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种师中再度出兵 张少将静观其变
作者:山里木头人   大兴英烈传最新章节     
    话说娄室带领着手下的兵马一路疾驰,迅速抵达了盂县城下。然而,当他们抬头望向城墙时,不禁被眼前严密的防御阵势吓了一大跳。
    娄室心中暗自纳闷:按照之前得到的情报,宋军应该只留下了一小部分兵力驻守在这里才对啊!可如今这城墙上为何会有如此众多的守军呢?
    其实早在方山激战之时,娄室便对此心生疑虑,但当时形势危急、生死一线间,根本无暇让他过多思考。而此刻,面对眼前的情景,他不得不开始认真琢磨起这个问题来。
    难道说,这一切都只是种家军故意放出的诱饵和迷惑敌人的烟雾弹吗?自己竟然傻乎乎地上了当!
    娄室坐在马背上,伸长脖子,瞪大眼睛,仔细观察着城头上的动静。只见那一面面鲜艳的旗帜随风飘扬,仿佛在向他示威;城垛之间,密密麻麻地部署着一排排弓箭手,严阵以待;而城头上的士兵们则迈着稳健的步伐,不停地来回巡逻,秩序井然。
    就在这时,守城的将领史进登上城楼,怒目圆睁,手指着娄室大声呵斥道:\"娄室小儿,你这卑鄙无耻之徒!我们种家军早已恭候多时,若敢再向前迈出一步,定叫尔等有来无回!\"
    听到这话,娄室心头猛地一震——果然是种家军啊!他眼睁睁地看着史进熟练地摘下身后的雕花大弓,张弓搭箭,瞄准了自己。娄室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调转马头,挥动手中的马鞭,催促着部下向西北方向狼狈逃窜。
    娄室统领着两万雄师,经历过惨烈异常的方山之战后,如今兵力尚存一万五六之众。如此规模宏大的军队要想迅速调转方向绝非轻而易举之事,但幸运的是,娄室麾下的诸位将领皆久经沙场、训练有素且指挥有方,才使得这支庞大队伍未陷入混乱之中。
    站在城头之上的史进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眼见金兵败退,而方山方向杨志、孙立、栾廷玉、周百里和时迁等猛将率领兵马及时追击而来。他当机立断,下令敞开城门,一马当先,亲自指挥那一千名守城士兵冲出城外,掩杀金兵。
    因为自身兵马太少,史进不敢冒进猛追,追杀了四五里路就带人返回了盂县。这一战虽然损失了将近二千士兵,但斩杀敌兵不下五千,缴获了大量器械马匹粮草等军需物资。更重要的是守住了盂县这个门户。
    却说娄室领兵逃亡二十里,看后面没有了追兵,才传令疲惫之师稍微歇息。他从出征到现在都是所向披靡,从来没有吃过如此败仗,人马损失五六千,一应粮草装备都在后军丢失了,现在这么多人都得饿肚子。对于种家军他总算有了初步认识,他咬牙切齿发狠一定要报仇雪恨。
    再前进几十里就是自己控制区,他立即派出前哨部队到前站去准备吃的东西,同时写了一封加急信飞马传递到大同完颜宗翰手里,把盂县遇袭一事汇报了,并重点说明种家军的厉害之处,要求火速增援。
    完颜宗翰坐在营帐之中,手中紧紧握着那份来自南方的快报。他的眉头紧蹙,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原本,他打算亲自率领大军南下驰援,但一想到刚刚签订不久的议和协议,心中不禁犹豫起来。
    毕竟,这和议乃是由皇上亲自主持签署,如果没有得到皇上的旨意,擅自出兵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更何况,如今两国局势紧张,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新的战火。权衡再三后,完颜宗翰决定派遣自己信任的部将蒲嚓胡盏率军南下支援。
    蒲嚓胡盏领命之后,立即点齐兵马,踏上了征途。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必须尽快赶到太原,与守军会合。于是,他一路疾驰,同时不断收拢沿途的代州、忻州驻军以及投降的士兵,兵力逐渐壮大至两万余人。
    这支军队浩浩荡荡地向太原进发,蒲嚓胡盏更是毫不掩饰地打起了完颜宗翰的旗号。他要让敌人知道,大金的铁骑即将到来,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所到之处,人们纷纷侧目,对这支气势磅礴的军队充满敬畏之情。
    然而,蒲嚓胡盏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他故意夸大其词,宣扬金军的强大实力,试图以此震慑敌军。恰好这消息传到姚古和张灏的耳朵里。这两个胆小鬼一直裹足不前,这次知道完颜娄室领兵东征了,才敢向前移动军队。张灏从汾州移师文水,姚古从长治来到祁县,得知宗翰大军又来了,哪里还敢再向前。
    当种师中退兵真定的消息传至宋钦宗耳中时,这位皇帝陛下勃然大怒!他无法容忍这种私自撤退之举,立即下达圣旨严厉斥责种师中,并责令其迅速出兵再战。
    面对来自朝廷的压力和指责,种师中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他深知自己肩负着保卫国家疆土、抗击金兵入侵的重任,但如今其它两路军队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战局不利,兵力疲惫不堪……然而皇命难违啊!
    带着无尽的冤屈和万般无奈,种师中心如刀绞,但他深知自己肩负重任,义无反顾地再次挥动令旗,率领着手下那帮忠勇之士迈向新的征程。
    大军一路疾驰,抵达盂县后稍作休整。得知杨志在史进等人的援助下大获全胜!这个消息让众人精神一振,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种师中立即召见杨志及其他几位有功之臣。当见到史进、孙立、栾廷玉、周百里和时迁等英雄豪杰时,种师中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他详细询问了战斗经过,并对每个人的英勇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种家军在盂县休整这两天,再次针对太原周边敌军分布状况展开全方位侦察,并向姚古和张灏发出指令强调必须牢牢把握住此次联合作战契机。
    依据所掌握到的敌军情报信息,种师中派遣杨志为先锋领兵五千直指寿阳与榆次两地;而他本人则亲自率领主力部队紧随其后跟进策应;同时将盂县的防守任务交托给史进等人负责。
    得知安排后的史进主动请缨希望能够一同前往太原前线奋勇杀敌,但遭到种师中的婉拒。种师中耐心解释道:\"我军所有物资军备以及粮草供应皆存放于盂县,此地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使命!尤其从盂县往西北方向不过数十里之遥便是敌人占领区域,金兵虎视眈眈,稍有不慎便可能遭遇袭击危险。一旦敌方洞悉我方大军调离动向,必定会倾尽全力抢夺粮草军需等关键资源。因此行军作战并非仅仅依靠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即可取胜,关键还在于稳定可靠的后勤保障支持,方可维持生命线畅通无阻。此番委以各位如此艰巨之重担实乃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作出之决策啊!\"
    听完种师中的一番话后史进也明白其中利害关系,于是不再坚持,表示一定不负重托坚守好盂县,确保大军后方安全无忧,让主帅安心出征破敌。就这样各路人马按照既定计划分头行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果不其然,一切都如同种师中预料的那样,杨志带领着军队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他们的刀锋所指向之处,金兵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不断后退。就这样,杨志轻而易举地收复了寿阳,并乘胜追击,将大军径直开到了石桥。
    这石桥距离太原仅仅只有二十里之遥,可以说是近在咫尺。此时此刻,杨志的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与此同时,种师中也没有闲着。他一方面继续催促姚古和张灏尽快进军,另一方面则亲自率领着大批人马从寿阳出发,同样向着太原逼近。中军更是一路高歌猛进,直接抵达了石坑,这里距离前方的军队仅有区区十里的距离。
    整个战局变得越来越紧张刺激,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部署着下一步的行动。而对于种师中和杨志来说,这场战斗的胜负或许就在这关键的一刻。有部将建议说部队推进速度太快,是否太冒险。种师中很有把握地说:“这次与上次不同的是姚古部到了祁县、张灏部到了交城,这两地都离太原不远,金兵必须严密提防,不可能抽调大批军队来对付我们,再说娄室经过上次方山一败,必定心有余悸,也会小心得多,我们只有这样抵近压迫才会给金兵造成更大的压力,也会促使姚古、张灏下定决心发兵响应。”
    且说那娄室得到了蒲察胡盏所率的两万援兵之后,如虎添翼一般,同时还放出大量烟雾弹,宣称宗翰已经亲自率领大军归来。如此一来,娄室一方的声势大振,完全压制住了姚古与张灏二人。
    此时此刻,娄室心中暗自盘算道:“如今我军实力大增,正是一雪前耻的绝佳时机!”于是乎,他决定再次铤而走险,集结起最为精锐的部队,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奇袭,一举消灭掉难缠的种家军。
    自从上次遭遇失利后,娄室便一直苦思冥想该如何对付种家军这个劲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最终将预设的战场选定在了距离太原城东三十里左右的地方。正因为如此,上次战败而归的军队当中,仅有少部分人返回了太原城,而其余大部分的兵力则被娄室巧妙地分散开来,并隐匿于预设战场四周。这些士兵皆由完颜折合以及赤盏晖两位将领统率着,只待娄室一声令下,他们便会迅速杀出,给种家军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此刻,种家军已经踏入了预先设定好的战场之中。娄室毫不犹豫地将太原的防守重任交予完颜银术可之后,便迅速调集了刚刚抵达的两万名蒲嚓胡盏部众。紧接着,他亲自率领这支军队直面种家军展开阻击。
    然而,种师中却对娄室此举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他眼中,娄室不过是在虚张声势罢了。他坚信娄室绝对不敢如此轻易地调动防守主力,这必定是一个引诱人上当的陷阱,目的在于诱使姚古和张灏掉入圈套。于是乎,种师中当机立断,再度派遣使者前往催促姚古与张灏进军。一旦娄室转头围剿他们二人之时,种家军就能抓住时机,紧随其后发动猛攻,给敌人致命一击。
    且说那姚古和张灏二人,自接到种师中一封接一封催促进军的信函后,心中愈发焦躁难耐起来。其实他俩何尝不想借机出兵一战呢?然而内心深处对于完颜宗翰的畏惧却始终挥之不去。毕竟在这个乱世当中,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手头拥有的军队可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钱呐!一旦将这些家底都给拼光了,那可真就变得一文不值喽!
    不仅如此,连宋钦宗也对他们严加斥责,这更令他们倍感苦闷。有时夜深人静之际,回想起种种过往,他们的心头亦会涌起一丝酸楚。他们的观念与种师中迥异至极,可以说是天差地别。面对机遇时,他们固然想要牢牢抓住,但更多时候还是会优先顾及自身的生死安危。非得等到万事俱备、十拿九稳之时,方才敢真正采取行动。
    就好比上次出兵救援汴京之事吧,姚古率领的大军尚未抵达汴京城下,种师道便已早早地将危机化解于无形之中。如此一来,姚古每每都比别人慢上那么半拍节奏,看似既维护住了自家颜面,又能确保自身安然无恙。
    前些日子,种家军在方山之战中大获全胜,重创了娄室率领的金军。此次种家军再度出征,仿佛给了众人一剂强心针,让他们充满了信心和勇气。然而,当得知宗翰归来的消息时,士兵们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不过,种师中却坚定地告诉大家,这只是娄室散布的谣言,目的就是要扰乱我方军心。虽然众人半信半疑,但出于对种将军的信任,他们还是选择暂时相信这个说法。
    如今,确凿的情报传来,娄室已倾尽全力去迎战种师中,导致太原金兵大营防守空虚。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姚古怦然心动,他深知单凭自己一军之力难以成事,若能联合张灏一同行动,成功的把握便会大大增加。于是,他决定秘密前往交城,与张灏商议军情。
    张灏见姚古亲自前来,自然热情招待,谈到出兵一事,张灏却有不同看法,他反问姚古道:“姚老将军应该是前辈了,道理自然比我清楚,我们之所以能够在金兵眼皮底下安然无恙,那是我们明白时势发展,懂得隐藏自己。为什么金兵老盯着种家军,那是他们处处要风头,万事都先人一步造成的。你说对吗?”
    “道理是这般,但眼下确有机会,所以来与你计议。凭心而论,我们也应该有所表现了,不然皇上那里也不好交差。”姚古一边说着一边看张灏的反应。
    张灏却淡淡地笑道:“种家军积极进兵,拼死拼活,皇上还是责骂,我们是皇上手中棋子,是一个小卒,只有向前不能后退,轻易还是别过河好,过了河就失去了众多防务策应,万一出现危机,小卒也是第一舍弃对象。”
    姚古摇头叹道:“可我们已经是过河小卒了,退不回去了!”
    张灏道:“我们也可以左右摆动,尽量走到边缘不起眼的地方,更不能冒险前进,每进一步威胁就大一分,能进的时候必须是绝杀,否则自己必被杀。”
    姚古想了一会,正要开口,张灏就抢过了话:“种师中不断催促我们进兵是想把战争的重心推给我们,我们千万别惹火烧身,只静坐等待,看那边情况再做定夺,如种家军胜,我们马上发兵推进,如种家军败,我们只有固守自保。”
    “军情紧急,机会稍纵即逝,少将军既然如此坚决,我也只有先固守了。”姚古没有说动张灏,心中多少有点不快,但转念想想张灏的每一句话都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