觉得不可思议,但陈曦是不会骗他的,他已经在脑海中默默推演这个离谱房价背后隐藏的经济问题了。
    地球也存在房地产泡沫,但是地球的房地产泡沫是在政策支持下对房屋进行了金融属性的异化。
    逍遥城的住宅可未必是金融属性的异化,也有可能是它作为东州政治权力中心带来的溢价,属于价值观的异化。
    这里所提到的价值观异化可不只是指愚蠢而盲目的土豪,更是指一种普遍存在于低级文明中的风气。
    【山高皇帝远】
    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意思就是,远离中央权力机构的地方权力机构,并不一定会依照中央权力机构的意思去执行中央的政策。
    这就会导致想要获得更公平、更守纪律的生活的人,一股脑地往大城市聚集。
    “更公平”、“更有序”这两个看起来对底层人不怎么重要的东西,恰恰是政治权力中心商品存在稳定溢价的核心因素之一。
    因追求这两个普通人不会去考虑的“奢侈品”而聚集的人,通常都是有钱人,所以会不仅仅会导致普通商品溢价,更是会使得高端商品、高端服务业聚集。
    而这些高端商品和高端服务业,便会作为“配套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进一步提高整个商圈、住宅圈的“基础定价”。
    基础定价不断提高
    商品溢价稳定提高
    这两者相辅相成,最后就会变成核心人才筛选装置,使得东州人才普遍聚集在逍遥城。
    如此一来,精英挤占普通人生存空间、部分核心商品价格飙升,似乎也属于合理的淘汰机制。
    这么说来,那些在逍遥城外务农的农民倒是被王遥小瞧了。
    茶摊老板那个近乎慈善的茶价,使得王遥误判了那些喝茶农民们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他们或许在逍遥城属于底层,但他们在整个东州,似乎也算得上是前百分之五的人上人了。
    不过,王遥小瞧还是不小瞧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苦”的存在。
    农民在逍遥城吃苦可能有很多原因,最核心的原因无非是两点。
    受教育程度太低。
    生活惯性施加的束缚。
    越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越没有自我。他们会追求群体归属感、群体认同感,来弥补自身独立人格的缺失。
    具体表现就是“故土难离”、“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社会风评”、“对自己的信仰一知半解”、“对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人生的追求没有明确的判断”等等。
    “见世面”并不能改变“故土依赖症”,因为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不足以将自己所见所知的信息组成完整的逻辑回路。
    能改变他们的,只有最基础的知识以及部分心理疾病。
    比如很多人觉得,切实的利益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素质。就像《管子·牧民》中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就算让一个人从劳动力价值低的环境生活二十年,再让他去劳动力价值高的环境生活二十年。他也只会改变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并不会改变他缺失独立人格、追求认同感的事实与观念。
    在劳动力价值低的环境里,他可能家里琐事都要亲力亲为,不舍得买吸尘器和洗衣机。
    但是在劳动力价值高的环境里,他认识到自己劳动的真实价值之后,他就会逐渐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去购买洗衣机和吸尘器,降低自己在生活中的工作时间。
    但是对受教育水平低的人来说,环境带来的持续性影响是不会改变的,就算他身边的环境和主流价值观也同时发生了剧变,他也很难改变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
    因为他们没有自己在心境或者说精神方面的思维逻辑,只有在物质方面的对比作为认知逻辑。
    这种人想要改变,那就只能从最基础的知识着手,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教他们理解科学与哲学。
    一味地给他们讲解哲学上的种种思想,只会为他们造就出另一个狂热的精神皈依对象。
    一直讲科学上的种种知识,对他们也是毫无实际价值,只会让他们懈怠。
    对于受过教育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认可教育的实际意义的。
    但是对于没受过教育的人来说,他们认为这些知识并不能帮助他们切实改变现状,他们学了又有什么用呢?
    竭泽而渔、鼠目寸光不外如是。
    他们没有受过教育,自然意识不到教育的必要性,且大多数情况下,教育者也无法反驳他们的观点。
    因为教育很多时候并不能改变现实,只能改变自己。
    现实的改变,则需要人力、物力、财力。
    说是“穷山恶水出刁民”,但是仔细想想,穷山恶水就算出现善民又有谁会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地方经济,把他们解救出来呢?
    在初级文明阶段,几乎所有机构的首要目的都是获取利益。
    除非解救他们能获得利益,否则根本不会有人去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
    一群人数不多,受教育程度在及格线之上的人,他们能有什么利益值得机构专门去解救呢?
    没有。
    既然“善”不能成为被解救的快速通道,无法为自身提供竞争力,那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不懈地传承这个“善”呢?
    更别说这还是理想状态下的推演。
    实际上,那些穷山恶水的刁民们,根本就没有奢望过有人会去拯救他们,也不认为别人会好心过来拯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