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两晋时期—东晋的疆域
作者:第一眼看的杨艳茹   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最新章节     
    一、客观背景与历史变迁
    1. 东晋的建立与背景
    东晋,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晋之后的一个朝代,由晋元帝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建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其建立背景是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导致北方陷入长期的战乱与分裂,大量士族和百姓南迁,形成了“衣冠南渡”的历史现象。
    东晋政权在江南地区逐渐稳定下来,并与北方的十六国政权形成对峙局面。
    2. 疆域的基本特征
    东晋的疆域相较于西晋发生了显着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疆域缩小:由于北方领土的丧失,东晋的疆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以及部分湖北、湖南等地。
    侨州郡县制度:为了安置南渡的流民和表示不忘故土,东晋在南方设立了许多以北方州郡县命名的侨州郡县,这些地区并无实际管辖的领土,仅为虚置。
    疆域变动频繁:由于东晋与北方十六国政权之间的战争不断,以及内部政治斗争的影响,东晋的疆域时常发生变动。
    二、主观因素与疆域变化
    1. 政治因素
    内部政治斗争:东晋内部存在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如王敦之乱、苏峻之乱等,这些内乱不仅削弱了中央集权,也影响了疆域的稳定。
    士族门阀政治: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强大,他们通过掌握政治权力和经济资源来影响疆域的变化。
    例如,王氏家族在东晋初期就拥有很大的权势,对疆域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军事因素
    北伐与防御:东晋政权为了收复失地或抵御外敌入侵,多次进行北伐或加强边防防御。
    这些军事行动不仅影响了疆域的变化,也反映了东晋政权对北方领土的渴望和对安全的追求。
    战争结果:东晋与北方十六国政权之间的战争结果往往决定了疆域的变化。
    例如,在淝水之战中,东晋大败前秦军队,收复了大片失地;
    而在后来的战争中,东晋又逐渐失去了对部分领土的控制。
    3. 经济与文化因素
    经济发展:随着南方经济的逐渐发展,东晋政权在江南地区的统治逐渐稳固。
    经济繁荣为疆域的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
    文化融合:南迁的士族和百姓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地区的文化融合和经济发展。
    这种文化融合也影响了疆域的变化和统治策略的制定。
    三、疆域的具体变化与影响
    1. 初期疆域
    东晋初期,由于北方领土的丧失和内部政治斗争的影响,疆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
    然而,随着军事斗争的展开和内部政治的稳定,东晋逐渐收复了一些失地,如荆州、扬州等地。
    2. 中期疆域变化
    在东晋中期,随着北方十六国政权的兴衰更替和东晋内部政治的稳定,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例如,桓温北伐期间收复了四川盆地等地;
    淝水之战后东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失地。
    然而这些失地往往因为后续战争或内部政治斗争而再次失去。
    3. 后期疆域稳定
    东晋后期随着北方局势的逐渐稳定以及内部政治斗争的平息,疆域逐渐趋于稳定。
    虽然仍有小规模的战争和领土争端但整体上东晋的疆域已经基本确定下来。
    四、结论
    东晋的疆域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与文化因素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因素的交织使得东晋的疆域变化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然而无论疆域如何变化东晋政权始终致力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