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风雪夜归人(一)烂泥铺
作者:佩刀熊猫   汉末乱云飞最新章节     
    絮碎如雾,枯枝渐白;初雪覆地,晚风更急。
    每每初雪时分,雪绒飘飞轻扬,亦不过密,如柳絮随风轻舞。随着北风愈吹愈疾,雪越下越密,雪绒渐成雪花,簌簌而下,如穹庐间密织而成的浩然白网,数丈之远则无所见。
    雪花随风席卷狂飘乱舞,雪幕也越来越厚,沸沸扬扬,飘飘洒洒,天地间逐渐白茫茫一片。
    突然几匹雄壮骏马撕开纷飞绵密的雪幕急驰冲出,如箭一般裹风带雪呼啸着驰骋而过,在身后卷起乱纷纷的雪花和泥土。马上数名骑士俱已眉发皆白,面目难辨,各人所穿衣衫与甲胄上结着厚厚的雪霜,正是风雪兼程的高旭一行。
    “虎儿,这雪下得邪乎,不能再埋头赶路了……”这是高进的声音。
    “高家大侄,现下风大雪急,人马皆不识途,前方不远便是烂泥铺,我等可暂避一时。”一名年长骑卒侧脸避开风雪扑面,大声向身前奔驰如电的白马少年呼喊。
    今日虽是初雪,却出乎意料来得如此猛烈。各人所骑的辽东骏马顶风冒雪奔驰到现在也显疲惫,在如此风雪中迷了途,可就是人命关天的麻烦。
    回首对名叫茂叔的年长骑卒点点头,高旭再望向高进和秦铁匠,招招手向前方做了个手势。
    一行人马不停蹄复又冲入漫天雪幕之中。
    半为驿馆半客栈的烂泥铺子,原先为汉置邮驿,属于辽东陆驿之一,原名为烂泥驿,盖因周遭逢雨排水不畅,附近皆成烂泥滩而得名,与北面的乌泥镇有异曲同工之处。
    东汉朝廷动荡伊始,政令不畅,腐败横行,驿馆不再归属朝廷管理,全部划归各自郡县运营。因自行承担损耗,许多驿馆便改头换面,捎带经营些客栈货仓商事,以弥补驿馆入不敷出的损耗开支。
    更有甚者,由于天高地远,无人过问,索性就摇身一变而为私营馆舍,放弃了郡县邮驿的功用。“五里一邮”“三十里一驿”的规制,早已不复存在。
    烂泥驿也不能例外,虽还留存有厨、有厩、有仓、有舍的规整设置,然而随着岁月沧桑流逝,门楼倒塌、房舍旧损,原汉家官府的邮驿效能已逐渐消失,连按制配发圈养的十几匹驿马也只余寥寥数匹老弱病残,聊胜于无。
    秦汉以来所谓车、马、步、船的“四递”,由于驿卒流失,甚至余下的“步递”都已无力存续。
    幸好在辽东治下未曾遭受兵灾,驿馆还未完全被官府废弃,此时尚以半官半民的模样,在驰道左近勉强维持着。
    原驿丞一家老小为求活,慢慢修缮了近半屋舍为私营的酒铺客栈,原先的老驿丞也兼了客栈的掌柜,并在附近原有驿田之旁,扩大了垦荒耕种,藉以养家糊口,顺带还做些零碎买卖勉强度日。
    久而久之此处被人称为烂泥铺子,“烂泥驿”之名就此湮没在岁月的烟尘里。
    往日天晴农闲,附近庄子中百姓便带着自产果蔬、自酿酒水,以及一些手工编织制品或是地方特色小吃,来烂泥铺门前的驰道左近摆摊售卖,于阡陌交通中零散挣些银钱贴补家用。
    当初雪扬扬洒洒飘飞下来时,附近摆摊的百姓见途中几无往返客商,皆收拾了叫卖的物什,急急返家以避风雪。
    这一场初雪来势迅猛,昨日还艳阳高照,谁曾想昨夜北风乍起,寒雨洒落,今冬的第一场雪便从天而降,从开始的雪绒花轻盈飞舞,渐成鹅毛大雪团团落下。
    值此风雪漫天之际,烂泥铺子的残破院落孤零零的,在无垠旷野之上尤显突兀。此时除了风雪扑簌之声,天色昏暗浩渺,一片无尽的灰白中,再无活物出没的迹象。
    老驿丞见风雪中的驰道上再无往来公差与路人,便打算闭了门,躲懒偷闲在屋檐下,就着红泥炉火热一壶寡淡水酒,也附庸风雅一回,懒洋洋赏赏雪景,享受个泥炉煮酒半日闲。
    待温酒火候将好之时,驰道上却传来一阵车马辚辚由远而近的声音,引得院内老黄狗吠叫不已。年逾五十的驿丞忙捶着老腰站起身来,随手披了件檐下挂着的蓑衣去门前探看究竟。
    只见漫天雪幕之下,残破的院门前已经停着一马一辕。
    一匹神健高大的青骢马正口鼻喷吐着白雾,形貌端正,身体壮硕,肌肉虬节,肩高腿长,堪称少见良驹!
    马上骑士年约二十,手长腿长,头戴武弁,身上所穿箭袖窄袍直袴覆着一层积雪,几乎辨不出原有颜色。腰挎长刀,后背上还系负着个紧靠皮兜,在颈后左右两边各露出三支“卜”字形单枝横刃手戟,风雪难掩锋刃处的凛冽寒光。
    那高大骑士转首望向驿丞之时,双目如电,其人容貌俊伟,面目轮廓分明,气势英武。
    见老驿丞出门来看,便于马上洒脱地拱手笑道:“老伯可是此间管治上下?却是冒昧叨扰,请问此地可是烂泥铺?雪大风急,我等可能于此暂歇一宿?”
    老驿丞见状,忙不迭打开破落的柴木篱笆院门,连连点头口中不住唠叨着:“客官毋须客气,此地便是烂泥铺。俺也不是甚管治,天也不管、地也不治!原是此间驿丞,却没来由便失了官身,朝廷俸禄更是多年未见,若不是县里时不时接济些钱粮,此地怕是改叫烂泥冢了……”
    骑士闻言哈哈大笑:“老伯倒是风趣。”
    将院门敞开,老驿丞继续唠叨,“客官便安歇此处吧,这等天候里赶路,夜里若是没个着落,却是要冻死人的……”
    “多谢老伯!”骑士利落下马,三两步趋近车驾前,抬手轻轻叩响车厢,“幼安先生,根矩先生,看如此风雪,再前行不得了,烂泥铺便在此处,就此安歇可好?”
    车厢之中回应了一声,庄稼汉打扮的中年车夫闻声后转过身来,神态恭谨而谦卑,轻手轻脚将车厢门自外打开。
    车厢中率先出来一人,身高八尺,年近而立,美姿容,短须髯,神采奕奕,头戴玄色缁布冠,一身素白长袍,神态举止怡然脱俗,颇具仙风道骨之范。刚出得车外被裹挟着雪花的疾风一吹,浑身不由打个冷战,忙回头对车夫道,“如此风雪!一路却是苦了方伯……”
    那车夫忙不迭低头施礼道:“先生折煞草民了,能为二位先生驾车,是俺多大的造化呢!”
    被称为先生之人淡淡笑道:“方伯切勿如此言重,待会进院好生歇息,切记讨一碗热腾腾姜汤饮了,风雪兼程至此,还须仔细风寒。”
    方伯忙不迭答应了,朴实憨厚的脸上尽显感激之情。
    白袍先生这才对着车内催促道:“根矩兄,迟迟不出,更待何时?可别是怕冷……今日初雪倒是少见的势急。”
    “我这身子骨却是比幼安耐得寒来……方才落了一子,总算寻着了。”
    随着一声沧桑浑厚的话音,自车内又出来一人,稍显年长,颌下蓄须,风骨矍然,戴着普通样式平巾帻,原色麻衣布袍,朴素自然。一手抱纹枰(古称,木制棋盘),一手托棋匣,两手不得空,被幼安先生搀扶着下了车辕,站定后四下望了望,欣然赞道:“嚯!好一场初雪!看这般势头,来年收成却是不愁了。”
    那骑士见状笑着提醒:“二位先生却进屋感慨不迟,立于此间喝风吃雪,在下也只陪着。”
    二位先生对视一笑,随同老驿丞前去厅中,骑士则挽着青骢马,同方伯一道向院子一侧的马厩行去。
    马匹虽善于长途奔驰,甚至冲锋陷阵,却娇贵异常,相同马种之间马力爆发及持久的高低优劣,差别大都在于主人是否悉心照料养护。
    这一路顶风冒雪奔波下来,若不仔细将马匹身上雪泥梳洗干净,再将骨血搓热,加喂些谷饼精料,冰天雪地里如此冻着,再好的马也废了,甚而重至染疾暴毙也说不准。
    老驿丞引着二位气质脱俗的先生入得厅内,泥炉燃得正旺,粗陶酒壶浸在瓦瓮中,瓮里沸水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身着素白长袍的幼安先生见了大喜:“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麻布衣袍的稍年长者则盘膝坐在火炉之旁,将手中纹枰棋匣摆在一边,长长舒口气道:“这等风雪画卷,正好沽酒几盏——把酒屋檐下,对雪赏琼花。”
    “果然诗情画意,根矩兄滴酒尚未入口,已是出口成章。”幼安先生抚掌赞道。
    驿丞见了钦佩不已,躬身陪笑道:“二位先生莫见笑,此酒水寡淡,乃乡里农夫自酿,小老儿原打算自饮来着,怕是入不得二位尊口。”
    幼安先生笑道:“冒昧搅了老伯兴致,酒水倒是无妨,只为助兴罢了。我等皆随遇而安之人,这一壶温酒,便恕我等做个恶客,却是坐享其成了。劳烦老伯再去多取些酒水,酒资定然优厚奉上。”
    老驿丞闻言喜出望外,这风雪天里尚能做得生意,还有甚话好说?何况客人知书达理,谈吐气势俨然,显然是贵客临门,这残旧萧索的厅堂内,怕不是蓬荜生辉?老驿丞殷勤答应着去后院取酒。
    二位先生施施然摆开纹枰,自瓮中取出温热的酒壶斟酒入盏,赏雪、饮酒、手谈,闲适风雅之至。
    棋行五步,酒尽三盏,温酒入喉,顿觉浑身舒泰、寒意渐消。
    根矩食中二指轻拈一白子悬于棋枰之上,却迟迟未落子,悠然抬眉道:“幼安吾弟,此番急切,风雪无阻,怕是并非意在烂泥铺赏雪对弈吧?”
    幼安闻言淡淡微笑,“根矩兄稍安,若非彦方兄派亲随快马传信,言及来此烂泥铺相会定有意外之喜,又岂会操切如此,劳烦根矩兄这般车马劳顿?”
    话音顿了顿,幼安端起酒盏来向根矩兄略一抬手,美滋滋饮了一口,接着缓缓道:“彦方兄素来稳重,如此急切传话,连笔墨都不及准备,可见其仓促,料彦方兄所荐之人非同一般,既来之则安之。你我于此安心守候,有酒、有雪、有方圆,(古称,代指围棋。)岂不乐乎?”
    “啪”一声脆响,指间拈着的棋子终于落下,根矩颇为好奇,“原来如此,不知所荐之人会否如约前来,如此风雪漫天……莫嫌我煞风景,倘若失约,抑或无益此行,且待如何?”
    “彦方兄业已言明,若是大失所望,便亲自躬耕一亩田地在我草庐之侧,以为赔礼。”幼安想着那亲随带来的口信,不禁失笑。
    幼安口中所言的彦方兄便是太守府长史王烈,而这幼安、根矩二位先生,便是名闻遐迩的中原名士管宁、邴原。
    东汉末年时期,管宁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身,管宁为龙尾。天下大乱时,管宁、邴原及王烈等挚友携家小避乱于辽东。历史上着名的因志不同、道不合“割席而坐”的佳话,便发生在管宁与华歆之间。
    此时管宁年近而立,正当青壮,隐居当地山野,挖土为窑,结草为庐,拒不为官。耕作之余,只谈经论典而不问世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哪怕如辽东太守公孙度数次登门拜会,也顾左右而言他,于时局不置一语。
    当地百姓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诲,并陆续吸引数千中原流人士子与百姓聚居在草庐左右,躬耕受教,一边读书,一边劳作,这也正是管宁所推崇的“知行合一”。
    王烈与管宁、邴原、刘政等素来私交甚笃,此时皆避祸于辽东,太守公孙度对来自中原的名士贤才敬重有加,不仅亲自拜访,还经常赠送金银珠玉各类礼物,意图礼聘名士入府,为辽东出谋划策,共商大计。
    时日一久,素来怀有抱负的王烈便与管宁相约,分别采用不同的“知行合一”理念,以鉴验于世。
    管宁重躬耕礼教,节操高远,恬退修心,不为名淆、志在育德。而王烈倾向于学为所用,经略治世,德威服人,无讼乃贵。
    彼此君子约定之后,王烈应太守公孙度之邀,受长史之职于辽东郡府。
    因友人间常有来往,彼此心意相通,王烈知晓管宁教化于山野之时,时常感叹无天赐良才以传衣钵,多年以来未遇合乎心意的天纵之才以为弟子。
    今日在望平县衙见过高旭之后,王烈禁不住欣喜难耐,临机决定快马传讯挚友管宁,嘱咐管宁速至前往乌泥镇途中必经的烂泥铺,如若机缘巧合,必将有所惊喜。
    此时此刻,王烈正在聚仙楼独斟自饮,凭栏举杯邀雪,当风须发乱飘。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至于高旭是否会过烂泥铺而不入,彼此擦肩而过,或者彼此相见却差强人意,此等机缘巧合之事,则只看天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