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秦之中,从无法不责众
作者:铜雀宫的赤座明   秦二世穿越到了时空隧道最新章节     
    前世已成为过往,如今,嬴高需为这一世而奋斗,强盛的秦国,便是他一生的宿命。
    一夜无言,嬴高渐渐入睡,眼角却有泪痕。
    ……
    “驾!”
    会合纨绔子弟,嬴高带领十名铁鹰剑士,以及五百亲卫,赶往三川郡。
    作为秦国公子,唯一的优待便是多了五百亲卫,至于十大铁鹰剑士,这是秦王政特别的宠爱。
    毕竟铁鹰剑士身份特殊,伴随在嬴高身旁,任何人都要忌惮三分。
    秦国储君与秦国公子,两者截然不同。
    “唏律律……”
    马车疾驰而出,一行人浩浩荡荡驶向大道,此刻贯穿中原大地的驰道尚未修建,路况不佳。
    因此,嬴高一行人的行进速度并不快。
    ……
    “遵命。”
    ……
    命令下达后,嬴高转向众人,低声道:“自此刻起,各自恪守职责,先一步踏入洛阳,接管各自领域。”
    “遵命。”
    ……
    “公子,就这样放任这些人进入洛阳,恐怕不太妥当吧?”
    王虎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他深知并非所有人皆有嬴高考量之深,此时的洛阳,正是局势最为错综复杂之际。
    文信侯之事犹如风暴,尚未平息,此刻一群纨绔子弟闯入洛阳,恐怕局势将更为恶化。
    “呵呵……”
    轻笑一声,嬴高目光深邃:“王虎,这些人皆是秦国勋贵之后,或许才华并不出众,只是资质中等而已。”
    “但他们每一个人背后,都站立着一位秦国勋贵,单个或许微不足道,但汇聚一处,足以翻江倒海。”
    “洛阳之中能搅动风云的人物,必定是智谋超群之人,他们应当明白,这些纨绔子弟就如同一把双刃剑。”
    说到此处,嬴高嘴角的笑容愈发阴险:“此刻他们奉旨入洛阳,那些欲对付我的人,必会先拿这些人开刀。”
    “如此一来,我们才能更为安全。在王离率大军抵达之前,不可踏入洛阳一步。”
    “遵命。”
    此刻,王虎也感惊讶,未曾料到,就连进城顺序也被嬴高算计得滴水不漏,无人察觉。
    想到此处,王虎不禁对那群纨绔子弟生出一丝同情。
    ……
    然而,正当嬴高离开咸阳,前往洛阳之际,也是秦王政颁布王令至秦国各地,并同时告知山东六国的第三天。
    特使蒙武带领庄重的国丧仪仗车队,隆隆驶出咸阳,直奔洛阳。本以为此事就此收场,文信侯吕不韦的一生就此盖棺定论。
    然而,文信侯自杀的余波非但未平息,反而因这道王令蔓延为全国动荡。
    此刻,连秦王政也无法坐视不管。
    当消息传入咸阳宫时,秦王政正召集王翦、蒙恬、王绾等人,商议整治官场之事。
    但这消息一来,让秦王政炽热的心瞬间冷却。
    “陛下,如今大秦朝廷内外,流言四起,皆是对陛下的诋毁,此事该如何解决?”
    此刻,黑冰台统领步入,向秦王政禀报黑冰台传来的情报,并寻求对策。
    秦王政眼中掠过一抹阴郁,随即对王绾等人说道:“众位爱卿,对此事有何见解?”
    此刻,王翦内心震惊,他没想到嬴高的预判再次应验。
    心念一动,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对秦王政道:“陛下,据黑冰台情报:王令颁布后,朝廷内外非但没有体谅陛下,反而流言蜚语层出不穷。”
    “此事恐怕有人煽风点火,臣以为应彻查,如若查到涉事者,绝不姑息——!”
    王翦身为将领,解决之道如同用兵,讲究快速、准确、狠辣。
    ……
    秦王政面色微变,一时沉默。作为无上王者,他敏锐地察觉到此事处理不当,将引发全国动荡。
    “嗯!”
    秦王政微微点头,心中凝重。他明白,此事一旦扩散,对他和大秦都将产生影响。
    “此事,本王会交由黑冰台办理,同时传令嬴高,肃清三川郡谣言!”
    “遵命。”
    秦王政清楚,三川郡是问题的根源,唯有清理源头,方能彻底平息此事。
    他了解嬴高!
    那是个杀伐果断的凶人!
    如今他刚刚亲政,又除去了文信侯吕不韦,此时他不敢轻举妄动,但嬴高却可以。
    这也是嬴高询问对他限制的原因,他说基本不限制。
    ……
    踏入三川郡郡守府,嬴高目光深邃,风雨欲来风满楼,他涉足此地,注定无法再低调。
    “公子,黑冰台统领温酬求见!”
    王虎瞥了一眼,嬴高挥挥手:“传,本官见一见!”
    “遵命。”
    ……
    黑冰台是历代秦王手中的利剑,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找上门来。
    嬴高明白,这些行走于黑暗中的人,对忌讳的把握极为敏锐,能成为黑冰台统领,绝非目光短浅之辈。
    心念一转,温酬已步入大厅,对嬴高恭敬一拜:“黑冰台温酬,参见三川郡郡守!”
    嬴高扫视温酬,点点头。从对方称他为郡守而非公子,可以看出对方心思细腻。
    “温统领不必多礼,先请坐!”嬴高挥手示意温酬落座。
    “遵命。”
    温酬应声点头,落座后对嬴高道:“郡守大人,陛下有令,让郡守尽快平息谣言。”
    嬴高目光深邃,沉默片刻,对温酬说:“温统领,我需要了解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越详尽越好。”
    “郡守大人放心,此事黑冰台早已准备妥当。”温酬轻笑,将一份密卷递给王虎。
    “好!”
    嬴高点头,深深地看了温酬一眼:“温统领,若需黑冰台相助,如何联系你们?”
    “铁鹰剑士自然知晓联络之法,大人届时让他们通知我即可!”
    ……
    “高,太尉召见你!”
    手握五千大军的王离,此刻意气风发,整个人显得锋芒毕露。
    “走!”
    在蒙武面前,嬴高不敢有丝毫怠慢,无论是对方身为大秦太尉,还是蒙恬之父的身份,这些都令他必须慎重以待。
    “出发!”
    ......
    “太尉大人,您来找我,有何要事吗?”
    嬴高望向蒙武,眼中满是惊异。他知道蒙武此行来洛阳,是为了隆重安葬吕不韦,此刻应是最忙碌之时。按常理,他这个三川郡守根本不会被蒙武这样的大人物找上门来。
    毕竟,蒙武要调动大军,无需经过他就能直接调遣三川郡的秦军。
    “唉……”
    蒙武长叹一声,对嬴高说道:“三公子,洛阳之事超出了老夫的预料,似乎正演变成为一场浩劫。”
    “如今老夫束手无策,特来请教三公子是否有良策应对?”
    说完,蒙武直视着嬴高,仿佛能洞察他的计谋。
    闻言,嬴高眼神闪烁,心中盘算片刻,回应道:“本应无条件助太尉,但因我对当前形势不明,还请太尉明示,以便我作出决策!”
    ......
    蒙武听后,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对嬴高也没有隐瞒,说道:“三公子,自从王上颁布特急王令后,朝廷内外非但未能理解王上,反而谣言四起。”
    “一种说法是王上故意赐死文信侯,另一种则说是王上逼迫文信侯自尽,总之对王上极为不利。”
    嬴高目光闪烁,明白事情已成定局。秦王政派黑冰台前来,蒙武亲自登门,绝非只为这些。
    见嬴高始终注视着自己,蒙武沉声道:“一时之间,街头巷尾流传的王上的恶行,全都是虚构的。”
    说到这,蒙武停顿下来,这让嬴高一时头痛。不过瞬间,他便明白了蒙武的顾虑。
    翻开黑冰台送来的卷宗,其中果然有所记载。
    “太后原是文信侯宠爱的歌姬,嫁给庄襄王时已有身孕,如今秦王实为文信侯亲子,子逼父死,天理难容!”
    半晌后,嬴高合上卷宗,对蒙武微微一笑,道:“太尉,除了关于父王的谣言,还有何事?”
    蒙武眼中掠过一丝惊讶,忍不住问:“三公子,已经知道了谣言的内容?”
    “呵呵……”
    嬴高拍了拍卷宗,点头道:“不仅如此,我还得知谣言盛行,咸阳的六国商人和游学名士暗中联手,搭建了一座庄重的灵堂,日夜祭祀文信侯。”
    “而老秦人感念吕不韦的宽政,如流水般身披麻衣前往灵堂,一时之间,哭声席卷整个咸阳。”
    “祭吕之风盛行,咸阳城麻衣蔽道,哭声日夜不绝……”
    “可恶,这是动摇国本,扰乱我大秦!”此刻,蒙武面色铁青,怒不可遏。
    嬴高深深看了蒙武一眼,心中明白,山东六国及诸侯们非但不理解大秦的举措,反而借此制造事端。
    洛阳作为是非的核心,恐怕乱象更甚于咸阳,唯有如此,才会让身为太尉的蒙武乱了阵脚。
    念头一闪,嬴高对蒙武说:“太尉无需过于忧虑,有父王在咸阳,自会平安无事。”
    “只是,我想了解三川郡的情况,毕竟我刚到三川郡,对一些事情一无所知……”
    蒙武神色严肃,差点忘了,嬴高是秦王政亲自任命的三川郡郡守。但一想到嬴高的行事手段,他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他清楚,眼前这位看似只有八岁半的少年,实则是个不折不扣的狠角色。
    当初在洛阳,山东商人和密使企图盗葬文信侯,结果引发了一场大乱,被嬴高尽数镇压。
    一次性斩杀五六千人,面不改色!
    如今三川郡已现动荡之象,此刻蒙武顾不上其他,他明白,再不出手,三川郡恐将掀起可怕的风暴。
    如此一来,对秦王政的威望和大秦的国力都将造成巨大打击。想到这里,蒙武顾不得嬴高的手段,说道:
    “郡守,老夫祭奠文信侯时,山东人士也大规模赶来公祭,甚至要与老夫争夺主祭之位。”
    “不仅如此,山东人士又散播各种恶毒谣言迷惑洛阳百姓,导致三川郡民心浮动,已有百姓悄然逃往三晋之地。”
    “更有甚者,洛阳旧王城的周室遗族与魏韩两国勾结,声称三晋乃周室宗亲诸侯,三川郡应归回三晋!”
    说到这里,蒙武面色阴沉,对嬴高道:“郡守,这是乱国之举,我们该如何应对?”
    “应对之策呢?”
    嬴高轻笑一声,对蒙武说:“太尉,三川郡之事交由我处理,太尉应立刻返回咸阳。”
    “让父王看清眼下的混乱局面,同时,请太尉转告父王,嬴高会妥善解决此事。”
    “但我需要灞上大营十万秦军的虎符一个月,事毕后,嬴高会立即送回兵符至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