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酒壮色胆
作者:范哥一支笔811   爱上东家儿媳妇最新章节     
    来到兴隆镇的当天,杨县长顾不得鞍马劳顿,就领着几个下属,由高镇长陪同,到街道周边的几个村子视察了一番。杨县长头戴一顶朴素的柳编草帽,身穿普通土布便装,脚踏一双千层底布鞋,身姿挺拔地走在乡村小道上。
    他带领下属深入每一个农户家中,关切地询问着他们的生活状况、身体健康以及家庭困难等问题,并认真倾听农民们的心声和诉求。面对患病或贫困的农户,杨县长更是细心关怀备至,详细了解他们的病情及困境后,表示会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不仅如此,杨县长还亲自参与到农户的日常劳作之中,与他们一同扶犁耕地,播撒种子,挑粪施肥,挥汗如雨。这种亲力亲为的举动让农户们深感温暖与感动。在此期间,杨县长始终保持着和蔼可亲的态度,用真诚和热情与百姓交流沟通,展现出一幅亲民爱民的父母官形象,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赞誉和尊重。
    当夜幕降临,圆月初上之时,杨县长一行的视察活动圆满结束。高镇长作为东道主,尽显地主之谊,特意在鹿鸣聚安排了数桌丰盛的宴席,美酒佳肴琳琅满目,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以此来为杨县长及其随行人员接风洗尘。
    众人围坐在餐桌前,推杯换盏,谈笑风生。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杨县长面带微醺之色,目光投向身旁的高镇长,语重心长地说道:“老高啊,此次前来兴隆镇考察,我深切感受到这里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兴隆镇未来发展的期许与信心。
    高镇长赶忙回道:“都是托杨县长的福,您这次来给我们指出了不少问题呢。”
    杨县长摆了摆手,“这是我应该做的,咱们当官的不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嘛。”
    这时,有人提议道:“杨县长,您给我们讲讲您的为官之道吧。”
    杨县长笑了笑,“我的为官之道很简单,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老百姓。”
    众人纷纷鼓掌叫好。
    这场接风宴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杨县长也在兴隆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这是一场纯粹的官方活动,所以文掌柜并没有被邀请参加。
    ……
    当夜幕完全降临,如墨般漆黑的天空笼罩大地之时,下属才终于把已经喝得不省人事的杨县长带回了兴隆堂。我见状,赶忙迎上去,小心谨慎地扶住身体摇晃不定、脚步踉踉跄跄的杨县长,艰难地朝着客房挪动着步子。
    好不容易进到屋里,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杨县长扶到椅子上坐下。与此同时,林芝动作麻利地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蜂蜜银花茶走过来,轻手轻脚地放在床边,然后温柔地对杨县长说:“县长,您喝杯蜂蜜银花水解解酒,慢点喝,不要烫着了。”
    杨县长微微睁开朦胧的双眼,看着眼前清纯可爱的林芝,慢慢接过她手中的茶杯,努力抬起手握住它。虽然动作有些迟缓,但他还是勉强抿了几口。随着茶水入喉,清甜甘爽的味道便在他的口腔里蔓延了开来,他的脸色似乎稍微好了一些,原本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
    看着杨县长逐渐恢复清醒,我和林芝如释重负。我心里明白,酩酊大醉的人唯有安心静养,方能尽快恢复元气。于是,我悄无声息地离开房间,留下林芝独自照料贵客。
    这时候,杨县长忽然开口说道:“文掌柜,拿一瓶酒来,陪我再喝几杯,一醉方休!”
    文掌柜一想到他进门时摇摇晃晃的情景,就不敢让他再喝,便委婉地说道:“我平时不喝酒,所以……”
    “听说你泡的药酒还不错吗!是不是舍不得啊?”不等文掌柜把话说完,杨县长就半开玩笑地说道。
    既然杨县长执意要再喝酒,凭他的性格,想劝也是徒劳,文掌柜只好提着马灯,去中药房打开了一罐哑巴张泡好的低度养生酒。
    此时此刻,杨县长仿若脱胎换骨,变得神采奕奕、容光焕发,他的双眼犹如饿狼一般,紧紧盯着林芝那高耸的胸脯,丝毫没有挪开的意思。林芝感受到杨县长炽热的目光,心中一阵恐慌,羞红了脸低下头,试图避开他的视线,
    但杨县长却站起身来步步紧逼,凑到她身边,轻声说道:“小妹妹,你今天真是太美了,让我再仔细看看。”林芝强忍着内心的不适,强忍欢笑,羞涩地说道:“别这样,让别人看见不好。”她边说边往旁边挪动了几步,试图与杨县长的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然而,杨县长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伸出右手,想要搭在林芝的肩上,林芝迅速侧身躲开。杨县长的手尴尬地停在空中,脸上露出一丝不悦,但很快就恢复了笑容。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小妹妹,别跑啊,你不知道自己害羞模样多讨人喜欢啊!”
    林芝被杨县长的话吓呆了,像受惊的小鹿一样,急忙转身离开,慌乱中,和提着酒进来的文掌柜撞了个满怀。看着林芝慌慌张张的样子,文掌柜走进屋子,就看见杨县长站在原地望着林芝的背影默默发愣,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赶忙把酒放在桌子上,说了声 外面风大,顺手关上了门……
    山区的夏夜,天凉气爽,虫吟蛙鸣。文掌柜和杨文相对而坐,杯盏交错,边喝边聊,你听他讲官场的沉浮,人性的善恶,他听你说中医的兴衰,生死的因果。
    酒过三巡,夜色已深,两人越聊越是投机,仿佛有说不尽的话一般。他们从儿时的趣事谈到如今的生活,又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每一句话都能引起对方的共鸣,每一个观点都能得到彼此的认可。
    不知不觉间,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忘记了世间的一切烦恼和忧虑,眼中只有眼前这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