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教育小弟
作者:如何开光   洪荒:一棵杏树的无敌进化最新章节     
    在《原着》中,广成子拜见碧游宫,因杀害了火灵圣母前来致歉,尽管通天真人并不追究,只言咎由自取。但并不代表截教其他人也放任。广成子才离开金鳌岛不久就被阻拦三次,一气之下他怒斥‘披毛戴角、生于湿地、卵而化形之族!’这话触怒了通天,他随即摆开诛仙阵。
    阐教众人曲解了元始天尊的真正意图,原话是‘修道者岂非以教导为任,是否免去了那些兽类般的行为’?意在告诫生灵要接受教化,不能只有神通却没有道行,否则和禽兽何异?
    作为圣人,他们的教化是普渡众生的,不论修行何道,对苍生的引导与爱护都至关重要。怎会仅仅针对披毛戴角一类?
    此刻,在老子陷入沉思之际,张挺再次开口:“我师遵循天道,人的战事自有命运安排,我们与截教必然会在这一点上对立。”
    听得此话,老子愁眉更深。他因张挺的帮助,三清未曾等到矛盾不可化解时 ,至今依旧保留着一丝情感纽带。
    常言说,“相隔越远越美妙”。三清长期分离之下,思念之情愈发强烈,即使分别后依然时常往来串门。
    然而,量劫本能蒙蔽心灵,尽管圣人不会受到影响,但对于来说,在劫难逃,可能会导致真灵迷失,引发大决战。对于通天真人,老子并不担忧,截教中有高下,强大者甚至可挑战十二金仙,弱者面对阐教三世传人都难以胜算,总的战斗力却超过了后者,这也是老子当年援助元始天尊的原因。
    老子手指轻搓棋子,面不改色之下,摩挲的指尖透露了他内心的不安。良久,他说:
    “你既然提起此事,理当有解决方案,你的打算是什么?”
    在等待老子落子的同时,张挺开口道:“我确实有些想法,但需要大师伯您相助一下。”
    老子紧接着又落下一子,话语犹如黄金般铿锵有力:
    “说吧。”
    张挺跟随着走下一步棋,无数的宝钟悬浮空中,中断时空河流,屏蔽命运窥探,隔绝神秘的天意泄露。从这一刻起,即使是浑元太上无极大罗金仙想偷看,也会被觉察。
    “朝代兴替,人间世事变换实属平常。无论是师尊还是师叔,皆知忧虑的是门下 可能贪恋红尘的富贵权势。”
    “身为阐教的大师兄,我能管束这些后辈,唯独是三师叔那一边……”
    “老道我去一趟东海金鳌岛,亲自去和三师弟论道探讨。”
    “如真无法避免的话,我就在昆仑山劝阻师尊,请他留在山上。”
    “亦会让通天明白尊敬长辈,爱护年幼的重要性。”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回头看向棋盘,对弈的局面胶着。一株笼罩风云的高大古树屹立其中,其中仿佛蕴藏了一个小小的世界。
    另一边,则是淡淡的元始天尊的气息,有时幻化出三重影子,无欲无情,已近乎道境。
    离开了首阳山,张挺直接前往昆仑,去找元始天尊聊聊。
    昆仑山,千峰万叠如常,无数年过去了,山间诞生了各种生灵,有二代、三代的阐教修士,也有 修行的散人,或本地化作灵兽与花草。
    圣人的仁德惠及众生,只要不对玉虚宗主要脉及 地盘构成干扰,元始并不介意外人来访。
    他一路登临至玉虚宫,青鸾童子早早在主脉之畔迎候。看到张挺到来,恭敬行礼道:
    “青鸾奉老爷吩咐迎接师叔大人。”
    “好。”
    张挺轻轻点头表示回应。
    玉虚宫由纯金与宝石打造,由神木构筑而成,清透灵性充斥其间,《元始金章》刻在其上,金光隐约闪烁。这秘卷若能感悟,便是成为阐教的希望。
    但《元始金章》乃是圣人法门,只有自主领悟者才能达到混元境界。元始天尊自成道以来,一直将其篆刻于此,无数年间尚无一人通过自身能力得解。
    步入玉虚宫,元始天尊如以往,高坐云端之上,万盏金灯环绕照亮。张挺恭谨地走上前,面无表情,三度叩拜道:
    “玄元谨献, 师尊。”
    “起身。”
    元始天尊打量着张挺,内心欣慰,然而脸上却不显一丝情绪波动。
    “坐。”
    随着元始天尊声音落下,张挺背后一道白衣身影渐渐显现,仙气微茫,若隐若现。
    张挺静静地坐下,开口说道:“师尊,封神之战将近,我想趁此机会为各位师弟开坛论道,助大家提升实力如何?”
    元始天尊听见这番话,轻轻挑眉道:“既然如此,那就让青铜古钟作序吧!”
    尽管元始天尊并不清楚张挺有何打算,但他信任张挺,不会害了通天教众多 ,故而放心无比。
    “咚咚咚。”经历了无数时光流逝,太乙天宫中的青铜古钟再次悠悠鸣响。
    一刹那,洪荒世界中的千山万水,诸多圣地与名川之间,一道道耀眼光芒直冲天际,十三位大罗金仙以及一位准圣几乎在同一刻,聚集于昆仑山下。
    这巨大的动静引起了混沌大能的注意,有的疑惑,有的警觉。特别是天道六圣和巫妖人三族的首领,面对量劫,元始天尊此刻召集十二金仙有何意图?
    不过,谁也没有贸然探寻,圣人的道场岂容等闲人轻易窥视?
    金仙云中子、燃灯道人在南极仙翁引领之下陆续抵达太乙天宫,路途中仙翁向他们提及了张挺论道一事。得知这个消息后,诸位大能内心欢喜。尤其玉鼎真人曾亲身受益,云中子因张挺被誉为洪荒第一炼器师的名声赫赫,他欣喜说道:
    “传闻大师兄乃是最顶尖的铸剑大师,此番必定要好生求教一番。”
    其他金仙闻言,面露奇异神情,似乎在无意中拉开了与云中子的距离,怜悯的目光投向他。可惜云中子还不明所以。
    在太乙天宫内部,张挺偷偷观察元始天尊面色,察觉对方毫无异样,依然端肃庄重,内心忍不住替云中子默哀。
    十二金仙步履如飞,不一会儿便来到太乙天宫。所有人齐齐入内后,元始天尊沉声道:
    “云中子性情放浪、行事草率,心性不足。此次论道结束后需写下十万次《黄庭真经》,肉身亲笔,不可动用丝毫神通。”
    这句话一落,所有人的神情仿佛证实了这个处罚,唯有云中子呆滞着,微微张嘴难以置信的模样。
    张挺站起身向元始天尊恭恭敬敬行礼,随后道:“既然各位都在,那我便先行告退了。”
    元始天尊回应:“去吧!”
    随即张挺将通天教众人的身影一揽,身形瞬间消失原地,闪现在玄元宫中,预备与他们聊聊如何维持师兄弟间友好的互助关系。
    ……
    时光荏苒,千年瞬逝如指间沙,犹如一场万载一梦。
    转眼五年过去,大商帝国迎来了最后一个君王:纣王帝辛。自幼机智敏锐,才力超群的他,钻研远古武学之道,青年时期已达到了天人之境,且凭一己之力就能抗衡大罗妖魔,尽管倚仗商朝国运,实乃难得奇才。
    在商朝朝廷中,众多资深官员对于这一位显然有无上潜力的人物深具信心,相信他必定能在有生之年超越极限,成为可媲美古老圣王的人物。
    实际情况证明,帝辛的确不负所望。当东夷部落发动叛乱,拒不遵守王权统治之际,他派遣南仲为主将,征讨逆贼,一战就成功平定了纷乱。
    华夏领土内,曾经更名为朝歌的都城巍然屹立,城墙雄伟万千,以众多灵性材料构筑,天空中漂浮着座座军营要塞,士兵列阵其中,就连准圣强者也难以突破防线。犹如洪荒时期的巨兽横躺在原野之上,令人望而生敬畏之心。
    在朝歌城的九殿 ,帝辛头顶冠冕,身披 龙袍,上面雕刻有一只活灵活现的玄鸟,仿佛瞬间能破衣而出。
    文臣武将左右排列,众人的表情凝重庄重,没有一丝笑声,氛围庄严,比上古时候的人族共同领袖和大臣们在地上围坐的随意场景增添了威严。
    一位满头白发,却神采奕奕的长者向前迈步,手持芴板,语调坚定而肃穆地说道:
    “臣、司寇商容,有一事禀奏!”
    “准奏!”威严之声回应。
    “罪臣商容,担任朝廷要职,如有事情岂敢不报。明日乃三月十五,正是女娲娘娘的生辰,恳请陛下亲赴圣母庙上香以表尊敬。”
    帝辛自幼即显名,成长在一片赞誉和嘉奖声中,他征讨东夷拓展版图、民众安居乐业、四海承平,四方来朝,因此多少有些骄矜自负。
    他饶有兴致地问道:“孤听说远古时代,我族与妖族对抗激烈,圣母娘娘并不干预我们,这样的她怎能接受我王的朝拜?”
    霎时之间,臣僚纷纷俯首,战战兢兢,司寇商容更是急促道:“万万不可如此,圣母娘娘乃天道至高的先天大神,补天造人,德高无量。她掌管着人的姻缘,乃我们族之根基,更何况老天祖师曾言,女娲娘娘是我们族的孕育之母,天下哪有君父之过呢。”
    “请陛下务必深思。”
    说到最后一句,商容当即伏拜,再无站立的意思。
    帝辛摆了摆手,无可奈何地答道:“罢了罢了,孤定在后天去一趟便是。”
    “陛下英明。”
    两天后,帝辛身登华丽的龙舆,被九只玄鸟通神境级别的黑鸟驾车带领,离开朝歌都城。
    武成王黄飞率领五千穿着龙鳞护甲的骑兵和驾驭青色龙马,浩浩荡荡两万战士,在两侧布阵,队伍直驱到女娲圣母庙前,百官随从簇拥而来,神鸟旌旗张扬,在疾风中发出阵阵猎猎声。
    自古至今,人类始终供奉女娲,即使南诏一族退隐也未动原封神像分毫。
    经过人类多年的敬奉,女娲金身早已有了灵性,它具备自我思维,其实质是女娲信念神只的一种体现。简而言之,这座神像等同于女娲自身存在。
    这日,帝辛携一众文武官员前来圣母庙祭祀。庙祝早已一切准备就绪,专候这位君主驾临。
    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祭祀的权利。整个大商朝廷,唯有帝辛具备资格进入圣母庙的深处,直面女神娲皇宫祭礼。
    当今人族实力非凡,被族人供奉的神明并不众多,仅有八名混元圣人、人族至贤与昊天上帝享有此尊。
    国家重事,首要为敬拜和保卫,因此祭祀之地乃非比寻常,故此,帝辛从未目睹过女娲雕像的真容。
    一走进殿堂,帝辛看到女娲女神像的绝美容颜,当即陷入怔住状态。目光呆滞,满眼痴迷,他大声喊道:
    \"传人!\"
    随行人员匆匆入内,恭谨站立,无声响应。
    \"拿笔墨来!\"
    使者退出殿外,也默默取来书房四宝。人王所用自是非凡,不在此处细说,只见他提着手中的紫色毛笔,饱蘸墨汁,在壁上挥洒写下一首诗:
    华丽凤鸾宝帐非一般,尽显泥金雕饰工妙非凡。
    远山苍翠似舞袖展,霓霞下,翩若仙姿舞动。
    梨花带雨竞美艳,芍药笼烟添风情如醉。
    只要妖娆能显其灵动,吾欲取之,长乐献于国君前。
    本意原不拟附此诗作,只恐少有人了解。然此事已定,姑且记录于此。
    商容乍见到此情景惊骇无比,赶忙谏言:\"君主,圣母娘娘是古代大神,当今天地八混元之一,怎能轻易提笔 ?\"
    帝辛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道:\"我只是赞叹女娲娘娘的容貌冠绝天下,并无任何 心思。\"
    见此,商容欲再言却被皇帝的厌烦神情打断,最终悄然离去。
    目送着帝辛离去的身影,商容深深叹了口气。他恭敬转身,对女娲神像恭恭敬敬拜了三拜,随后一挥衣袖,抹去了墙上轻薄诗词。
    然而,他们未曾目睹女娲神像内心的怒意,那是神灵愤怒的实质。
    同一刻,在娲皇天间,雷霆激荡,乌云遮天蔽日。众生惶恐,纷纷匍匐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