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不再是威胁
作者:屹掌柜宝祥先生   大明:被迫登基最新章节     
    “其实,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起初,我只是装作不知,欲令你祖父放松警惕,暗中积蓄力量,以图反抗。”
    “然而时日流转,你祖父对我防范并未稍减,反而更为严密。”
    “我虽暗中培植势力,但在锦衣卫与东厂面前,实不足挂齿,故我只能继续伪装。”
    “只是你不知,人有时伪装久了,连自己都分辨不清,是否真的已看淡一切。”
    “随着大明日益强盛,我复仇的念头也渐行渐远。”
    “直至你崭露头角,彻底消除了我心中的执着。”
    宁王转向朱瞻墉,脸上洋溢着慈爱的笑:“可知在南昌的生活何等艰难,此地偏远,人迹罕至,领地内的百姓总计不足十万。”
    “我们一家人的日子,你难以想象,我堂堂亲王竟要躬耕种菜,宁王府的仆人们,生活与寻常百姓无异。”
    “朝廷俸禄,我积攒下来另作他用,日子过得紧巴巴。”
    “直言不讳,那时我连给儿子做几件体面的衣裳都力有未逮。”
    “那时心中憋着一口气,只想将屈辱与愤怒,尽数报复到四哥身上。”
    “然而随着你的崛起,派人来与宁王府合作,说实话,我当时并不愿应允,但我们宁王府太贫瘠,而你又是四哥的孙子,不得不让我对你的真实意图反复思量。”
    “虽最终答应与你合作,但我始终有所防备,你寄来的书信,赠予的金银,我未曾让任何人触碰。”
    “我怕有朝一日,四哥会借此生事。”
    “直至皇家钱庄与皇家商会两次遇挫,我已做好了皇上找茬的准备,却发现皇上并未责难宁王府。”
    “那时我方知,你是真心实意与我们做生意,想带我们这些藩王过上好日子。”
    “也是那时,我才真正放下对你的戒备。”
    “不过那时我仍未改变初衷,仍想复仇,翻身。”
    “一面利用你提供的财富,一面积极参与你的生意,以求更多便利。”
    “真正让我放弃报复的,便是……北疆之战。”
    “北疆之战,你以十万龙骑军,一举拿下北疆,将其并入大明版图,此战,令我震撼。”
    “我身为宁王,本就是边疆之王,与北疆势力交锋多次,北疆之强,我岂能不知?”
    “你悄无声息地练就了如此无敌的十万龙骑军,这份能力,这份实力,非我所能及。”
    “龙骑军现世那一刻,我心中所有念头皆烟消云散,我不得不承认,四哥有你这样的孙子,是走了多大的运,若你是我孙子,如今这天下归属,还真未可知。”
    “随后你的崛起,犹如耀眼的太阳,不仅发出炽热的光芒,更……
    他不愿揣测自家手足之情。
    皆是骨肉至亲,他们虽各有瑕疵,但在朱瞻墉心中,皆是血浓于水的亲人。兄弟阋墙已是一场悲剧,难道还要重演数次?朱瞻墉心中满是忧虑,不知兄弟间是否真有宁王所言之人。
    人心,乃世间最难揣摩之物。
    朱瞻墉微微摇头,一时难以平复心绪。
    实则,他对几位兄弟并非全无猜疑。
    在众兄弟中,若论嫌疑,朱瞻墉认为唯有次子与五子,再者便是八子三人。
    次子与八子等三子,皆为庶出,欲成储君,可能性微乎其微。
    除非他与五子相继离世,庶子们方有出头之日。
    五子对朱瞻墉的威胁最大。
    他逝后,五子方有继位之可能。
    然而五子不过一介书生,且他与五子关系在众兄弟中最为亲近。
    他不信,五子会做出此等事。
    五子自幼在他眼前长大,性情品行皆佳。
    且朱瞻墉自认,对五子从未亏待半分。
    五子不至于为皇位置他于死地。
    至于次子,朱瞻墉微皱眉头。
    他无法确信。
    因次子野心勃勃,虽在面前极力掩饰,但朱瞻墉看在眼里。
    对次子,他不能说放心,而是全然不在意。
    次子有何能耐,他心知肚明。
    即便次子有野心,他也足以压制。
    而次子,心思尚未细腻至此,难以将势力隐藏得如此深沉。
    至于八子等人,他更是不以为意,此三子或许心机暗藏。
    但三人之能力,实难入朱瞻墉之眼。
    其余兄弟,好色者好色,尚武者尚武,嗜酒者嗜酒,皆非深思熟虑之人。
    朱瞻墉微微摇头,驱散心头杂念。
    随后望向屋外,低语:“宁王,好个宁王,竟三言两语令我疑心手足。
    哼!”
    朱瞻墉心中颇感不悦,对宁王的戒备更增。
    宁王离去后,又有几位年长的王爷陆续前来,无一例外,皆是为求朱瞻墉释放人质。
    幸而,所有来到镇抚司昭狱的王爷,在见到朱瞻墉后,皆以好言相劝,鲜有人言语逼迫。
    朱瞻墉一面点头安抚诸位王爷,一面暗思宁王之言。
    此刻,追根究底重要,还是稳扎稳打重要?
    若穷根究底,朱瞻墉有很大机会找出那位“公子”身份。
    此“公子”屡次加害于他,势力深藏不露,实乃棘手之敌。
    若能提前除之,定能使朱瞻墉心生快意。
    只是,宁王之言令朱瞻墉犹豫不决。
    万一,宁王所言成真,“公子”果真是兄弟之一,他又该如何自处?须知,朱瞻基之事刚发生不久,那次虽是朱瞻基咎由自取,但此事对朱高炽与张氏的打击,绝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
    即便是他,亦未尝好过多少。
    他已彻底失去一位兄长,难道还要再失其他兄弟?他如今身为太孙,论权势,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此境况下,若再逼死兄弟,即便父亲朱高炽无异心,恐怕也会生出不善之念。
    反复权衡,朱瞻墉轻叹一声。
    他决定适可而止,不再深究。
    其实事已至此,“公子”是谁对他已无威胁。
    加之这些藩王即将全部改封至中亚。
    大明势力将迎来全新格局。
    一旦诸王离去,大明除中亚之外之地,将尽归朝廷掌控。
    身为太孙的他,将有机会全面拓展势力。
    兄弟们将不再是威胁。
    而藩王一旦改封中亚,欲识破最深藏不露之人,朱瞻墉只需静观其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