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第一次使用神力
作者:滚滚爱吃甘蔗   大唐贞观小地主最新章节     
    夕阳落山,天边一线红。
    薄薄暮色下炊烟袅袅,田间村头犬吠声
    喧闹。
    一家幸福院子里,稚童坐在地上,气喘吁吁抓着小黄狗尾巴。
    一位妇人在院中央石桌上摆好稀饭馒头凉拌菜,一脸笑嘻嘻看向儿子,骂道。
    “一天到晚不是吃睡就是祸害,美一刻让人省心的。”
    女人小跑上前拉起儿子,拽开紧攥狗尾巴的小手,怜爱道。
    “还吃不吃了?”
    小黄狗如蒙大赦,迅速跑到栗子树下,朝小孩可怜兮兮地呜咽了一声。
    女子轻轻拍打男孩屁股,掸净泥土,絮语道:“浑身脏兮兮的,长大了可咋讨婆姨,真愁人。”
    褚墩儿满身臭汗跑进院子,此时饥肠辘辘,正瞧见桌上吃食,就要坐下。
    女儿提溜着儿子,转头笑言道:“一身臭汗也不嫌腌臜,和你那小浑球儿子一块到后院,额给你俩洗了再吃。”
    “得咧!”
    “在家是不是惹你阿娘生气了?”
    褚墩儿高兴得抱起儿子就要亲,男孩嫌弃地别过头,大口喘气。
    “哈哈哈……”
    褚墩儿将儿子背过身,露出屁股,就看到脏兮兮的泥土印,还夹杂着尿骚味了。
    “又玩尿了?”
    褚墩儿咧着大嘴笑哈哈询问,女人皱着眉头叹气。
    “哎!你看人家隔壁采儿跟咱家的一样大,乖巧懂事的紧,知道帮父母分担着。”
    “孩子四岁,正是贪玩年纪,那能知事。娘子就不要生气了,慢慢就好了。”
    “虎儿,你说阿达说得对不对?”
    褚墩儿溺爱地用额头顶着熊孩子脸。
    “达,臭臭的,不要啊!”
    稚嫩双手使劲推大脸,嘻嘻哈哈。
    “是滴!是滴!”
    “你看,虎儿多聪明!”
    褚墩儿高举儿子,转圈圈,孩子兴奋大叫。
    “哦!飞起来了,飞起来了。”
    “你就这么宠吧!孩子迟早被你养废。”
    一家三口来到后院,女人打了盆水,将孩子脱干净,放进去。
    女人见丈夫就要原地脱衣冲澡,提醒道:“虎儿他达,你去一边屋子里好好洗洗,不怕孩子见了到处乱说,就一起?”
    如果全村知道了,当着他面打趣额,那他咋见人?
    念及此,褚墩子吓得缩了缩脖子,赶紧溜了。
    “阿娘轻点,疼。”
    女人拿着丝瓜布使劲揉搓,就像刷锅洗碗,孩子疼得呲牙咧嘴。
    “以后还动不动坐在地上了?”
    女人举着搓澡布威胁,男孩吓得使劲点头。
    “不了,再也不敢了。”
    “还欺不欺负小黄了?”
    “不敢了。”
    小黄狗咧着嘴,脸上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围着澡盆转圈,最后乖巧蹲在一旁,摇尾巴。
    男人头发湿漉漉就出来了,女人看了一眼,笑骂道。
    “衣服上都结巴了,也不知道换件新的,就不怕齁着旁人?”
    男人拿着灰扑扑的粗布擦拭头发,回道:“晚上还有活,就不必了。”
    “起台子挖沟子?”女人明白了过来。
    褚墩儿一改嘻哈样,一本正经道:“公子怕是在田里等着了,吃过饭就过去。”
    “娃他达先吃吧,别迟了让人笑话。”
    小盆里满满一盆黑水,女人拎出儿子,催促丈夫。
    干旱时节,水很宝贵,女人端着水盆倒在葡萄树下。
    脏水很快渗入皲裂的树坑里,女人回身打了一盆清水。
    儿子远远站在一旁,一脸害怕,显然很抗拒洗澡。
    “娘这次很轻,不会疼得。”
    女人笑着招手,男孩将信将疑走进盆里。
    “娘骗人!”
    院子里孩童叫喊声起,夹杂着犬吠。
    月色下,村民及护卫赶着马车往村南北田里走去。
    村里猛火油有不少储备,火把亮光下,油缸被马车一辆辆分散在黄豆、西瓜、蔬菜和稻田周围。
    杨卿站在一旁,倪小红组织人在两米多宽的土径上刨沟。
    “宽三尺,深一尺半,附近杂草要清除。”
    “有树苗的坎,不用起沟。”
    村民扛着犁耙锄头抛土,拿着火把的人将干枯草及油菜杆填入沟里,然后用脚踩实。
    有些大坎大径有树苗,不能挖沟,杨卿命人在水泥大路边筑起移动高台。
    后半夜,夜空一片漆黑,星月好似躲了起来,天气异常闷热。
    村民提着锄头,满头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跑到杨卿跟前,提醒:“公子,这天要下雨了?”
    “先收了油菜籽,水淋了就坏了。”
    水泽村民有些以前就是耕作农夫,天气变化自然知道些。
    杨卿不敢大意,吩咐倪小红,倪小红喊来二狗,吩咐道。
    “你先带一些人去收油菜籽,这里交给我们。”
    “是!”
    二狗也看出了不对,答应后,便急急忙忙喊了十几人离开。
    “大雨能阻止蝗灾吗?”
    外界蝗虫大雨天飞不起来,就不能越境,杨卿心虽如此想,却没亲眼看见过,也不知道行不行。
    “有用,但要连续下好几天。公子,还要继续铺柴吗?”
    倪小红不能确定下多久,也不敢继续指挥,毕竟猛火油很贵。
    平时村民点灯都很省,生怕浪费多了。
    昏黄光晕只能看出身旁几米,杨卿抬头仰望夜幕,眼前一片漆黑。
    沉下心,眉心一丝冰凉。杨卿敏锐捕捉到两千多米高空浩瀚的水气,厚重如山岳。
    杨卿闭目仰头,周围一片沉静。旁边村民纷纷停了下来,虔诚地注视着杨卿。
    阴云绵延四百余里,覆盖整个长安及周边。
    一村民站在杨卿身后,高举火把。晕光下,杨卿是那么的神圣。
    倪小红痴呆地跪了下来,村民纷纷跪伏,无一人出声。
    雨云如此厚实,怕是没有几天停不下来。
    杨卿缓缓收回感触,睁开眼见到村民向自己跪拜,吓得赶紧叫起。
    “你们这是干什么?快起来,不!我不是说过吗,不兴跪拜磕头。”
    村民们起身,静等杨卿吩咐。
    “要下雨了,没必要了,撤吧!”
    雨快了,这么多人聚在空旷的地方,很容易遭雷击。
    “是!”
    “公子说了,要下雨了,蝗虫不会来了。”
    “哦哦哦……”
    倪小红刚宣布完,村民们沸腾了,皆兴奋地欢呼雀跃。
    “公子,这雨要下多久?”
    倪小红脸上浮现一抹担忧,杨卿微笑道。
    “白雨怕是没几天,停不了。”
    “白雨?!”
    白雨是关中人形容大雨暴雨的。
    天空一片黑云,白昼如夜,天空一抹鱼白,倾盆大雨滂沱。
    倪小红这下踏实了,笑嘻嘻牵着马车上前。
    “公子,你小心点。”
    倪小红放下马凳,举着火把扶杨卿上车。
    “又不是七老八十,用不着扶。”
    杨卿轻轻跳上马车,进入车厢。倪小红坐在前面,拉着缰绳一抖。
    “驾!”
    马车在火把亮光下,缓缓驶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