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兰州,一定要去黄河,一个是黄河母亲,一个是中山桥。
2005年,纪中石来兰州后,特意看望了启蒙老师,之后,来到黄河母亲景点。
兰州与黄河母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黄河流经兰州市,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生机与繁荣,而兰州人民则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这位“母亲”的敬爱和保护。
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黄河流域的上游,黄河穿城而过,将城市一分为二,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和城市结构。同时,兰州也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责任。
黄河对于兰州不仅是一条河流,更是文化的源泉。兰州市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治理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黄河兰州段经过长期的环境治理,实现了水质的持续改善,确保了一江清水送往下游。这些措施包括加固堤坝、河道治理、精准治污等,有效防止了洪水灾害,保障了黄河沿岸的安全。
黄河母亲雕塑作为兰州的标志性景点,是由甘肃籍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于1986年4月30日落成。这座雕塑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表现力,更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对黄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沉情感。雕塑材质选用红色花岗岩,既表现黄河的颜色,也象征炎黄子孙的肤色。其设计寓意深刻,象征着黄河母亲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
综上所述,通过对黄河的有效治理和保护,兰州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还通过黄河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自信和母河情结。兰州与黄河母亲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自然与城市的共生关系,更是文化传承和生态环保的典范。
2021年10月10日上午,马先生说:纪老师,我们去中山桥吧。兰州中山桥,又名兰州黄河铁桥,是兰州市的一座重要历史遗迹和城市标志。这座桥梁不仅承载着交通运输的功能,还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诸多变迁。下面将具体介绍兰州中山桥: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兰州中山桥的建设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它是在德国泰来洋行承建、美国桥梁公司设计、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下建成的。这座桥梁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通行的。
命名由来: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兰州黄河铁桥被命名为“中山桥”,并沿用至今。
文化保护:2006年,兰州中山桥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一部分,彰显其在历史、文化以及技术层面上的重要价值。
建筑特色
结构特点:中山桥总长233.5米,宽度为8.36米,设计为四墩五孔的梯形穿式钢桁架结构,每孔跨径45.9米。这种设计体现了当时工业化时代的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材料与工艺:桥梁建设使用了从德国进口的钢材构件,这些材料通过长途运输,历经艰辛最终抵达兰州。建设过程中,中外工程师共同克服困难,展现了当时的施工管理水平。
文化价值
历史意义:中山桥不仅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也是西北地区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第一座桥梁。它的存在不仅方便了南北交通,也成为了研究近代历史的钥匙,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艺术与传说:桥梁的设计无过多装饰,体现了近代建筑艺术的简洁风格。同时,围绕中山桥的历史传说和故事,成为兰州人民共同的记忆和精神寄托。
总的来说,兰州中山桥作为一座连接黄河两岸的桥梁,它见证了兰州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发展与变迁。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悠久的历史背景以及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使其成为值得深入研究和保护的文化遗产。
10月10号的兰州,天空蔚蓝,河水清澈,我们首先来到河边,捡石头子,对着河伯,默默的发愿。这个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玩,还包含了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互动。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这个过程:
文化寓意
河伯的传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河流被认为有河神的存在,黄河的河神称为河伯。人们在河边捡拾石头默默发愿,可能是在向河伯祈求祝福或表达敬意。
石头的象征意义:在许多文化中,石头常被视为坚韧和永恒的象征。在河边捡拾石头,也许象征着希望所发之愿能如石头一般坚固、长久。
自然环境的感知
蔚蓝天空与清澈河水:您描述的兰州天空蔚蓝,河水清澈,反映了兰州黄河的良好环境状况。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河边活动,可以让人更加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在河边捡拾石头并对着河伯发愿,这一行为体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个人行为的解读
默默发愿的深意:默默发愿可能代表着内心的真诚与内省,这种无声的表达方式可能更容易触及人们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和渴望。
个人成长与反思:在河边进行这样的活动,可能是在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也可能是在进行某种自我反思和成长的过程。通过对自然和传统的互动,增进个人的心灵体验。
兰州中山桥南头有一只大乌龟的纪念雕塑。
这只乌龟雕塑位于兰州中山桥的南头,具体位置在白塔山脚下的桥头广场上。乌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健康,而这座雕塑也因其独特的形态和寓意,成为了游客们喜爱的摄影背景和打卡地标。以下是关于这只大乌龟雕塑的一些细节:
设计寓意:乌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常被认为能够带来好运和长寿。因此,将乌龟雕塑放置在桥梁的一端,不仅是为了增添一道风景线,也可能寓意着希望桥梁能够稳固长久,为过往的行人带来祝福。
游客互动:不少游客会在乌龟雕塑前停留拍照,甚至有的游客会与其进行互动,比如摸龟背以求好运。这使得这只雕塑不仅是一件艺术品,还成为了人们情感寄托和社交分享的媒介。
总的来说,兰州中山桥南头的大乌龟雕塑是当地一个富有特色的文化景观。它不仅增添了兰州中山桥的文化底蕴,还为游客提供了愉快的游览体验。如果您有机会前往兰州,不妨亲自去探访这只寓意深远的乌龟雕塑,感受其背后的文化魅力。
严格来说,这个驮着黄河第一桥的石碑的大乌龟名为赑屃(bi xi),它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龙之九子之一。赑屃的形象似龟,喜好负重,常被雕刻成石碑的底座,以背负石碑的形式出现。这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不仅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还在各地名胜古迹中广泛存在。下面是对赑屃的详细介绍:
文化背景
神话传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赑屃是龙的九子之一,有着极强的负重能力。相传在上古时期,它常背起三山五岳兴风作浪,后来被大禹收服,帮助治水有功。洪水治服后,为了表彰其功绩,并防止它再次作乱,大禹便命赑屃驮着刻有其治水功迹的特大石碑,从此它便以驮碑的形象出现。
文化象征:赑屃象征着长寿、吉祥和负重,常见于古代帝王圣贤的墓碑或大型石碑下。这不仅是对赑屃力量的认可,也是对其祥瑞寓意的寄托。
历史遗迹
武当山净乐宫:在湖北武当山净乐宫,有两座明代的赑屃驮御碑,东面的建于明代永乐十六年,西面的建于明代永乐十一年。这两座石碑长5.3米,高8.5米,重达102吨,是极为罕见的大型石雕作品。
全国各地:在中国的庙宇、殿堂、陵墓等名胜古迹中,基本都能看到赑屃驮碑的身影。这些石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展示了古代工艺的精湛技艺。
文化意义
权利地位:赑屃作为石碑底座,象征着权利和地位。在古代,通常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使用龙头龟身的碑座。
风水镇宅:在风水学上,赑屃具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它被视为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标志,也是平步青云、升官发财的象征。
历史研究:赑屃驮碑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思想变迁。通过研究这些石碑,可以了解历史真相以及当时的工艺水平。
总的来说,赑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为现代研究和欣赏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果有机会游览名胜古迹,不妨仔细观察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感受其背后的深厚历史与文化魅力。
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是黄河上的第一座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从兰州中山桥归来,我们到了黄河边的饭店正在吃饭期间,石家庄的王院长邀请纪中石老师回京时,在石家庄停留一下。
这个时候,纪中石开始定了回京车票,这叫神机兆于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