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准备
作者:游四方   万古长存最新章节     
    时光如梭,转瞬即逝,距离小墨阳七岁已不足三日,村子里早已商定好血莲子用途,倚仗数量众多,得以每一个孩子都能分配至少一颗莲子,至于宝药,则另开辟出一口池塘,试着栽种待观察能否成活。
    这么多天以来,小墨阳夙兴夜寐,日夜随墨熊苦练,训练强度逐次加重,加之吞食妖兽血肉为辅,气力增加也颇见成效。
    自从大黄主动露面,不管是有关修炼还是其他,只要是小墨阳想起的,都会趁着休息时间黏着询问。
    大黄可能境界眼界奇高,可关于传道方面,可谓一言难尽,根本受不得小墨阳一再询问,干脆把自己所了解的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全部传去。
    墨村存在良久,历经沧桑岁月,传承已断绝多数,只有寥寥少数得以保存,就连先史也断断续续,修道知识方面远无法与大黄相提并论,可算是让小墨阳大开眼界,就连唯一外出游历许久的墨东也时不时共究,听得是啧啧称奇。
    小墨阳亦知悉,原来这世界,疆域辽阔,人才辈出,自开天辟地来不知经历多许岁月,多少生灵穷其一生,追寻那虚无缥缈的长生。
    自古以来无数英杰倒在滚滚时光洪流下,不断前仆后继才摸索出一条条通天大道,创法者层出不穷,可经得住时光洗礼、前人探索,仍能得以存留的路少之又少。
    目前已然自成体系且世人皆知的路共有三条,分别是硬性条件要求最高的肉身法,窃天之道的灵气法,以及最为玄奥晦涩的神魂法。
    其中灵气法传播最广,所谓“破尘”也就是灵气法起步必须经历的,之前老人教导的感悟天地亦是如此。
    三法优点各异,但唯属灵气法最得人心,其最大优势就在于,比起肉身法不断需要天材地宝洗礼肉身、神魂法玄奥晦涩难以参悟修行,灵气法最为简单,没有过高的限制,也不过于依赖各种珍奇的天材地宝。
    所谓“破尘”,是无数先辈汲取前人经验总结得出的一种说法。
    世间万灵生于天地,每一种族繁衍都必然遵循优胜劣汰这一自然法则,能适应时代进化者生,反之即死。
    生存时间越长,就意味消耗越多资源,如是,天地法则在每一生灵身上都附着一层“尘”,破尘者更贴近于得到天地认可,当是一方族群英杰,也算是得到追求长生的入场券。
    蒙尘者则无任何影响,寿命到头自然死亡,仍处凡尘之列。
    毕竟生死轮回为天地之道,生灵即便得到这追求长生的门票,也不过是一定程度上的逆天而行。
    传说大道巅峰,可与天同寿,与地共存,寿命悠久,可自古以来无一人能熬的过滚滚红尘,至多不过多活些岁月,依旧难逃生老病死。
    所以常说,自古英杰无数,无一人达至巅峰。
    灵气法大能,通己观它,经过一次次周密推演,得出一个震古烁今的奇论——天地万灵蒙尘,“尘”不知何质,不知何为,静悄悄附着在万灵体表约三寸距离,不临身亦不离身。
    只有破开它才能真真正正感悟世界。
    这个奇论别说是体系模糊的古时,哪怕是过去不知许久的现今,亦是超前的,没有人能解释“尘”的来历和作用,好在其始终不曾对世人产生任何影响,故只堪堪纳入古籍,很少有人涉猎。
    而所谓“尘”的存在,唯一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佛教一门声名远播的古技,世人口中常说的——三寸人间,据传,此通天彻地术法,便是佛教大能,观万千蒙尘者顿悟。
    据大黄所说,人族基本上都是以七岁为界进行“破尘”,究其原因在于,七岁时正常人大多具备修道根底,即便失败,也不会造成其他影响,强行修道者当然另说。
    年岁再往上者,也不是说不能修道,不过相对而言,“破尘”自然是越早越好,古往今来也说不得究竟,只知年长者修道将难度剧增。
    小墨阳听得是津津有味,两只灵动的大眼忽闪忽闪在自己身上乱瞅,瞅来瞅去也没个所以然来,心中反倒没泄了气,对这些更感兴趣。
    三日时间很快过去,“破尘”近在咫尺。
    天大亮,无风无雨,大晴,蔚蓝色的天穹上哪怕是白云都很少出现,春日阳光倾洒,温暖沁人心脾,给人说不出的舒爽。
    相较平淡如水的日常,这几日以来墨村老一辈可是忙碌的要命,不过比起深入大荒,把头拴腰带上那般惊心动魄来说要舒服太多。
    墨村上下也不过近两百人,其中老人占比不少,加之与外界交往闭塞,新生儿诞生稀少,这一辈孩童满打满算不足三十个。
    除却年龄较小,不足以“破尘”者,还余下有十七人,这就意味着,药液、鼎炉等必需品要备上十七份,好在墨村平日所得都有所预留,不然狩猎队还要出动寻觅。
    这十七份必需品说来简单,可实在是耗费不少心血。鼎炉还好,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别说是供十七个了,二十七个都绰绰有余。
    关键是药液,包含灵药纷杂,再加上这一辈孩子年龄比较集中,比起之前任何一辈都要多,数量方面自然需求较大,即便是老人有着自上一次“破尘”后就搜寻的先见之明,也依旧差上不少。
    不得已全村青壮年基本出动,只留寥寥几人看护家园,也不知是否上苍垂怜,平日里作威作福,横霸一方的各方妖兽不知何等原因竟全部消失,只余自家洞府无兽看管,奇香四溢,格外诱人。
    这也算是让墨村人白捡个大便宜,各类珍奇宝药一筐筐往回运,哪怕是冷沉着脸惯了的墨成虎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一开始还有人不信邪——墨楚侯他爹,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往大荒深处潜行数十里,结果就是,一路上普通野兽都不曾见到,顿时如临深冬,浑身寒毛炸立,这样的情况太诡异了,前所未有。
    不过胆大吃四方这个道理,算是给他研究透了,归时一路思索,能将沿途几十里地妖兽无一例外调动的诡事,反倒是给了墨村钻空子的机会。
    这一回来就张罗着大伙马不停蹄来回扫荡一番,一个个要多卖力有多卖力,基本上把能搬走的全搬走了,那叫一个干净,可怜那妖兽洞府落得个空空如也。
    眼见这一座座洞穴搬空,猴子他爹倒是红眼病都逼出来了,嚷嚷着都是咱的,还想来手故技重施,再往深处探探风。
    可这一番收获别说供孩子们这次“破尘”了,再往后推两次这等规模的“破尘”也绰绰有余了,何必再把脑袋栓腰上,削尖往里扎?
    阿叔们个个退堂鼓打的隆隆响,硬是扣下猴子他爹往回走,一路上风平浪静,无一妖兽踪影,只听这汉子吆五喝六,嘲讽兄弟们一个个没胆识,听得他们心烦意乱。
    某人索性不知在哪撕出来一块破布塞入其嘴中堵了个严实,这才让他消停下来,到家一看,竟是晕晕乎乎没了精神。
    原来是那破布,味道滂臭,黑乎乎的,似是贴身衣物,饶是猴子他爹这种不知经历多少生死的汉子想起来都止不住发怵,一连吐了好几天才缓过来劲,前两天还满村找那幕后黑手拼命,愣是互相包庇没一人吱声。
    小墨阳啧啧咋舌,平日里猴子他爹大大咧咧的,这干起事来一股子莽劲,倒是雷厉风行。反观猴子,除了会贪点小便宜啥也没继承,被墨青鹿天天折腾够呛,实在不像他爹。
    再说一道出门的四人,唯有墨熊不受影响,反倒还被他爹架着出了好几次出门参与狩猎,虽说过得忐忑,但也没什么惩治。
    其余三人就不一样了,一顿男女双打没得跑,又是被禁足三四天,除了日常早练外皆被圈到家里,好不容易禁足结束了,却见小墨阳,天天累死累活训练,也不敢接近,心中暗忖,村长发火不小,自己贴过去不是送上门找惩治呢,指不定自己也撇那了。
    一连好几日对小墨阳格外殷切,恨不得把自己早饭全塞他碗里,自己禁足算是好的了,这累死累活天天这么练,想想都头脑发胀,也就眼前人跟熊老二能遭得住了。
    这一个个忙里忙外的也就这群孩子们悠闲了。
    墨东最近案牍劳形,一开始也不知道大黄跟他说些什么,急匆匆召集最年长的那一辈紧急会议,一堆老爷子一惊一乍议论半天,个个眉开眼笑,嘴都要咧到耳朵根去了。
    一听见有什么需求,颤颤巍巍就要亲自动手,散会时那叫一个激动,挤着抢着要往村长家去,好悬没打起来,最后还是墨东不紧不慢吐出几句话,这才堪堪拦住这群老爷子。
    这老头子们刚平静几天,青壮年又炸开了锅,这一筐筐灵药川流不息,不住劲往村子里运,个顶个高兴,通宵达旦来回跑。
    不知怎的,总是听猴子他爹满村吆喝些乱七八糟的。
    墨东寻思,这馅饼砸脑袋上,还能把人砸晕不成?一番盘问下来哭笑不得。
    几个老头子不停讨论,一致认为是大黄功劳,催着村长提着条半米长腊腿回家,自己少吃点没事,可别苦了那位传说中的前辈。
    墨东也没存疑,这等福佑不是那位,还能有何等原因?这可是墨村几百年来最大的一次机遇了。
    大黄丝毫没有传说中顶级强者的辟谷风态,一见那腊腿口水都快要拉丝了,风卷残云消灭掉,好似生怕有人跟它抢。
    墨东布满皱纹的脸春光满面,笑嘻嘻招呼他慢点吃,感谢的话说了一大堆,听得大黄是云里雾里。
    墨东道:“前辈,这次福佑来得可太及时了,这等灵药储量,墨村这一辈,不制霸万里都对不起您啊。”
    大黄一听就明白是什么事情了,跟看傻子似的看着他,它虽然脸皮厚,但也不会硬往自己脸上贴金。
    一人一狗这一交流,墨东算是懵住了,呆愣愣看了眼那根啃的干干净净的腊腿嘴角直抽,不由得心中腹诽。
    瞬间感觉脑袋空落落的,仿佛里面少了点什么,瞟了一眼大黄人畜无害模样,无奈舒了口气,心道也算提前孝敬了,希望日后出什么问题,这位传说中的前辈不会坐视不管。
    可这段时间忙来忙去,药液配炼倒是落下不少,无奈起早贪黑招呼一群老头子没日加班,可算是赶在“破尘”前赶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