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风水宝地
作者:范哥一支笔811   爱上东家儿媳妇最新章节     
    虎娃父亲的墓地就选在了他家的祖坟旁边,四周苍松翠柏,绿水环流,牛眠龙绕,藏风纳气。扛着铁锨镢头前来帮忙的村民一见,纷纷交口称赞。
    晚上,党彦龙又把虎娃叫到面前说:“虎娃,你爸一辈子乐善好施,与世无争,是一个大好人,他一个人把你拉扯大不容易,现在人走了就不受罪啦,你要想开一些,给你爸多准备一些祭品和纸钱,明天送他欢欢喜喜上路。”
    林虎娃听了党彦龙对父亲的评价很中肯,对后事安排也很到位,就感激的点了点头。
    ……
    当林虎娃父亲的坟头再一次长出新草的时候,党彦龙已经成为兴隆镇一带远近闻名的阴阳先生。他经常对私塾高先生说道:阴阳相生、黑白相间,道法无形却无处不在。
    他除了有一身像模像样的行头以外,还蓄上了花白的羊角胡子,面容瘦削而安详,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除了一些红白喜事场合,党彦龙的身影还经常出现在兴隆镇街头,偶尔摆个卦摊,为来人推算吉、凶、祸、福,预测生、老、病、死。
    与众不同的是,党彦龙不分贫富,逢请必到,从来不明码标价,酬金一律随缘,遇到家境好的,给点银两,他也不推辞,而遇到家境差的,他不仅不收钱,而且有时还拿出自己的积蓄进行接济。
    文武一家刚迁徙到兴隆镇的时候,党彦龙就注意到文武长相儒雅,气度不凡,虽处乱世,依然气静神闲,扶救苍生,便料定此人不简单,将来必成大事。
    为了建立新的药铺,传承闻家祖上留下的基业,文武把兴隆街道转了好几遍,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繁华地段根本插不上手,偏僻位置又过于冷清。
    无计可施之时,他忽然想到了在私塾门前算卦的阴阳先生党彦龙。
    当文武找到阴阳先生党彦龙,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后,党彦龙二话不说,直接收起卦摊,拿着罗盘,就直接领着文武来到镇东头的药王山下,在桃坪河与杏坪河交汇的冲积三角洲停留下来。
    党彦龙站在一块巨石上,指着山脚下的一块麦茬地说:“就把药铺建在这里吧!”
    没等文武表态,党彦龙接着说道:“众山至处是真龙,众水居处是明堂。其实,你刚来兴隆镇时,我猜想你进山以后,必胸怀壮志,想有一番作为,在心里提前就给你选好这块风水宝地了。”
    看着文武有些疑惑的眼神,党彦龙继续说道:“你看这里群山环抱,千姿百态,二水相依,宛若一条青龙腾云驾雾,纳气聚财,实乃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若把药铺建在这里,再也合适不过了,一能救死扶伤,承继祖业;二能修身养性,乐享天年!”
    文武是学中医的,虽不懂风水,但中医讲究的也是阴阳辩证,从这一点来看,觉得党彦龙的说法颇有见地。再说了,眼前这一块地方,靠山傍河,山清水秀,又靠近城镇,闹中取静,动静结合,的确是坐堂行医的首选之地。
    于是,由私塾高先生从中牵线,文武从财主高立行手中,重金买下了这块三亩二分水浇地,开始着手筹建兴隆药铺。
    兴隆药铺动工的日子也是由党彦龙精挑细选的,这天,党彦龙亲手燃放鞭炮,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经过一番反复论证之后,钉上木楔,撒上灰线,画出建筑规划草图,再和文武仔细商量,之后开始敬天敬地,破土动工。
    ……
    半年以后,一座按照传统标准修建,并兼顾陕南特色的四合院建筑,就在兴隆镇东头的药王山下建成了。它靠山临河,山水相依,藏风聚气,简约古朴。
    从远处看,整个建筑布局合理,中规中矩而不失单调,特别是院外门楼高大气派,雕刻着腾飞的瑞龙和展翅的凤凰图案,屋内的家具都是请当地有名的木匠打制而成,不费一铜一铁,全部使用卯榫结构,精致典雅,古色古香。
    兴隆药铺开业的时候,文武领着夫人闻珍珍,双膝跪地,朝着华隆药铺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以告慰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并发誓牢记祖训,扶救苍生,承诺试营业期间免费义诊、分文不取。
    ……
    在兴隆街西的私塾门前,左右分别堆着一头石狮子,怒目圆睁抬头远望。
    据说这是私塾建立之初,高先生自掏腰包,出钱雇请本地着名石匠范默岩,用了三个月时间才刻制而成,旨在弘扬国文,传道受业,激励每一位学童要发奋努力,志存高远;走出学堂后要爱憎分明,淡泊名利。
    兴隆药铺刚开张那一段时间,文掌柜每遇街道逢集,就身背药箱来到私塾门前,在石狮旁支一张小书桌,为来人治病消疾,化解痛苦。
    有时候,文掌柜总能碰见党彦龙带着一副阴阳眼镜,穿一身灰色道袍,在另一只石狮旁摆个小摊,为行人看相测字,占卜打卦,指点迷津,答疑解惑。
    时间一长,私塾里的高先生就和门外摆摊的两个“高”人都熟悉了,下课了就给他们提一壶热茶,放学后就做些粗茶淡饭邀请他们一起食用。闲暇的时候,高先生还与二人探讨一下医术或神术,总是高屋建瓴,无师自通,别有一番新意,令人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