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去镇上卖
作者:冬日雪花飘   大力农女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     
    所以,在路上就与杨氏说了她的想法,再加上二婶胡氏帮衬,她瞬间就得到了杨氏的大力支持。
    杨氏的想法也很简单,做生意嘛,自然要大的尝试,再说她们现在卖野菊花和板栗,也有了一定的本钱。
    大孙女的主意都是为了家里人好,她为什么不支持一下呢!
    听到还差铁铺三百文,杨氏从铜钱堆里数了三百文出来,拿线单独穿起来。
    “娘,是做饼的模具,我打算在卖板栗的同时再做鸡蛋饼卖,这样就算板栗卖完了,我们还有生意可以做。”罗锦云解释道。
    “鸡蛋饼家家都会做,你确定卖得出去吗?”赵氏又问。
    “娘,除了鸡蛋饼我还会其它的饼卖,总有一种饼会卖出去的。”罗锦云说。
    赵氏看着罗锦云自信满满的模样,又见婆婆没有多大得反应,想要多劝几句的话还是咽了回去。
    想来婆婆也是支持女儿的。
    看赵氏不再说什么,杨氏将剩下的四百二十文铜钱推到罗锦云面前。“小云,做生意需要本钱,这钱你先收着,不够再问奶奶要。”
    孙女手上的一两银子都买了糖,而孙女做生意,手上没有周转的铜钱是不行的。
    “谢谢,奶奶!”罗锦云没有婉拒杨氏的好意。
    罗锦云数了四个铜板给罗锦茂、六个铜板给罗锦绣、十三个铜板给赵氏。对他们说道:“这是今早小篮子的铜板。”
    “他们小孩子家家的,帮家里做事要什么钱,小云快拿回去!”胡氏急忙将罗锦绣姐弟俩得到的铜钱,还给罗锦云。
    “二婶!”罗锦云压着胡氏的手,说道:“这是他们应得的。”
    “老二媳妇,让两个孩子收下,他们为了编装板栗的小篮子,手上多了那么多小伤口。小云说的对,这几个铜板是他们应得的。”杨氏开口,做主让姐弟俩收下了铜板。
    “二婶,这是你这两天的工钱!”罗锦云又数了五十问给胡氏。
    胡氏看了看杨氏,见婆婆点头,她也收下了铜板。
    “奶奶!”罗锦云将剩下的铜板全部推到了杨氏面前。“这些是给公中的。”
    杨氏轻轻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这算你的私房,这次公中该收下的钱,全部用来打你的那两个模具。”
    她的声音中透露出身为大家长的威严,一锤定音,不容罗锦云有丝毫的异议。
    罗锦云闻言,脸色顿时变得焦急起来,她急切地说道:“奶奶,这怎么行?”
    杨氏看着罗锦云焦急的样子,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柔声说道:“小云,你一心为了这个家着想奶奶知道,可是不能让你们大房吃亏。”
    一大家子,不能总是一方吃亏,一方受益,时间久了受益的那方会觉得这是他们应的。
    罗锦云闻言,沉默了下来,她低头沉思了片刻,最后还是收下了那笔钱。
    她将剩下的铜板穿成了两串,自己留下了两百文的那串,一百多文的那一串让赵氏留着做贴己。
    这是她对赵氏的一片心意。
    分完了铜板,终于开始吃午饭了。饭桌上,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温馨而和谐。
    吃着饭,罗锦云的眼神突然变得深沉起来,她想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刚刚出锅的鸡蛋饼,会比较烫,要是没有东西装,客人该怎么带走。
    在前世,鸡蛋饼都是有专门装的袋子,随时都可以吃,那她做出来的鸡蛋饼,该用什么来装?
    杨氏见大孙女蹙起了眉头,关切地问道:“怎么了?”
    罗锦云抬起头,看着奶奶,微微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奶奶,做出来的鸡蛋饼,如果客人觉得烫手,该拿什么拿装好些呢?”
    她觉得一个的脑容量有限,还不如将问题说出来,全家一起思考,一起想办法。
    罗锦茂闻言,眼睛一亮,第一个想到的是:“可以用,包包子的油纸啊!”
    罗锦云闻言,看着杨氏问道:“奶奶,那油纸贵吗?”
    杨氏回答道:“油纸有贵的,也有便宜的,像包子铺的那种油纸,就是最便宜,具体价格是多少我不知道,不过,买一个包子,老板都会用油纸包起来,应该不贵。”
    “那明天去镇上卖板栗的时候去杂货店问问。”
    听到罗锦云明天要去镇上卖板栗,胡氏好奇地问道:“小云,你明天打算在镇上卖多少斤板栗啊?”
    “跟今天一样,还是五十斤!”家里的板栗大约才四百斤左右,今天已经买了五十斤,还有三百五十斤。
    她要借着板栗的势头,将鸡蛋饼也推销出去。
    胡氏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她还以为会多卖几十斤。
    吃了午饭,胡氏去洗衣服去了,杨氏那些旧衣服开始缝缝补补,罗锦云用线将她摘回来的辣椒绑起来,挂在她和罗锦绣的房间里风干。
    她可不敢将这为数不多的辣椒放在显眼的地方。
    赵氏继续带着罗锦绣姐弟编小篮子,毛毛躁躁的罗锦茂在得到他编篮子的铜板之后,也认真不少。
    嘴里还不停的念叨,一个铜板、两个铜板……
    让一旁的杨氏等人,乐个不停。
    第二天一大早,又是杨氏三人组出发向高山镇出发了。
    她们这次没有在走路,而是在村口等牛车。
    村口有去镇上的牛车还在等候,杨氏三人赶到时,牛车上都坐了几个人。
    “哟,杨婶,你们去镇上?”尖锐的女声响起,车上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目光灼灼的看着她们。
    不,应该是看着满着热气的背篓。
    “嗯,大花,你也去镇上?”杨氏上了牛车,拉了一下爬牛车的罗锦云,胡氏则靠边坐着,把背篓放在身前小心扶着。
    “是呀,这不是刚过秋收嘛,我家买了一些粮食,手中有些余钱了,就想着两个孩子大了,还没穿过什么新衣服。就想着去镇上买些布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