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如饥似渴
作者:范哥一支笔811   爱上东家儿媳妇最新章节     
    这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着白天的经历,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让我对凤枝和林芝有了更多的了解,她们都是善良可爱的女孩,而我也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心思......
    夜已经很深了,我却辗转难眠,我又想起了今天在兴隆镇遇到的那一群流浪汉,也想到了当初的自己,那些苦难的经历总是挥之不去。庆幸自己遇到了贵人,现在待在兴隆堂,虽然衣食无忧,但总觉得心里缺少了点什么,别人都整天忙忙碌碌,而我除了干些粗活重活,什么忙也帮不上,急得团团转。
    深思之后,才发觉自己生性顽冥、学识浅薄,尽管有过几年私塾的求学经历,但在漂泊的岁月中,把所学知识几乎都还给了高先生。如今的我,不但无法理解深奥的药书,甚至连一些药名也不会认、不会写,更难以领悟其中的深意。
    在这个静谧的深夜里,万籁俱寂,仿佛整个世界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却独坐在桌前,手中紧紧握住两支钢笔,眼神坚定地凝视着前方。
    我深知知识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可以开启智慧之门,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因此,我决心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书籍,汲取其中的精华不断充实自己,拓宽视野,超越自我,成为一名既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又拥有卓越智慧的全能人才,更好地回报那些一直以来关心、爱护和支持我的人们。
    他们对我寄予厚望,无私地给予帮助和鼓励。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陪伴与激励,我才有勇气面对困难,迎接未来的种种考验。所以,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崎岖坎坷,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向前迈进。
    第二天一早,我就从箱子底下翻出了高先生以前送我的两本书,一本是《增广贤文》,一本是《周易》,闲暇的时候就开始研习,并逐字逐句地认真抄写,细心体会。
    犹记得我辞别学堂之际,高先生将这两本书赠予我,言辞恳切地说道:“孩子,待你将这两本书研读透彻,领悟其中真意,你便可成为世间翘楚。”
    然而那时的我,年幼无知如稚童,心浮气躁似狂风,又怎能理解高先生的肺腑之言?那些珍贵的话语,于我而言,就如过眼云烟,丝毫未在我心中泛起一丝涟漪。不仅如此,我还为自己的懒散寻找借口,声称这两本书犹如苦涩难懂的天书,深奥难解,以此为自己的懒散开脱。
    文掌柜在不远处乐呵呵地瞧着我,看到我居然主动拿起书本,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来,他那原本紧绷的脸慢慢放松,最后嘴角一扬,露出了十分欣慰的笑。
    这一笑容中蕴含着无尽的情感和期望,仿佛是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花朵终于绽放出美丽芬芳一般;又好像是见证了一颗新星冉冉升起时所散发出的喜悦与激动之情。在这一刹那间,整个房间似乎都被这温暖而和煦的气氛所包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如沐春风般美好愉悦感受。
    ……
    杜鹃妈妈为了治好女儿的病,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她不辞辛劳地四处打听名医良方,足迹几乎踏遍了大江南北。每一次满怀希望地带着药方回家,却又在一次次尝试失败后陷入深深的绝望。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眷顾那些坚持不懈的人。就在杜鹃妈妈几近崩溃的时候,她偶然间遇到了文掌柜。这个看似平凡的中医,却成为了她和女儿生命中的转折点。在文掌柜的精心治疗下,杜鹃的病情开始慢慢好转,这无疑给了杜鹃妈妈莫大的安慰。文掌柜以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让杜鹃妈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随着与文掌柜的深入交流,杜鹃妈妈逐渐领略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那些古老而神秘的草药配方、独特的针灸疗法以及蕴含着千年智慧的中医理论,都令她叹为观止。
    更为重要的是,中医所倡导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理念,让杜鹃妈妈明白了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无恙,还包括心灵的安宁。通过调整饮食、作息和心态等方面,杜鹃妈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愉悦。曾经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的心结,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解开。
    她感激中医带给她们母女俩的新生,而这段与中医结缘的经历,将成为她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从那以后,每周一,杜鹃妈妈都会带着女儿兴冲冲地跑到兴隆堂看病。然后,文掌柜会给她们开一周的中药,带回家熬着喝。在给杜鹃做中医理疗时,杜鹃妈妈也不偷懒,主动在店里帮忙,啥活儿都干。
    在文掌柜的精心治疗下,杜鹃的病情有了惊人的变化,脸上有了光泽,整个人充满了青春活力。母女俩的心情也像雨过天晴一样,格外舒畅。她们就像凤凰涅盘一样,获得了新生,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文掌柜每次给病人做理疗的时候,都把哑巴张带在身边学习,让他认真体会。时间一长,心灵手巧的哑巴张竟然掌握了中医理疗的基本程序,诸如艾灸、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样样在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杜鹃母女俩仿佛成了兴隆堂的常客,文掌柜一家将她母女俩也不当外人,看完病该吃饭的时候就把她们留下来一起吃饭,遇到刮风下雨天,就让她们在兴隆堂住下来。
    杜鹃母女俩也把兴隆堂看做自己的家,每次前来看病都不空手,带些山货特产聊表心意。杜鹃的身体得到基本恢复以后,杜鹃妈陪同杜鹃来看病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最后变成了杜鹃一个人来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