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无需忧虑
作者:森海如烟   重生为北汉燕王最新章节     
    被选中的一万五千扶余勇士,敖烈再行分割,一半随其北上征讨鲜卑,另一半则留守扶余,协同魏延及五千高句丽武士共同戍卫这片土地。
    敖烈确信,扶余人已被其震慑,断无反叛之意,而高句丽人感念敖烈之恩,更无背叛之由,加之魏延的威慑力,扶余将成为敖烈北伐的重要屏障与后勤补给线。
    那一夜,敖烈驻足扶余,私下告知魏延,扶余郡内藏有一处巨大油脉,若开采炼制火器,必将大幅提升幽并联军的战斗力。
    为此,敖烈反复叮咛魏延务必严加守护扶余,不容有任何闪失。
    魏延虽不明油脉为何物,但他明白敖烈此举乃对其高度信赖,感激之余,他拍胸脯保证,定不让扶余出现丝毫差池。
    随后,敖烈取出一幅临时绘制的地图,标注油脉所在的大致方位,嘱咐魏延转交即将赴任的陈群,务必做好保密工作,并分批次妥善迁移油脉附近居民至他处安居。
    一切安排妥当后,次日清晨,敖烈率领五千血煞军及七千扶余勇士,再度踏上征程,朝西北方向挺进,预备与赵子龙所部会合。
    郭嘉淡然一笑,宽慰着曹孟德:“盟主无需忧虑。
    北方战局短则三载,长则五年,难以平息,袁绍暗地里屡屡对敖烈施以毒手,此二人之争斗已成必然。
    袁绍之军犹如我军北面的一道坚实屏障,抵御敖烈之锋芒,盟主大可安心。
    另方面,袁术盘踞淮南,据守扬州,恰好替我军挡下了胸怀壮志的孙坚,故我军宜从容筹谋,择机而动。
    暂且休养生息一年半载,收揽兖州军民心,亦不失为明智之举。”
    曹操朗声笑道:“奉孝所言,深合孤之意。
    豫州刺史孔伷,庸碌之辈,豫州早晚皆入孤之囊中,不必急于一时。
    然而,整顿兖州之事确乃当务之急,还望诸位费心尽力。
    此外,孤闻兖州豪杰众多,切勿让英雄豪杰埋没于草莽之中。
    仲德,你稍后代孤拟一份告示,广纳天下英才,赴州牧府效力。”
    荀攸突然起身言道:“盟主,提及豪杰,攸想起了一个人。
    此人深受攸之侄文若赞誉,乃颍川知名士人,名为戏忠,字志才,与奉孝同乡,想来奉孝对其亦有所闻。”
    “没错,戏志才饱读诗书,实乃难得之才,盟主应早日将其纳入麾下。”郭嘉点头附和。
    见荀攸、郭嘉乃至敖烈帐下的荀彧均对戏忠推崇备至,曹操便断定戏忠必为贤良之才。
    曹操素来重用人才,当下即决定次日携郭嘉一同前往拜会戏忠,将此人招致麾下。
    一番商议过后,曹操将眼前事务一一妥善安排,分派给众人执行。
    待众人领命离去,厅内仅剩曹操一人时,他伸出手,缓缓抚摩着座椅扶手,品味着手中握有的权柄带来的滋味。
    初掌兖州牧一个月的曹操,内心充满得意,同时也滋生出更为强烈的欲望,他对仅拥有一州之地已不再满足。
    抚摸着座椅扶手,曹操的目光投向南方,脸上浮现出无尽遐思,低声自语道:“豫州府中的座椅,不知与兖州相比,哪一个更为舒适呢?”
    次日,在郭嘉陪同下,曹操携带厚礼亲自登门拜访戏忠,并与其进行了长达两个时辰的深入交谈。
    无人知晓他们谈论何事,即便是郭嘉,也被拒之门外,未能聆听两人对话。
    但所有人都察觉到,自那次会谈之后,曹操身上似乎增添了几份新的气象。
    智者郭嘉敏锐地感觉到,曹操的雄心壮志,虽微弱但却在持续增长。
    虽然这种增长并不显着,但郭嘉坚信,随着权力与地位不断提升,曹操终有一日会萌生问鼎天下的野心与抱负。
    不论曹操是忠于汉室的忠臣,抑或是图谋割据一方的枭雄,对于出身寒门的士子如郭嘉而言,这些都不重要。
    对他们来说,跟随曹操,意味着有机会经历无数惊心动魄的历练,这才是他们最为珍视的。
    因为曹操为他们提供了展现抱负的舞台,使他们得以摆脱士族长期的压制,充分展示自身的才华。
    郭嘉与戏忠便是其中尤为杰出的两位,自曹操登门拜访之日起,他们的命运便与曹操紧密相连。
    随着曹操发布的征召令,大批兖州境内的寒门士子闻风而来,纷纷投奔曹操。
    与幽、并二州情形迥异,幽并地处边陲,在敖烈上任前,常遭异族侵扰,故许多大家族迁往冀州或更南的中原地带。
    先前敖烈也曾发布招贤令,但成效远不及兖州,究其原因,一则幽并地区人才不及中原富饶,再则当地并无士族压迫,寒门子弟不愿出仕为官,直至敖烈设立燕京学府,局面方有所改观。
    相较之下,兖州地处中原,物产丰饶,经济繁荣,成为大家族安居乐业的理想之地,人口稠密,但地域狭小,肥沃的土地大多被士族垄断,官职任命亦由当地士族一手操控,使得寒门士子备受压迫,纵有旷世之才,也无法跨越士族的桎梏,享受高官厚禄的生活。
    然而,曹操的征召令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众多寒门士子的前程,加之郭嘉与戏忠的成功案例,激励着诸多自认为有才之士,纷纷毛遂自荐,渴望得到曹操的认可,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更有甚者,不少豫州人士也闻讯赶来一展身手。
    除了寒门士子外,还有不少名望之士慕名投奔曹操,使得兖州州牧府门前呈现人潮汹涌的壮观景象。
    当然,并非所有登门自荐者都能被曹操接纳。
    曹操一方面让郭嘉与戏忠亲身示范,另一方面赋予他们选拔人才的重任,录用与否全凭二人决断。
    此举既赢得郭嘉与戏忠衷心的感激,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卖力,又能在大量寒门士子中筛选出佼佼者,实现优胜劣汰,确保不会让那些滥竽充数之徒混入麾下。
    对于胸怀大志的曹操而言,他需要的是真正的栋梁之材,而非南郭先生般的虚有其表之人。
    诸多才俊之士深得郭嘉与戏忠的赏识,二人遂将这批人引荐至曹孟德麾下。
    曹操察其各有所长,便依其专长逐一安置于适宜的职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