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帝王一怒
作者:大秦写书人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最新章节     
    徐福选择了赌一把。
    成了。
    他可半生富贵,权势通天!
    不成……
    也总能谋个差事。
    因为他看的出来,始皇对于长生有着极强的执念。
    须知。
    现在的嬴政才只有三十岁。
    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嬴政的年龄越来越大,对于长生就会越来越渴求。
    徐福认为……
    他迟早会有用武之地。
    无非就是早一点,亦或者晚一点。
    另外。
    根据历史记载。
    东渡蓬莱,遍寻仙岛,求得长生不死药。
    徐福先后下海了两次。
    第一次规模较小。
    徐福说找到了蓬莱仙山,但未能见到仙人,只因受到了蛟鱼阻挠!
    于是始皇东巡琅琊开海,射杀蛟鱼,再派徐福东渡……
    第二次规模极大。
    首先建造了蜃楼,一种巨型楼船。
    其次则是七十余艘中小型帆船、楼船组成船队,共计得有六千余名水手船员随行。
    同时为仙人献上三千童男童女。
    还有金银珠宝、能工巧匠、祭祀巫师、谷物种子等等。
    此等规模!
    两次东渡,耗费恐怕都能堪比修建骊山皇陵或者阿房宫了。
    徐福掌握海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他却选择了东渡倭岛,一去不返。
    毫无疑问。
    损华夏九州的民脂民膏,以资倭岛群畜……
    徐福的罪行。
    似乎比之赵高更盛!
    而许尚前面相当看重徐福的航海之才……
    原因在于。
    后世蒙元何其强悍,结果两次东渡攻伐倭岛都惨遭失败。
    没办法。
    不熟悉海情天时,使得非战斗减员太过严重。
    旧时代航海术还是比较珍贵的。
    所以。
    对于徐福的处理最优解,便是将其身上的航海依仗全部压榨出来,再将其极刑论罪。
    这一世。
    许尚早已准备好了。
    他要让徐福懂得一个深刻的道理: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
    徐福之所欲。
    注定是万劫不复之地。
    ……
    次日。
    嬴政在早朝上并没有急着把陵邑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清官、浊官制度,告缗令,迁徙补助等等国策提出来。
    因为李斯被禁足了。
    不过外客干才派系肯定依旧以皇帝为尊。
    而关中勋贵派系……
    嬴政需要先让国尉屠雎去做右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去疾的工作。
    看看这两位关中勋贵派系的顶梁柱,对于陵邑制度的态度激烈与否。
    嬴政自己则在下朝之后,专门去找了一趟华阳太后,说了一下陵邑制度,获取了昌文君和整个楚系秦臣派系的支持。
    剩下嬴族宗亲派系的渭阳君……
    不出意外。
    渭阳君肯定非常抵制中原人迁入关中。
    因为渭阳君会想关中是他们嬴族老秦人的地盘!
    怎么?
    你们中原人现在要来我关中大秦讨饭来了!
    渭阳君一如既往的极度排外。
    不过。
    嬴族宗亲派系毕竟没有什么实权。
    当嬴政拉下身段,几声伯父叫下去,渭阳君也就没了脾气。
    这种执拗的老一辈就是这样。
    吃软不吃硬。
    毕竟皇帝都把台阶垫到你脚下了。
    你如果再不懂得低头。
    那就是不知轻重了。
    综上。
    当嬴政约摸着掌控住大局之后。
    才在三日后的大朝议上。
    让蒙毅把陵邑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全部搬了出来。
    注意。
    蒙毅是军武勋贵派系出身,他主动提出推行陵邑制度,再有国尉屠雎的点头,那么其他将军也就不会再说什么。
    至于军武王家……
    一门双侯,低调的很。
    王翦和王贲从来不会在朝堂上对国策施行,发表任何意见。
    尤其是王翦,问就是陛下英明。
    然而。
    不等朝堂诸公商讨陵邑制度的细节施行……
    比如建造五座陵邑,需要达到怎样的规格。
    如果建的比较普通,倒显得他们关中小家子气。
    更重要的是,陵邑名义上乃是骊山皇陵的配套,那这着实没办法了。
    按照给皇帝守陵的规制,肯定低不了。
    再比如,关于迁徙补偿数额的问题。
    这个事儿还真挺麻烦。
    因为土地分肥沃和贫瘠。
    家宅也有价差之分。
    真要去评估的清清楚楚,显然不现实。
    最后嬴政拍板,别的都可以暂且搁置,无论如何,先配合告缗令……尽量把中原的土地核查清楚……
    正当政策的轻重缓急即将被论个明明白白之时。
    以博士仆射淳于越的外客儒家派系跳出来了。
    淳于越的谏言依旧是老一套!
    即:只要恢复分封制,自然就能获取中原的民心,尤其是那些遗老遗少,昔日余贵……他们都会主动向大秦效忠!
    这么一来。
    那就没必要多此一举,再搞什么陵邑迁徙。
    “陛下!”
    博士仆射淳于越拱手道:“老臣认为陵邑制度不当行,理由有二。”
    “建造五座陵邑,耗费颇巨,会让国库增加负担。”
    “二来,迁徙路途遥远,抛家舍业,民怨沸腾,大秦势必国祚不稳!”
    ……
    博士仆射淳于越表奏了自己的意见。
    有道理嘛?
    对于儒家而言,确实有道理。
    因为他们只想恢复分封制。
    随即。
    “呵!有意思!”
    国尉屠雎站出来道:“我等提议效仿尧舜,通过陵邑制度,给予中原余贵一个陵邑士族的身份,让他们拥有入仕的机会,并且还给予迁徙补偿……结果现在你们儒家倒是先跳出来不同意了!”
    国尉屠雎感觉这群儒家老朽,一天天的,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什么!
    来找茬的吧!
    “国尉此言大缪!”
    博士仆射淳于越义正言辞的道:“只要恢复分封制,自当四海升平,四民分业。”
    “原本的中原遗老遗少,在认可和效忠于大秦以后,他们自然就能在当地通过民意推举,谋得差事,进而自发巩固吾皇的统治!”
    “陛下,老臣斗胆,请陛下驳回劳民伤财的陵邑制度,恢复分封制,以正九州法统!”
    ……
    自当四海升平!
    自然民意推举!
    自发巩固统治!
    淳于越的言辞颇具唯心顺意的论调,儒家又带点道家,追求顺应民心,顺势而为。
    可实际上。
    博士淳于越的论点背后,也是有深层次的博弈。
    许尚的陵邑制度。
    是要通过迁徙中原余贵,加速推行一统文字、货币等国策,再通过九品中正制,从政治层面绑定中原和关中。
    即:所有官员,都得由朝廷任命,再下派地方,此乃标准的中央集权制!
    而淳于越的分封制,则是通过分封利益快速收取六国余贵和中原遗老遗少的忠心。
    以求四海升平。
    分封制下,中原余贵无需全部得到朝廷的任命,便可自行继承原有兼并的土地和利益。
    也就是着名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名义上是藏富于民,不可与民争利。
    可这么搞的话。
    地方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等等,全都可以绕过中央朝廷……
    朝廷怎么办呢?
    似乎只能施行以礼匡之!
    礼,儒家的立足之根本!
    亦是儒家思想中的绝对核心!
    淳于越完全站在儒家的利益和立场……全然不顾及九州华夏之国情……
    还有朝堂上其余派系大佬的意见和脸色。
    只能说……
    淳于越这一套理论把自己都给洗脑了。
    所以显得极其顽固,以及不知所谓。
    “又是分封制,淳于越!!”
    国尉屠雎低吼一声,便要火力全开!
    这时。
    长公子扶苏站出来,道:“父皇,儿臣附议淳于博士,当前天下初定,理应与民休息,怎能劳民迁徙跋涉,此绝非辅国良策!”
    国尉屠雎:“……”
    扶苏本性纯良仁义。
    他的所有想法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那就是以民为本。
    但……
    扶苏不明白的是。
    若无法尽早的促成【全民一统共识】。
    一味的以民为本,只会是固步自封,困死大秦!
    “扶苏,吾儿!”
    嬴政从王座上站起身,道:“在你眼中,与民休息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么?陵邑制度不是辅国良策……那什么才是辅国良策,分封制!?”
    扶苏:“……”
    “朕告诉你,那狗屁分封制无非就是要让朕妥协,进而拿着国家和底层民众的土地和利益,去换取六国余贵和中原遗老遗少的短暂效忠!”
    嬴政声音低沉:“可朕从小便懂得……大道真理,从来都是争出来的,不是妥协出来的!”
    “六国余贵和中原遗老遗少,现在无非就是通过明里暗里的抵制我大秦的一统国策,想要倒逼朕重启分封制,去用土地和利益去安抚他们!”
    “朕今日把话放到这……朕偏不!”
    “既然他们要争,那朕就跟他们争争看好了!”
    “哪怕不动用我大秦的百万锐士,朕只身一人,也照样可以再次横压九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