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村里的更夫
作者:端木赐一心   重生1978,从邮电维修工开始最新章节     
    见母亲带着鸡蛋和猪肚子出门了,苏臣便将那台古董电报机拿出来研究,白天光线很好,能很好的辨别一些电子元件的型号。
    苏臣小心翼翼的将电报机的外壳拆开,由于散热需要,里面全是灰尘,自己要小心清理,绝不能将零件损坏。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吃午饭时间,此时一家人都回来了,看来自己是要将大桌子让出来,否则就没有地方吃饭了。
    猪头肉的香味已经弥漫开来,馋得一家人直流口水,也许是苏臣过于专注,他并没有闻出红烧猪头肉的香味。
    父亲和两个妹妹一进屋,就闻到了香味,直接来到了灶房,红烧猪头肉的吸引力太大了。
    此时电报机拆得七零八落,一盘散沙,还真不好移走,要是零件丢失,那就不好办了。
    “算了吧,中午就围着锅台吃饭吧,桌子就不用收拾了。”余桂芝开口道。
    这个主意不错,苏臣的眉头舒展开来,这就让自己省了不少事。
    今天余桂芝破天荒的启用了两个锅灶,一只锅煮饭,另一只锅用来烧红烧猪头肉。
    烧猪头肉不能心急,先将猪头肉放入锅中翻炒,出油后加入调料,继续翻炒,直至炒出香味。
    接下来便一次性加足水,大火烧开,开锅后用小火慢烧,收汁后便大功告成,香气扑鼻的红烧猪头肉便可以出锅了。
    余桂芝没有将猪头肉一顿全烧了,她从猪头上割下不少肥肉,腌制起来,日后慢慢吃。
    一家五口人围着锅台大快朵颐,吃得非常开心,田鸡肉虽然味道不错,田鸡除了大腿上的肉多一点外,其他部位的肉并不多,吃起来不是很尽兴。
    只有大口吃肉,才叫过瘾,父亲苏东年今天高兴,拿出平时舍不得喝的地瓜酒,为自己倒了一杯。
    见锅里的猪肉渐渐变少,余桂芝可不干了,好东西不能一顿就吃光,怎得留点下顿吃。
    她拿出一个大碗,装了一碗猪头肉,剩下的就不多了。
    很快锅里仅剩的几块猪头肉也吃完了,只剩下一些油汤。
    这油汤也是好东西,余桂芝往油锅里放了一些米饭,然后用锅铲搅拌,这样拌出来的米饭,味道也是一绝。
    好久没有这么痛快吃饭了,考虑到中午有好菜,余桂芝特地多煮了一些米,没想到根本不够吃,苏臣前几天买的三十多斤米,已经吃差不多了。
    这样吃可不行,还是要吃玉米糊,天天吃大米饭,会把一家人味口吃坏的。
    饭后,苏臣继续干自己的事,他又用了半下午的时间,才将电报机及其零件清理好,接下来便开始测试零件,看有没有已经损坏的电子元件。
    电子元件测试并不复杂,由于数量太多,苏臣一直测试到黄昏,才将所有的零部件测试完毕。
    从情况上来看,大部分电子元件能正常使用,只有少数电子元件因老化无法使用。
    好在冯局长让他带回来一个废旧的收音机主板,这个主板上有不少的电子元件,看看能不能拆下来使用。
    经过一番操作,苏臣在废旧的收音机主板上找到了一些需要的电子元件,所缺的电子元件已经不多了。
    接下来,苏臣要做的就是将不能使用的电子元件替换掉,这些操作将花费大量时间。
    此时苏臣还没有吃晚饭,余桂芝端上几个馒头,作为苏臣的晚餐。
    馒头是用富强粉制作的,又白又大,比用普通小麦粉做出的馒头好吃多了。
    几个馒头几大口就被吃完,此时天已经黑了,苏臣将两个新买的煤油灯点亮,屋里比平时要亮堂不少。
    苏臣拿出了烙铁,直接在油灯的灯罩上加热,准备对电子元件进行焊接。
    苏臣的工作劲头让一家人惊奇不已,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苏臣怎么懂得这么多,也没有见他在什么地方学习过,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在一块小小的主板上焊接电子元件非常不易,如果焊接得不好,就有可能导致短路,将整个主板烧坏。
    苏臣在焊接时,一家人站在旁边,认真的看着,连大气都不敢出。
    焊接时的松香味,弥漫着整个屋子,这种气味虽不好闻,但也不令人生厌。
    七十年代农村,还有打更人,他一出来,说明天已经黑了,可以上床睡觉了。
    打更人一般都是年纪较大的人,他们敲着铜锣,一边走,一边吆喝。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洋火放高,不给娃捞,洋火放矮,就要错拐。”
    “穷灶门,富水缸。”
    “……”
    打更人第二次出来打更时,说明已是晚上九十点钟了,早该上床睡觉了。
    此时一家人哈欠连天,没有熬夜习惯的他们,已经坚持不住了,纷纷上床睡觉。
    一个小时之后,所有的电子元件焊接完成,虽然还缺两个重要的电子元件,但不影响对电报机进行测试。
    此时已是夜里十一点钟,苏臣将从县局时带回的蓄电池拿了出来,将电路连接好,便开机测试。
    随着电源的开启,机器发出了“嘀嘀”声,电报机指示灯亮了起来。
    电报机能够启动,让苏臣兴奋不已,成就感立即爆棚,不过他心里清楚,启动成功不能代表电报机能正常工作。
    接下来,苏臣便开始一系列的测试,“嘀嘀”声不断响起,声音虽然不大,但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非常清晰。
    此时苏臣已进入忘我的工作状态,在苏臣看来,“嘀嘀”声响是绝美的音符,悦耳动听。
    农村的房子,并不隔音,虽然“嘀嘀”声响传播得不远,但在房屋的外面,还是听得非常清晰。
    此时更夫第三次出来打更,他一边敲锣,一边吆喝,尽量将声音压低一些,不想将熟睡的人吵醒。
    当更夫走到苏臣家的附近时,一阵阵清脆的“嘀嘀”声引起了他的注意,这里什么声音,怎么这么熟悉,便开始寻找声音的来源,想看看这声音来自哪里。
    很快,更夫来到苏臣的门前,他仔细听了一下,原来这声音来自苏臣家。
    这是什么声音,屋里人在什么,他想弄个明白。
    终于他想了起来,他看过电影,电影中有特务发报的情景,发报机发出的声音就是这样。
    想到这里,更夫一下子紧张起来,有人在发报,难道屋里有特务,想到这里,更夫开始有点哆嗦,手脚开始不听使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