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三房要从沈府里搬出去,沈璃月倒也没有太过意外。
二房的沈璃昭,三房的沈临安,这两人沈璃月确实没有看走眼。
沈望宏自沈老夫人走后也老实了许多,沈璃昭来看过沈璃月,说了沈望宏最近接了帮人抄写书信的活计,二房虽然不指着他挣钱,但好歹有了个营生,也免得沈望宏天天无事可做。
沈临安小小年纪便挑起家中大任,沈璃月是有些心疼的,但也没办法,在逆境中也许更能让人成长,只要人心不散,日子总还是过得下去。
徐氏是最后才得知自己要从沈府搬出去这件事的,沈临安把事情都办成了才来告诉她,也仅仅只是告知。
徐氏自然是不愿意的,沈府处处都好,虽然分家后吃穿用度三房与大房是分开的,但到底住在一起,从沈府大门出去,谁不得高看他们一眼?
可如今沈临安说搬就要搬,都没有问过她的意思。
“我不同意。”徐氏板着脸坐在椅子上。
沈临安道:“嗯。既然母亲不愿意,那我便与父亲搬出去。”
徐氏恼怒,这怎么可能?沈望时沈临安都搬出去了,留她一个外姓人住在沈府?那传出去成什么了?
徐氏尖声道:“我们住的好好的,凭什么叫我们搬走?当初大房不是答应了我们吗?如今怎得突然反悔了?”徐氏站起身要往外走,“不行,我要去找蒋氏理论理论!”
沈临安一个箭步上前挡在门口,“母亲休要胡闹,是儿子自己向大伯母提出来的,与大伯母无关。”
徐氏不可置信的望着沈临安,扬手给了他一巴掌。“你疯了不成?咱们搬出去,哪里能比得上沈府?”
沈临安生生受了那一巴掌,冷了脸道:“沈家早已分家,住在沈府不过是权宜之计,难道母亲还想一辈子寄人篱下?”
徐氏呆坐回椅子上,伸手指着沈临安,气的说不出话。
沈临安也不再理她,吩咐下人们将东西收拾好上了马车,走到院口的时候,沈临安回头望着还呆坐在椅子上的徐氏道:“母亲究竟是要走,还是要留下?留下此处院子也是住不成了,大伯母已将这院子折了现银给了我,这便算是大伯母买下了,字据也签了,母亲自己考虑吧。”
徐氏听闻沈临安这样说,自知再没有转圜的余地,只好跟着沈临安与沈望时上了马车。
陆行周那日听了沈璃月的话,便找人去往大皇子的方向去查,这一查还真叫他查出了些东西。
给陆羽安定罪的几条线索,竟有不少都是从大皇子那里传出来的。
大皇子手下有个人叫刘华,原是专门负责情报的,陆行周派人去查了他,发现他近日与官员走动来往密切,虽然他行动很隐蔽,但还是被陆行周的暗卫组织发现了,暗卫偷偷截下了他给官员的密信。
这些官员,其中就有那个当初主张将陆韵下嫁到金国以保大楚安定的秦太师。
事情一下明朗起来,原来很多事情都有迹可循,只是陆行周之前太过轻敌,从来都没往大皇子身上想过。
而且陆行周还探查到,大皇子有自己的私兵。
按照大楚律法,皇子是不可以拥有自己私兵的,除非被封了亲王,亲王可以培养自己的护卫队,但景康帝到现在只封了陆行周一个亲王,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没有。
太后对这件事很是不满,私下也多次找过景康帝,但景康帝一直以后宫不得干政的借口挡了回去。
陆临风和陆羽安按照律法都不可以有自己的私兵,但陆临风如今却被查出,这是大事。
若是闹到皇上跟前,便是大罪。
但目前陆行周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如今最好是能往大皇子身边安插人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军营中张永金那边却闹了起来。
前一晚张永金不当值,与金统领等人约着一起喝酒,酒过三巡,金统领说到这次收复北疆立了大功的将士们得到的封赏,张永金便觉得不对。
金统领官位比不得张永金,张永金是参将,还是金统领的上司,可张永金得到的赏赐却不如金统领那般多。
再加上之前陆行周找他说过沈璃清的事,后来不知为何又没有下文了,这两件事一同闹起来,张永金当场便脱了帽子,重重的拍在酒桌上。
“岂有此理!老子不干了!”
陆行周也没惯着他,当即便把他开除了军籍,念在他收复北疆有功,功过相抵,留了他一条性命。
张永金从军营中出来便拿着之前的赏赐日日流连青楼,醉生梦死,好不快活。
陆临风留意到了张永金,但他怕张永金与陆行周仍有勾结,所以也不急着找他,只是叫人暗中监视。
张永金日日流连青楼,那点封赏根本禁不住糟蹋,终于有一日被青楼的小厮用棍棒赶了出来,他还欠了青楼五百两银子,可他实在是掏不出来,那些小厮哪管他是谁,拿了棍棒便往张永金身上招呼。
陆临风便派人救下了张永金,张永金已经被揍的不成人样,鼻青脸肿的,像个猪头。
陆临风替张永金补上了欠青楼的银子,又叫人把张永金带回了自己那里。
张永金醒来时并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
陆临风听闻张永金醒了,便带人来了张永金的房中。
见张永金呆呆的,小厮赶紧提醒他:“还不快向大皇子请安,正是大皇子昨日救了你。”
张永金赶紧给陆临风跪下,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他心中委屈啊。
本来就是陆行周分配不均,他说不干了也不过是想拿个乔,谁知陆行周竟真将他赶出军营了。
从前在军营中,他好歹也是个参将,可如今连青楼的下人都可以打他了。
张永金种种心酸都涌上心头,一时之间竟哭的不能自抑。
陆临风皱了皱眉头,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若不是看张永金是从陆行周那里出来的,他都懒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