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时不我待
作者:三七二十   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最新章节     
    听闻师资力量短缺,朱琳泽目光投向徐铭轩:
    “对这个问题,你如何看待?”
    徐铭轩露出灿烂的笑容,接话道:
    “陛下尝言,知识源自实践,亦归于实践。微臣以为,后续后备干部的培养模式,当略作变更。”
    二周相视一眼,都露出困惑之色,此时就听徐铭轩缓缓解释:
    “现今四期培训已有六百学子通过考核,入新官试用阶段。
    何不引入师徒制,令已毕业的新任官员各携五徒历练。
    最终,历练之结果既纳入官员考核,也可作遴选新生入培训班之标准。”
    黄道周双目一亮,欣然赞道:
    “如此甚善,先试炼而后学习再试用,如此不仅可缓解培训班之压力,亦能更进一步提升新官员之选拔质量。
    徐大人实乃智谋过人,下官钦佩。”
    “黄大人过奖了,在西明军中,向来都是以老兵带新兵的方式培养士卒。
    士卒于战斗中成长,官员在历练中学习,此乃常理。”徐铭轩面色沉稳,摆了摆手。
    “徐大人所言甚是,然下官仍有忧虑。”刘宗周缓缓摇头,苦笑道:
    “陛下每次行事皆惊天动地,且不论其他,两月前外出一趟,便兵不血刃地拿下整个福建行省。
    若陛下多外出几次,恐大明江山便可一统。届时,举国上下数百万学子与旧臣当如何改造,实需提前筹谋。”
    朱琳泽端起茶盏呷了口茶,才缓缓说道:
    “据情报,后金已经派遣多尔衮和岳托出征蒙古察哈尔部,一旦他们拿下整个漠南,估计下一个对象就是朝鲜国。
    待这两处地方被其收入囊中,后金国的矛头就会指向东明。
    朕自然不允许后金的铁蹄踏入关内,但与后金开战之前,朕需要一统大明的江山,稳定内部的朝局。”
    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惊愕之色,黄道周按捺不住,追问:
    “陛下,依您之见,尚需多久?”
    “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后金必能完成蒙古与朝鲜国之统一,届时皇太极将率三国之兵力全力南侵。”朱琳泽神情肃穆,语气坚定异常。
    “半年!”黄道周身躯一震,心脏仿若被重锤敲击,直至他瞥见朱琳泽那沉稳如山的神色,方始稍稍心安,抱拳施礼:
    “若能拯中原百姓于危难,微臣愿肝脑涂地,虽万死亦无悔。”
    刘宗周也神情肃穆地表态:
    “只要陛下不嫌弃微臣老迈,臣亦愿为陛下尽忠。”
    “肝脑涂地严重了,可时不我待,辛劳在所难免。”朱琳泽摆了摆手,继而语调沉稳地说道:
    “现今局势危急,我等必须竭尽全力,故而接下来这培训班的开办不但不可松弛,尚需更进一步强化。
    此外,对于蕺山先生,除了负责管理教学之外,朕还期望你能协助整理出成体系的教材并创办一份日报。
    至于石斋先生,在选拔和招揽人才之余,还需为朕筹谋,倘若平定中原,这朝廷的架构应当如何构建。”
    “教材梳理之事微臣已在原有的培训大纲基础上着手细化,各个研究所的先生对此亦鼎力支持。只是这日报,陛下所指是……”刘宗周恭敬请教。
    朱琳泽取出几份杂质和报纸递了过去,详细解释道:
    “如今的西方报刊杂志业已相当发达,这对于传递正向信息和启发民智有非常大的作用。
    在中原,虽然唐宋时期邸报制度已经相当成熟,但宣传的范围只限于官员,而宣传的内容也只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这极大限制了报纸应该发挥的作用和价值。
    如今我西明虽有《皇家军报》、《科学》、《商业周刊》这三份报刊杂志,但是面向全民的日报却是没有。”
    略一思量,刘宗周颔首:
    “陛下之良苦用心,微臣已然明了,还望陛下赐下报名。”
    徐铭轩心思敏捷,朱琳泽一提,他便知晓其意,赶忙接过话头:
    “陛下,此报纸不妨名为《翰林院日报》,以新任官员之视角,反映我西明日新月异之变化,也可成为官员信息交流之场所与百姓获知朝廷信息之来源。”
    朱琳泽微微颔首:
    “可以,不过报纸面向全民,这民生百态、社会新闻、招工信息、劳模事迹之传播,亦不可缺。
    另外,也要接受百姓的投稿,接受他们的监督,把他们的意见甚至是批评都刊登出来。”
    “为民办报,以民生百态衡官员政绩与朝廷策略之成败,陛下大善!”刘宗周感慨万千,起身一拜。
    见话题告一段落,黄道周接话建议道:
    “陛下,欲速建新朝之架构,微臣特荐三人。
    其一乃孙承宗。此人忧国恤民,具旷世之才,昔为天启、崇祯二帝之帝师,大凌河之役后遭劾归隐,现闲居于老家保定府。
    其二为钱龙锡。钱龙锡之能,在于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处事公允。
    崇祯初年,其任内阁次辅,魏忠贤逆案多由其主持。
    数年前,因袁崇焕案受牵连,被判死罪,幸得微臣上疏,方免死罪,然至今仍系刑部大牢。
    最后一位名范景文,现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官拜兵部尚书。
    此人素以廉洁着称,百姓誉其为‘不受嘱,不受馈’之‘二不尚书’,与微臣亦有交情。”
    对于黄道周提到的前两位,朱琳泽并不感到意外。
    虽然孙承宗年事已高,可人的名树的影,若是可以得到他的支持,无论是逼崇祯退位,还是震慑朝臣,收服辽东系武将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钱龙锡性格刚正不阿,和袁崇焕关系莫逆,又有内阁和吏部的为官多年的经验,用他来整顿吏治才好不过。
    至于南京,朱琳泽一直非常关注,两月前他已经安排了两支情报小队潜入了应天府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其中就有官员的背景调查。
    对于知道的事情,朱琳泽并未多说,而是进一步探寻道:
    “孙、钱二人的情况,朕已有所了解。那范景文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让幼玄如此推崇?”
    黄道周轻吐一口气,尽显无奈之色:
    “微臣举荐范景文,实乃迫不得已。
    崇祯皇帝生性多疑,又有周延儒与温体仁二奸贼多年把控朝政,致使北都稍有正义感的贤臣皆已遭排挤。
    南京作为留都,六部、都察院、翰林院等机构完备。
    若陛下欲迅速构建一套新的班底,以入主北都并掌控各衙署之权柄,当以留都之衙署机构为基础,加以扩充为宜。
    而在南京,有能力、具威望,可收服六部者,唯都察院右都御史范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