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黄帝即位,天下纷扰
作者:如何开光   洪荒:一棵杏树的无敌进化最新章节     
    对于黄帝的问题,广成子并未动怒,反而笑道:“我掌握长生成仙之道,能超越时间限制,成为大罗之境。天地在我之下,万物唯一的尊崇者,你愿意修习吗?”
    “人族虽有武道,但我们敢于挑战天道,即使是天人在与大罗争斗时也不逊色多少。”
    “还有我的种术,能培植植物和作物,农业技艺及饲养法则,让你丰收成果无数,你想学否?”
    黄帝姬轩辕,对广成子恭敬拜道:“ 拜见师父。”
    同样地,少典在他族事务之中停下,起身看向崆峒方向,嘴角微翘,心中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变故有所预见。
    自那时起,轩辕投入广成子门下学习修真法术、战争战术与农业生产知识,十年的精心教导,成就了轩辕卓越才能,被誉为天纵奇才,实至名归的人皇之资。
    终于,学有所成的这一刻来临。广成子与他坐于崆峒仙境,笑看着眼前威猛却又温和的年轻身影,内心充满欣慰。他取出一柄利剑,剑身金黄如赤日初升,镶有首山之铜的刀刃镌刻星辰与山川草木。剑柄环绕着水火之气,一面记载农耕技艺,一面记载着一统四方的宏大战略。正是河西之杰张挺倾尽心力炼制而成,连那妖族赠予的日木扶桑和月桂也部分被割下做为剑柄。
    张挺深知此事牵涉自身无法旁观,无奈广成子出面要求,他也不得不答应参与进来。既然插足,那就彻底为之。既然人皇之位已经确定属于轩辕,他所能做的只是保护蚩尤性命,避免遭受无情分尸及封印的命运。
    \"此剑乃吾托尊师所炼,属极品先天灵器,冠以你名,曰‘轩辕剑’,便以此剑作为汝出师之仪!\"
    见到这柄被命名为轩辕的神剑,轩辕的眼睛闪烁光芒,听到出师之礼后,内心激动再也压抑不住。接过剑,他又对广成子深深一拜,表达感激之情。“谢谢师父。”
    随后迫不及待地挥舞起来,黄金般的剑气弥漫,仿佛要将周围空间切割成碎片。广成子见状连忙制止:“你是想拆了我的洞府吗?”
    轩辕笑着收起剑,显露出尴尬神色。
    当天,黄帝出师并接替少典成为新的有熊部落领袖,全面接管一族万民的福祉。
    回到有熊氏部族,黄帝立即接受了少典委任的族长职务,负责管理这个庞大民族的所有民生之事。他设立律令,构建宫殿,创制舟车,且其配偶嫘祖更是发展养蚕织绸的行业,丰富部落服饰供给。
    很快,熊部的势力雄壮超越诸多部族,唯有九黎部尚能匹敌。
    在九黎一族,蚩尤威猛英勇,一身气息震慑心魄。自得武道修炼之法后,境界突飞猛进,如今已是武道至境,在九黎建立了军队,并借古老巫术联通天地之力,使得族人刀枪不侵,水火不惧,拥有极少量金仙不朽的气息。
    他更是发明出先进的武器炼制方法,麾下的战士装备精良,远超过其余部族。
    ...
    神农已身为地皇,他的使命已完成,接下来是选择继承者的事情。然而这时,他感到困扰,因为他发现自己这一辈的后生们都非常出色。
    在姬水之地,一个崭露头角的新人族叫做轩辕,降世时伴随神灵之力。天生神力,虽小便口齿伶俐,年幼便通识礼仪,长大后忠厚聪慧,最终成为族长大贤。接过少典的衣钵,执掌有熊族,仅五十岁的他在仙道已达大罗天,无疑是天赋异禀的人才。
    而在北方荒野的九黎部,也诞生了另一个巨才。出生时奇异非凡,耳侧剑戟般锐利,头顶角峥嵘,身揣至宝巫神兵“虎魄”。天生卓异,现已成为武艺无量高手,天赋更胜过轩辕一筹。
    他也接过了九黎部族首领的重任,铸造五件武器增强人族实力,设立律法建立规矩,率领九黎部族战士征战四方,平息反叛。
    神农决意让这两名青年领袖同赴陈都,仔细考核之后做出决定。当日,人皇圣旨传遍有熊部和九黎部。
    不久,轩辕与蚩尤迅速来到陈都。神农望着二人,开口吩咐:
    \"从现在起,你们两位跟我共同执掌人族事物,百年之后我将选定新的共主人选。”
    \"我们谨遵共主体察。\"他们同时恭敬行礼,然后彼此交换了深思的眼神。
    岁月飞逝,经过百年观察,神农对两人都有了深刻的理解。
    蚩尤力大无穷,英勇决断,征服各方无往不胜。他用法度统治,境内百姓从未有过作奸犯科之事,人们皆因他的力量折服。
    相反,轩辕温和谦和,以德化人,怀柔治下,以仁爱面对他人,部下深受爱护,人族内外皆有人拥戴他。他的德性让人折服。
    经过深思熟虑,神农决定将人族共主的位置传给轩辕。
    此时的神农已年至暮年,他的权威正在逐步被部族中的矛盾所削弱。他一生以刚直对待万族,对人族则饱含怜悯,不想看见人族再次陷入征战。
    但众生的本性难免冲突,没有外患则内部矛盾滋生。人族的威严笼罩洪荒许久,新生的一代人早已遗忘祖祖辈辈是如何披荆斩棘、争取到人族世界主导者的地位。
    神农明白这个问题非无解,他不希望人族内乱导致族群 。但他明白,改变这样的局面不能靠强压,只能依靠教育与共融。
    所以,第三位人皇定是在战乱厮杀中寻求真理与超凡之道的。
    如果由蚩尤登基,他必然会出兵惩治那些不忠之人;而若由轩辕继承王位,则倾向于用仁德影响教化他们。
    神农打算推举轩辕为人族共同领袖的信息传开,当即引发了极大的纷扰和波澜。
    此时的人类社会分化成三大阵营:支持蚩尤者仰赖其力量,崇拜强者;支持轩辕的人因其德性崇髙,期待在他统治下会是繁荣安定的时代;还有一些小部分部落暗存野心,蠢蠢欲动,期盼神农回归后能自主 。
    目前神农健在,众人不敢轻举妄动,轩辕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登基,成为了人族的新领导者。
    这一日在陈都,典礼主持人主持着轩辕的登基盛典。台上的神农如老农一般朴素沉稳,身旁的轩辕则是英挺不凡。观众们庄重地注视他们两人。
    神农望向下方群众,微微叹气。他所期望的,是所有人都保持安宁,不复战乱,希望蚩尤能够守规矩。
    当天,历经各方思绪各异,完成了轩辕登基的人族共主仪式。神农与烈山氏等人回到圣地,奠定了新王朝的基础。
    尽管在各部落心中揣测纷飞之际,完成了轩辕的即位仪式。他的继任者象征着一个新纪元,官员的封号以云端色彩取名: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赤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墨云(或为黑龙云), 官员称作黄云。他组建起以“云师”命名的军队,委任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人管理民众,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遵循。
    在即位后的第三年,凤翼部落起反,发起战争吞并周边。轩辕闻讯震怒,发正义之师平息反叛,迅速平定了凤翼。随后又过了七年,苍岭部落挑衅,进犯至陈都,试图一役定天下。但未能攻破轩辕的防线,在苍山外被击溃。
    十年之后,青鸟部族自立门庭,不受轩辕管辖。于是,轩辕率领“云师”大军对青鸟部族施压。该部落的图腾——青鸟已是大罗境巅峰,却被只有大罗中期实力的轩辕一举斩首,自此结束了青鸟的挑战。
    百年来,在诸多部落叛乱和兼并下,整个世界动荡不安,尽管身负重任,轩辕仍然力有未逮。有些曾臣服的部落在四周压力下被迫反击,形势更为混乱复杂。
    百年前默默于北荒的蚩尤,在这个关键时节点开始了行动。九黎部族初次出手,以其部属皆披坚执锐的强悍军备与严整战甲震惊四海。在战场上势如破竹,无坚不摧,组成无敌阵容。
    黄帝显露出武术真身,他的身躯直逼苍穹,武道无垠的力量 世间,还带着令人心悸的肃杀气息。
    \"炎帝啊,你的德行有亏,现今天下反叛,你不配做我们人类的领袖,赶快退位,将权力让给更贤明之人。\"
    身坐帝城陈都,黄帝目光如炬直冲云霄,身影微微闪动间使出天地法术,与蚩尤一样傲视群雄。
    \"若你觉得不服,大可来找我一决高下,你这般狂妄叫嚣,难道九黎部族的男子都这样么?\"
    双方各自气势十足,空中互斥一番后,随即陷入静默,开始积聚力量。
    ......
    这日,黄帝在陈都同臣僚研讨各部落之事,会议接近尾声准备结束时,忽然有一名军士闯入。
    \"禀告首领,有一位真人称作广成子要求与您会面。\"
    听到此言,广成子顿时大喜,立刻说:\"快请进!\"
    进门之后,见到神情略显疲态的黄帝,广成子心里一阵心疼。黄帝早已登仙,超脱于时光长河,万界唯我尊崇,究竟什么事能让他如此费神呢?
    广成子忍不住说道:\"不必过于劳累自己,万事应顺其自然,不可强求。\"
    黄帝微笑着回答:\"作为人族首领,我必须为全族着想,我现在已是大罗金仙,并无大碍,不知老师有什么教导?\"
    \"我的师父元始天尊曾说过,你天生具有一股战争的气息,应该征讨各个部落,统一整个人类。\"
    \"老师,都是同族,如果这样做是不是太过霸道了些?\"黄帝犹豫不定。
    广成子深深地叹道:\"如今人类需要统一,一个团结的人族才会避免内耗。\"
    \"为了整个人族,你就应该促进它们的融合,从今往后,人类不会再面临内患威胁。\"
    黄帝深思后,眼神变得坚定。
    自此,黄帝开始踏上平定诸部落的道路。
    熊氏部落和九黎部族保持着良好的默契,两部族不直接交战,而是分别对付其他小型部落。
    这时,张挺亦从太阳星回归,他首先送陆压回千里杏林,然后上首阳山。
    当他再次造访首阳山时,依然是玄都出来接待,他的容貌并未有任何变化。
    玄都将张挺领到兜率宫:“大师兄,这里已是终点,师傅就在其中等你。”
    张挺恭敬回应:“多谢玄都师弟的陪伴。”
    元始太上皇端坐云端,锐利的目光聚焦在张挺身上。张挺毫不犹豫,掏出天帝印玺,双手虔诚呈递:
    \"师伯,玄元完成使命归来,成功带回来了妖族的气运。\"
    \"做得好!\"
    太上皇挥手之间,那印玺从张挺手中升起,向着太清飞去。老子感应后,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对张挺说:
    \"玄元,祭出混沌宝鼎。\"
    张挺仿佛有所猜测,但也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他没多说,手中展现出一口萦绕着混沌之气的小鼎。
    老子将天帝印玺置于眼前,双手犹如剑,直指印记,一声轻响,仿佛某物破开。一只全身金色、如实体般存在的金乌自印玺中冲了出来,显露出妖族的气运之力。
    一剑挥出,忘情剑意自兜率宫弥漫,张挺心中对此早有预料,因为老子的剑道,除了太极阴阳与忘情之道外同样出色,蜀山剑派便是源于老子的道统。
    一缕忘情剑意斩碎金乌,将其气运化作纯粹的能量注入到张挺体内,占据了其中的两成。
    老子轻吐一声:“还不速用乾兑鼎吸纳气运。”
    面对这份珍贵的妖族盛期二分之一的气运,张挺不敢有丝毫耽误,它足够让一个人充分享受了。
    头上混沌色小鼎矗立,不需刻意,自然散发厚重气息。
    老子把剩下的气运注入人教气运,太极图的力量虽然增强防护,仍无法遮掩气运的强烈动荡。
    这些气运让张挺整整修炼了五年,由此可见其丰盈。
    “谨谢师伯恩赐。”张挺起身后深深拜了下去。
    “很好,这里事情结束后,便回山修炼去。”
    张挺嘴角略抽搐,明显感到了师父是在卸磨杀驴的行为,然而想到那海量的气运,他又忍住了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