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新郑城下
作者:铜雀宫的赤座明   秦二世穿越到了时空隧道最新章节     
    新郑城下,灵火炽烈,战云密布。
    嬴高执掌兵符,战争犹如天雷轰鸣,为保郑国遗民,秦国与韩国结下深仇,此乃一敌六之局,旷日持久。
    世人皆以为,此战不过虚张声势,稍加周旋即能化险为夷,然而他们误解了。
    嬴高素来嗜战如狂,此刻麾下四十万修士大军,更有王翦、恒乾等强者辅佐,他已萌生灭国之志。
    “公子,三军气势如虹,攻城之能,势不可挡!”王虎疾步上前,对嬴高禀告,眼中闪烁着炽热与疯狂,局势演变至此,他窥见一丝逆转的可能,一缕生机。
    四十万修士踏入韩境,其余将领抵御诸国,嬴高亲率中军直指新郑,灭国之愿愈发明朗。
    “嗯。”
    嬴高微微颔首,神情庄重,他对这场战事并无过多奢求,唯愿逼迫韩王交出郑国遗民。
    若有机会,他并不排斥亲手覆灭对方。
    灭国之功,足以让他封侯拜相。
    “此战只为解救郑国遗民,灭韩之举,恐令其余诸国疯狂,对大秦发起反攻……”
    眼眸深邃,嬴高对当前形势洞若观火,心境更加冷静。
    他深知,开启国战,必须得秦王点头,否则便是对王权的挑衅,届时,即便是他,也难逃厄运。
    ……
    攻势愈发凌厉,韩国已无力抵挡,胜负已定,韩国灭亡,似是板上钉钉。
    “国相,如此下去,国都失守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失守,大秦的野心恐怕不止于此。”
    大将军目光炯炯,望向冲锋的秦军:“国相还是劝劝大王,据最新情报,诸国联军已被我秦军逐一拦截。”
    “就算我军战至最后一人,新郑沦陷,援军恐怕也不会到来!”
    “唉!”
    张平闻言,心中无奈,韩王太过傲慢,如今的秦国,已非韩国所能挑衅。
    “大将军继续坚守,老夫去探查究竟,结果如何,我无法保证……”
    “有劳了!”
    大将军明白,若韩王不妥协,新郑今日必遭秦军攻克,甚至韩国也将因此亡国。
    “杀!”
    ……
    轿撵之上,嬴高注视着秦军修士奋不顾身的冲锋,刀光剑影,飞箭如雨,生命在战场上消逝。
    战争的残酷,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嬴高眼前。
    “中军司马,令旗传达:全军总攻,半个时辰内,夺取新郑,本将要看到蛟龙吞天旗矗立新郑城头。”
    “遵命。”
    中军司马应声点头,挥动令旗,高呼:“将军有令:令旗传达,全军总攻,半个时辰内,插旗新郑。”
    “杀……”
    ……
    喊杀声震天,新郑城头化作修罗场,尸骸遍野,血腥味弥漫,将大地染成殷红。
    “铁鹰,传令王虎,扛令旗引领全军!”
    半晌后,嬴高再次下达军令。
    “遵命。”
    ……
    令旗前导,三军齐动,浩浩荡荡的修士大军扑向新郑,此刻,他们眼中只有杀伐。
    ……
    “将军,我军已攻破新郑,正与新郑残部对峙于王城之内。”
    嬴高闻言,眸中闪过杀意,挥手道:“备好烈焰油,今日便要送韩王归西。”
    “遵命。”
    ……
    “公子,我王愿送郑国遗民入秦,韩秦两国就此罢兵如何?”张平面色凝重,他自然明白嬴高火烧王宫的意图。
    至此,他才知,嬴高比秦王更为狠辣,更为决绝。
    行事无所顾忌,出手只为消灭敌人。
    嬴高瞥了张平一眼,点头道:“本将可给国相颜面,郑国遗民送至我军,同时赔偿我军开拔费用,割让所占之城。”
    “否则,今日公子便灭了韩国!”
    “公子,新郑乃我国都,断不可割让,请公子另提要求!”张平满脸屈辱,割让国都,他无法承受其责。
    “国相,你去与韩王商议,告诉他,想活命,唯有此法,其实本将更愿你们拒绝。”
    嬴高看向张平,一字一顿:“我大秦以武立国,军功才是立足之本。”
    “本将横扫九原,有开疆拓土之功,若再灭韩国,或许可封侯矣!”
    ……
    此言虽淡,张平却听出了杀机。
    作为秦国公子,嬴高并不愿韩国割地,相比开疆扩土,灭国战功更为重要。
    尤其对现在的嬴高而言。
    见张平犹豫不决,嬴高冷笑:“即使不割让新郑,韩王还敢以新郑为都吗?”
    一旦割让秦军占领之地,新郑将完全暴露在秦军兵锋之下,韩王纵有百般胆量,也不敢。
    念头纷飞,张平心中沉重:“请公子给老夫一些时间,进王宫与大王商议。”
    “好!”
    嬴高点头,一字一顿:“记住了,你只有一个时辰,到时候,本将下令封锁王城入口,以烈焰油焚毁。”
    “告诉韩王,嬴高的耐心有限——!”
    ……
    “公子,如今我军已攻破韩国国都,只需一声令下,灭韩只是时间问题,何故给韩王生机?”
    嬴高瞥了王虎一眼,语气幽幽:“此刻非灭国之时,秦国尚未做好准备,贸然灭国并非明智之举。”
    “我都能拿下新郑,难道你认为王翦等人做不到?我大秦真灭不了韩国?”
    “非也!”
    “如今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朝廷未做充分准备,绝不可轻启灭国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