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城,开战了。
齐国领军大将接到朝廷的命令,以平乱的名义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战斗命令。
十万大军根本没将那些难民放在眼里,迅速发动了攻势,甚至连一些攻城器械都没有准备完全,就匆忙开始了进攻。
本是自信满满,很快就被吴起给上了一课。
吴起根本就没有采取守势,在敌人发动进攻的一刹那,吴起率领大军直接出城。
一方面是为了正面迎战,一方面是准备出城策应,据吴起推测,只要齐国军队发动攻击,后续的进攻就不会停止。
以镇北军的战斗力,还有十万大山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没有必要死守武安城。
而且,吴起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以难民暴乱的名义,趁机攻城掠地,拿下齐国更多的城池,如此一来,也能缓解十万大山中资源的短缺。
“这是那些难民组建的军队?”
看着整齐划一出城的难民大军,齐国将领有些懵逼了。
这谁是难民?为何对方的装备比自己一方还要精良。
“命令大军,攻击。”
眼下不是疑惑的时候,不管这些人从哪里搞来的装备,人终究不会变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齐国大军开始猛冲。
短兵相接,血肉横飞,转瞬间,残酷的战役开始了。
“不好,这根本不是难民,分明是精锐大军,快收缩部队,准备防御,等待救援。”
“立刻派人将这里的情况上报朝廷。”
开战不足十分钟,齐国将领便发现了异常。
全部都是三品武者,哪有这样的难民大军,比之自己更加精锐,这要是打下去,全军覆没的肯定是自己。
此刻,将领慌了,已经没有刚来时的张狂,立刻收缩兵力等候救援。
“来人,通报岳飞将军,请岳飞将军再次派出三十万大军,阻击各城支援的兵马,并顺势反击,占据那些城池。”
战况几乎是一边倒,这边的结果不会有任何意外,吴起开始发力。
此刻,齐国还有陆陆续续地大概30万左右的援兵在路上,吴起下一步要针对的就是这些援兵,还有他们身后的城池。
这些城池都在武安城附近,只要拿下,可形成策应之势,齐国再想攻打武安城,进攻十万大山,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吴起这边猛追猛打,将来犯的十万齐国大军逼退死守,岳飞那边也迅速策应,再次出动三十万大军,直接攻击援兵。
混战由此爆发。
齐国京都,皇宫中,众人沉默不语。
“陛下,已经出现五十万精锐大军,这些人究竟是从哪冒出来的,难道,十万大山深处连接了其他地方吗?”
没有人相信这些军队真的是由难民组成,即便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力提升这么多。
所有人能想到的,只能是这些军队是从他处而来。
齐国境内,这么多军队调动想不留一丝痕迹那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出问题的只能是十万大山。
“看来龙天收拢难民的目的,就是为了掩护这些大军的来历,不管他们来自哪里,应该都是冲着我们齐国来的。”
“传旨,命令附近驻军立刻开拔,赶赴武安城,十万大山的秘密必须揭开。”
“同时将这里的情况上报溧阳王朝,我国在前线顶着天武王朝,如今有人釜底抽薪,溧阳王朝不能不管。”
齐皇非常生气。
自己带着齐国顶在前线,居然有人算计自己,简直是岂有此理,不管对方是谁,齐国都不会善罢甘休。
“陛下,对方攻势很猛,我军几乎都不是对手,可见敌军精锐,且有高手相助。”
“陛下,这里的情况不仅要上报溧阳王朝,还要通报靠山王血无涯,毕竟他离战场最近,如果我们这里出现问题,他也难辞其咎,甚至导致溧阳王朝大败亏输,这样的结果,血无涯不会接受。”
“如果求助血无涯,说不定效果会更好一些。”
有人建议。
此人的说法没有问题,血无涯绝不愿意看到前线出现问题。
“父皇,此事事关重大,关乎我齐国的生死存亡,甚至影响整个溧阳王朝的局势,还请父皇派出最得力的人选去见血无涯,儿臣不才,愿意担此重任。”
齐天站了出来。
“陛下,二皇子所言恰如其分,我们必须将形势朝最坏处考虑,能否得到血无涯的支持,非常关键,确实应该派出重量级人物,以彰显此事的重要性。”
“不过,二皇子虽贵为皇子,然平时接触政事不多,微臣建议,请太子殿下亲自出马,既能彰显此事的重要性,也能充分表达我国对此事的重视。”
宰相杜城站出来建议道。
这件事做好了,对于太子的名声很重要,还能在血无涯面前露脸,若是留下好印象,太子登基十拿九稳。
如此好的机会,怎么可能让二皇子去呢。
“陛下,宰相大人言之有理,此事非太子殿下亲自出马不可。”
大将军李洪波,太尉李刚也出声附和。
看着极力推荐太子的三人,齐天心里恨的牙痒痒,这帮混蛋是一点机会也不给自己,好在自己和龙天达成了协议。
“既然如此,太子立刻出发去见靠山王,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齐皇对于太子是偏爱的,也愿意给太子机会。
“是,儿臣立刻出发,绝不辜负父皇的嘱托。”
太子立刻领命,转身离去的同时,还无意中扫了齐天一眼,仿佛是嘲笑。
就算你提出的又如何,好事还是落不到你的头上。
齐天看着太子,面无表情。
“去吧,看你还能张狂到几时。”
目的达到,齐天一言不发,只是心中揣测着计划的缜密。
“陛下,我们不能单纯依靠溧阳王朝,必须继续调动兵力围剿。”
“臣愿意领兵出征,尽快解决叛乱。”
大将军李洪波这时候也坐不住了,现有的情报中透露着太多的不同寻常,不能在等闲视之了。
“臣等复议,请陛下下旨。”
一众大臣也支持,反正不是自己上,有人愿意去,那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