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主持成渠放水,乃水工最大的荣耀
作者:铜雀宫的赤座明   秦二世穿越到了时空隧道最新章节     
    “陛下,渭水灵兵营之事,乃微臣失察所致……”郑国深知嬴政此举必与渭水灵兵营有关,目光一闪,连忙朝向嬴政,开口道。
    “非你之过!”
    嬴政摇头,道:“引泾仙法,乃是旷世伟业,无人能免疏漏。”
    此情此景,令嬴高等人无不震撼。
    同时,山丘之上的众人也感知到秦王政的到来,瞬息间,整片山丘陷入静谧,仿佛被永恒的静止所笼罩。
    画面静止,众人目光齐齐投向嬴政。此刻,嬴政忽然深向万民百姓鞠躬,然后默默走向刻石之地。
    长剑割破手掌,鲜红的血液浸润三十六块刻石,每一块都流淌着血色,血红的刻石在烈日下显得惊心动魄。
    王血祭石!
    山丘之上,无尽的百姓眼中瞬间泛起泪光。
    “大秦永存,陛下永寿……”
    震天的口号响彻,威势撼动九天,此刻,民心与君意共鸣。
    ……
    嬴高突然拔剑高举:“铁鹰令下:血祭刻石,魂归故土!”
    “遵命。”
    ……
    当嬴高等人逐一血祭刻石,嬴政仰首望天,长啸:“泾水锐士,频山为圣!守护河渠,富饶我大秦!”
    “泾水锐士,频山为圣!守护河渠,富饶我大秦!”
    “泾水锐士,频山为圣!守护河渠,富饶我大秦!”
    “泾水锐士,频山为圣!守护河渠,富饶我大秦!”
    ……
    万千百姓随之欢呼,巨响回荡四野,声浪滔滔,整座频山仿佛在千万人之中颤抖。
    这一幕,让嬴高热泪盈眶。
    这是个充满奇迹的时代,老秦人质朴刚毅,他们心无杂念,只求国富民强,只求生存下去。
    六百年奋斗,铸就了老秦人强烈的家国情怀,此刻的爆发正是如此。
    ……
    “父王,我们该启程了!”
    看了看嬴政,嬴高劝说道:“如今民众归乡,河渠令与河渠丞也应筹备引水大典了。”
    “嗯!”
    嬴政点头,目光炯炯:“李斯,郑国,引水大典准备得如何了?”
    ……
    听闻此言,郑国与李斯交换眼神,随后郑国豪情万丈,答道:“陛下,引水大典已准备就绪。”
    “具体日期定在夏种之前,再过五日即可举行引水大典!”
    此日期经过阴阳家推算,为大吉之日,且临近夏种,对大秦只有益无害。
    “甚好,引水大典后,泾水奔腾,可灌溉八百里秦川,正合农耕之时!”
    嬴政对此日期也甚是满意,错过夏种,便错过无数粮食,无数人将面临饥饿。
    念头转动,嬴政道:“引水大典的筹备必须跟上,到时候孤亲临现场——!”
    “遵命。”
    站在嬴政身后,嬴高能感受到他的激动与自豪,如此千古仅有的宏大工程,足以媲美李冰的都江堰。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的引泾工程一旦引水,必将泽被万世,八百里秦川自此将成为肥沃的良田,成为天然的粮仓。
    正如当年都江堰之后,蜀郡成为大秦的粮仓,两者异曲同工。
    如今的大秦既有巴蜀,又有秦川,这让嬴政的底气愈发坚定。
    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只要大秦粮仓充足,无论丰年歉收,大秦锐士都能随时出击,席卷天下,成就无上霸业。
    ……
    “高,你认为这引泾工程能否流传后世?”如今在孤口府中,望着万里江山,嬴政感慨道。
    “必然能!”
    嬴高目光炽热:“惠及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生灵,这样的神迹自会流传后世!”
    “陛下,河渠已成,请陛下赐名,载入国史,流传后世!”见嬴高如此说,李斯连忙趁机进言。
    “干渠命名?”
    嬴政在府中踱步,思绪万千,但当他即将出口的瞬间,瞥见郑国苍老的面庞,心中一震。
    他清楚,郑国虽是水利工匠,但年纪并不比李斯大多少,此刻的郑国却仿佛比李斯年长一辈。
    念及此,嬴政明白郑国为这条河渠几乎付出生命,嘴角微动,道:
    “就命名为郑国渠!”
    郑国渠!
    此河渠自郑国入秦为监工,自秦王政元年开建,已过去十年。
    数不尽的人在这条河渠辛勤劳作,前仆后继,奋斗十年,只为让泾河水流向洛水,滋润灌溉八百里秦川。
    据不知名统计,郑国渠沿泾河北岸,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全长三百余里,灌溉面积达四万顷之巨。
    正因郑国渠的建成,自此以后,大秦粮草无忧,大秦锐士得以浩荡东征,始皇帝方能建立赫赫伟业。
    可以说,始皇帝能建立巍峨帝业,郑国的功绩不可磨灭。
    因此,当嬴政下令命名为郑国渠时,李斯等人一愣,郑国在愣怔后狂喜不已。
    得名郑国渠,意味着千秋万代后,史书上皆有郑国之名,这是名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