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的风波最终冲破了那道宫墙,东京城里的老百姓炸了锅了,本来日子就过得苦,现在还要拿这么多钱去给金人,老百姓可管不了这么多,自家的钱就是埋猪圈里也是自己家的。
所以后世考古宋代的铜板都是一吨吨的挖出来,第二天街头巷尾就听到了议论声,连着买菜回来的春三娘都知道了,西门官人在里面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这和自己将高衙内搞倒的手段不能说一样,简直是如出一辙。
难怪那天赵璎珞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切....还不是学我的办法,该说不说这茶还真好喝,西门官人溪流一口美美的赞叹了一句。
“关胜,你去街口的墙根下面随便拉一个二流子叫他,就说让他们老大来这个院子,我有话要和他说!”
关胜现在越发看不懂西门官人了,但是既然大当家的安排他也就照办了,果然在墙根处看见两个街溜子在那里扯闲篇,奉行能动手就别吵吵的原则,关胜一手提起小混混说道:“我家老大叫你家老大过来训话,立刻、马上!”
不多时西门官人在客厅见到了小六子,小六子点头哈腰的说道:“西门当家的你有事找我?”
西门官人也是好久没见到小六子了,这家伙现在当老大了,身上也肥硕了不少,看来日子过得不错。
西门官人啧啧道:“你小子现在日子舒服了,手上的功夫还能使出几分,你的老大时迁可是回京城了,这几天在军营里交接,到时他回来你这里,你这般样子少不得会被他调教一番!”
听到时迁要来,小六子很高兴但是说到要来调教自己,又像是泄气的皮球耷拉个脸。
西门官人再次问道:“说正事,你有听见到朝廷的风声没有,关于进贡的事!”
小六子立刻说道:“有!很突然!好像有人刻意为之,我正想着要不要向军营那边汇报呢?”
西门官人道:“你不要管谁人散布的,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也加入进去,你在家一条就说朝廷没钱了,要拿东京城里的良家女子去送给金人来抵账,在说一些金人是如何残害女人的事情,说得越惨越好,你知道怎么办了吧?”
小六子呵呵笑道:“明白!这事情我们之前都做过一次了,现在轻车熟路了,我保证不出三日就连东京城里90岁的老家伙也知道这件事。”
西门官人安排好事情后,又在春三娘的挽留下住了一个晚上,分别的夜总是那般激情,春三娘不愧是个樊楼以前的花魁,业务水平专业,这一晚上西门官人一次次被她的柔情送上云之巅,坐在马车里的西门官人还在回味着。
这次舆论的子弹才飞了三天,京城已经被这次的舆论弄得像是烧开的水一般沸腾!
京城的沸腾之势愈演愈烈,百姓们群情激愤,对朝廷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
本来说要送公主去抵债大家其实不甚在意,大不了就是心里不舒服觉得憋屈,现在一个公主不够要霍霍自己闺女了,这谁能忍得了,金人是人吗?那是地狱里出来的夜叉,自家白净的姑娘送给他们还有活路吗?大街小巷中,人们议论纷纷,指责朝廷的软弱和不作为。
而此时的朝堂之上,大臣们也陷入了慌乱之中。他们深知百姓的愤怒不可小觑,若不妥善处理,恐会引发更大的动荡。皇帝听闻此事,龙颜大怒。
宋徽宗爱惜面皮,一个卖女求荣的帽子是结结实实的扣在了他的头上,本来扣就扣了,但是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愤怒的宋徽宗大堂内咆哮道:“到底是谁传出去的,我大宋的朝堂就这么不堪,一点秘密也没有吗,给我查将那人给我找出来,朕一定要杀了他,没他家满门!”
与宋徽宗的暴怒不一样,西门官人则躲在德胜军营暗中观察着局势的发展,心中暗自得意。
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看朝廷如何应对了,宋徽宗会不会冒着东京城里群众的公愤一意孤行,还是收回成命。
小六子继续在民间煽动着舆论,将事情越闹越大。朝廷也展开了舆论攻势,找了一些所谓的有识之士开始站出来,呼吁百姓保持冷静,不要被谣言所误导,这和后世招网红出来给自己站台一样。
但此时的百姓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哪里还听得进去这些话。朝廷想压下来这舆论不成,反而引起了百姓更大的不满。
在这混乱之际,赵璎珞也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她开始怀疑这一切都是西门官人在背后搞鬼,但又没有确凿的证据。
不过事情还是向自己想的方面进展,只是这场风波比之自己的设想大了许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城的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而西门官人则坐在自己的府邸中,悠然地喝着茶,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朝堂中高俅进言道:“陛下,现在东京城百姓已经有要暴乱的趋势,我提议将城外的禁军调拨一些进来保卫皇城!”
对于自身的安危宋徽宗是很是在意的,急忙同意并让高俅尽快为之。
蔡京觐见道:“陛下现在我们也需要给金人岁供了,今年这个带队的人选还没有确定下来,还请陛下定夺!”
宋徽宗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说道:“岁供之事不可耽误,这带队之人须得谨慎挑选。”
以前岁供这事就不是什么好差事,现在没钱给人送礼就更加没人愿意接了。众大臣面面相觑,一时无人敢应。
此时,京城的局势愈发紧张。百姓们的愤怒情绪不断高涨,街道上弥漫着不安的气氛。小六子依旧在民间不遗余力地煽动舆论,百姓们对朝廷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与此同时,西门官人在府邸中继续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他深知这场风暴还未达到高潮。
高俅调遣禁军进入京城,引起了百姓们的恐慌。他们误以为朝廷要镇压他们,反抗情绪更加激烈。蔡京为了挑选随供带队之人,也是绞尽脑汁。
在这混乱的局势中,各方势力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盘算着。而宋徽宗则在龙椅上坐立不安,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再一次的朝会上,高俅上前进言道:“陛下臣推举一人为这次岁供的使团长!”
焦头烂额的宋徽宗无力的问道:“你推荐何人?”
“武德大夫西门庆,此人有勇有谋必定能完成这件事情!”高俅应和道。
高俅的冲锋号已吹响,秦桧立马跟上附和道:“西门大人确实是最佳人选,我附议太尉大人的举荐!”
“臣附议!”
......
不多时朝堂一大半人都举荐西门官人,这也算是这么多年来朝堂最意见统一的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