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横扫八方,唯我大燕(43)
作者:燕云十八骑   汉末三国:一杆铁戟镇天下最新章节     
    庞统冷笑一声说道:“为何不能?蒯氏兄弟现在的六皇子的红人,而蔡家家主向来的听从蒯良蒯越的话。
    此时此刻,这么关键的时候,这两家又岂会无动于衷?
    毕竟,当年收复楚国的时候,他们两家就起兵造反过。”
    此话一出,武美玲的瞳孔顿时一缩。
    是啊,蒯家跟蔡家当年就背叛过刘备,虽说那是因为大势所趋,但那也是背叛。
    这种背主求荣,见势不妙就起兵造反之人,确实应该提防。
    和平时期或许看不出来什么,可一旦到了危急时刻,这种人就是祸患,不得不防。
    “我知道该如何做,放心,蒯家跟蔡家虽然在荆州有势力,但一群乌合之众而已,本公主还不放在眼里。
    若是他们真敢起兵,那本公主就先带兵灭了他们!然后再北上支援太子。”武美玲声音冷厉的喝道
    “长公主威武!不愧是陛下胞妹,颇有几分陛下之风范啊!”庞统由衷的夸赞道
    武美玲并没有因为庞统的话而觉得高兴,而是看向一旁的赵云说的道:“夫君,立刻派出骑兵打探情况,时刻注意洛阳跟长安的动向。
    另外,再派人看着蒯家跟蔡家,倘若这两家真的敢起兵,我就让蒯、蔡两家从荆襄除名!”
    “嗯。”
    ...
    几日后,太子武墨被戏志才绑架到长安的消息传到了洛阳。
    连同这个消息传来的,还有黄忠也叛变,投靠了五皇子武涛的消息。
    当然了,这些都是武斌的说辞而已。
    此时,大殿之上。
    “六皇子、皇后,这黄忠深受陛下信任,此时居然做出叛逆之事,罪不容诛!
    臣以为,应当起兵平叛,出兵长安!将所有乱臣贼子全部诛杀!
    唯有如此,才能重振朝纲,使我大燕恢复往日的平和、安定。”
    此话一出,百官顿时附和。
    “请六皇子出兵平叛!”
    看到这一幕,武斌只觉得热血沸腾。
    曾几何时,他也很羡慕自己的太子兄长,他不仅地位崇高,而且还有一众大才追随。
    像什么卧龙凤雏的诸葛亮、庞统,冀州世家之首田丰,名满大燕的魏宏、满宠,甚至就连锦衣卫指挥使都是亲近太子。
    那个时候,他是羡慕太子、嫉妒太子、但从来不敢想有一天能够超越太子、甚至取代太子。
    可是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
    满朝文武大半都是他的亲信,剩下的那些人,也不过就是墙头草罢了。
    只要他的势力足够大,那就自然投靠他的麾下。
    “启禀六皇子、皇后,臣得到消息,黄忠跟太...跟五皇子前往益州,似乎是要拉拢平南将军魏延一同造反。
    倘若魏延加入五皇子麾下,那叛军的势力可就达到足以跟禁军以及御林军匹敌的地步。
    臣以为,想要诛灭叛军,光靠禁军跟御林军是远远不够的。
    请皇后跟六皇子下旨,召集各地守军入京,平定此次叛乱!”甄尧行礼说道
    “哗~”
    此话一出,朝堂顿时议论纷纷。
    召集外军入京,这可是大忌。
    遥想当年董卓入京的场景,在场的人都是知道的。
    毕竟,此事才过去三十年余而已。
    但问题是,不召集外军入京,又无法平定此次叛乱。
    这可以算是个两难的问题,无论如何做,都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武斌还是决定冒险一试。
    武斌来到皇后面前跪了下来,而后行了一个大礼。
    “母后,在这危难之际,儿臣只能借用玉玺,下旨命令各地守军入京。
    还请母后同样下懿旨,连同圣旨一同送到各地守军手中,唯有如此,他们才会放心大胆的调兵入京。
    待此次叛乱平定之后,儿臣自会向父皇请罪。”
    说着,武斌再次朝着甄宓磕了一个头。
    “请皇后下旨。”
    百官纷纷跪地请命。
    甄宓看着这一幕,不由得双手握紧,心中满是纠结。
    下旨调兵入京,倘若真的打起来,那事情可就真的闹大了。
    万一武靖凯旋,得知此事,只怕整个甄家都要满门抄斩。
    甚至包括他这个皇后!
    到那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事已至此,犹豫无用。
    “本宫...答应诸位爱卿的请求,立刻拟旨,以本宫的名义下旨,命各地守军火速进京,待大军集结之后,一同出兵,剿灭叛贼!救回太子!”
    “皇后英明!”
    ...
    次日,一道旨意火速朝着全国各地下达而去。
    而旨意的内容,自然就是武涛连同戏志才叛变,挟持太子逃往长安。
    结果长安守将黄忠也叛变大燕,投靠了五皇子麾下。
    现召集全国各地的守军入京平叛,肃清叛贼。
    此道旨意一下,也就意味着一场惊世之战即将拉开序幕。
    可惜的是,这场战役不是外战,而是内战。
    ...
    虎牢关。
    郝昭跟高顺看着手中的圣旨,脸上的神色也发生了变换。
    许久,郝昭放下圣旨,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
    “高将军,事到如今,我们该怎么做?是按照陛下密旨,相助太子,还是说...听从皇后跟六皇子的旨意,前往洛阳,平定叛乱。”郝昭语气发虚的问道
    高顺也是眉头紧皱,显然是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郝将军,你觉得...五皇子跟戏指挥使会造反吗?黄忠老将军会造反吗。”
    郝昭一滞,显然是被这个问题问住了。
    “这...五皇子在朝中没有势力,就算造反,也无人会支持他。
    至于戏指挥使,他可是陛下最信任之人,否则也不会将锦衣卫交给他执掌。
    黄忠老将军...我虽然与他不熟,但是从传言来看,黄老将军也不是会叛变之人。”
    说到这里,郝昭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高将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怀疑...”
    高顺看着郝昭,而后眼神微眯的说道:“倘若...是六皇子联合皇后以及国舅反叛呢?
    六皇子身为皇后嫡子,但却不是太子,难免心生怨恨。
    再加上前不久传来的甄尧走私鲜卑一事,更是坐实了这件事情。
    倘若如此,那此时咱们前往洛阳投靠六皇子,那可就是在助纣为虐啊!
    陛下若是归来,就凭陛下的性子,我等会是何种下场?
    而前往长安投靠太子,便可将此事查清。
    倘若太子是被绑架的,那你我就直接起兵反击,趁乱救下太子,逃出长安。
    可若是太子不是被绑架的...那...”
    高顺没有继续说,但是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若是太子不是被绑架的,那么造反的就一定是六皇子跟国舅。
    而他们,则是起兵平叛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