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舒长钰归来
作者:可可红茶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宋芫不由得叹气:“也是我不该多管闲事。”
    尽管宋芫已经穿来古代半年,但直到今日,他才真正体会到封建社会中权贵阶层的傲慢与霸道,即便是仆人也表现得如此嚣张无礼。
    鹰哥宽慰他道:“芫弟你心地善良,何况是不知情,要怪也是怪那些仗势欺人的狗奴才。”
    宋芫勉强笑了下,遂将此事带过,转了话题道:“钟哥他们还没回来?”
    “刚去了东阳府。”鹰哥说着就来气,“几个混账东西,整日往外跑,还把老子拘在帮会里,老子闲得都快发霉了。”
    宋芫顿时哭笑不得。
    鹰哥抓起酒坛子,倒了两杯酒:“还好芫弟你来了,来陪哥喝两杯。”
    宋芫最后喝得半醉,在灭霸帮住了一宿,第二日起来,去逛了逛街市,看到老夫妇的馄饨摊还在正常做生意,就没有过去打扰。
    买完了东西,再去了县衙一趟,留了信,差不多到未时,就租了车,返回西江镇。
    到了酉时,也就是下午五点,刚刚开始日落,驴车停在私塾门口。
    随着何夫子最后一句话落,所有学子纷纷起身,向何夫子道别。
    宋争渡收拾了案桌上的笔墨纸砚,与马楷承三人走出私塾。
    一出门便看到驴车上的青年。
    傍晚,仍未消散的晚霞余晖晕染云层边缘,缕缕金光从云层缝隙泄下,在青年的脸上镀上一层金辉。
    他的后背靠着背篓,右腿微微屈起,手随意搭在膝盖上,姿势放松且自然。
    此时,青年跟车夫聊得正欢,他的嘴角挂着一抹微笑。夕阳的余晖洒进他那琥珀色的眼眸,折射出熔金般的光泽,熠熠生辉,格外耀眼。
    宋争渡喊道:“大哥。”
    青年转过头,隽秀的脸上还带着笑意:“二林,哥来接你回家了。”
    马楷承问道:“争渡,他就是你大哥啊,长得可真俊秀。”
    宋争渡点头:“是我兄长。”
    马楷承咂咂嘴,忍不住回味起猪肉脯的滋味,连连说:“那我们也过去,跟你大哥问声好。”
    宋争渡随意点了下头,便向宋芫走去。
    马楷承跟了过来,热情开口道:“宋大哥好,我是争渡的同窗好友,马楷承。”
    赵家平、周腾二人也连忙问好。
    宋芫瞧着宋争渡三位同窗,年纪都不大,除了马楷承体态稍稍圆润,其他二人都衣着朴素,显得过于削瘦。
    三人感谢了一番宋芫的猪肉脯,尤其小胖子马楷承,嘴甜,会来事,将猪肉脯夸得天花乱坠,逗得宋芫眉开眼笑。
    宋芫哈哈笑道:“你们要是喜欢吃,下次让争渡再给你们带些过来。”
    小胖子赶紧道:“那就谢谢大哥了。”
    得,连大哥都喊上了。
    这顺竿子往上爬的速度,跟宋芫有得一拼。
    宋争渡抿了抿嘴,开口道:“哥,我们该回去了。”
    宋芫跟马楷承等三人道:“那我们先回去了。”
    “大哥慢走。”马楷承挥挥胖爪子。
    驴车晃晃悠悠地走出镇子,初秋傍晚,清风夹着微微的凉意,道路两旁的树叶开始泛黄。
    宋芫习惯性问道:“这半个月在私塾感觉怎样?”
    “还好,功课都跟得上。”宋争渡又道,“多亏有林先生指教,学识精进了不少。”
    听他这么说,宋芫眉梢微扬,看样子林逸风有在认真指点二林。
    还好,给林逸风捎带的零食都没白送。
    宋芫便掏出怀里的书信,塞给争渡:“喏,你林先生又给你回了信。”
    宋争渡收下信件,打算等回去再拆,接着他动了动唇,欲言又止道:“大哥……”
    宋芫随口应了声:“嗯?”
    “马楷承他们不过是一时兴起,”宋争渡略停顿了下,继续说,“大哥不必将他的话当真,更不用过多费心。”
    宋芫听着这话怎么酸溜溜的,他好笑道:“小二林,你醋啦。”
    宋争渡别扭地说:“才不是。”
    宋芫伸手搭着他的肩膀:“你放心,哥就你一个亲弟弟,甭管是谁喊我‘哥’,在哥心中都越不过你去。”
    听着宋芫这么说,宋争渡总算露出了些许笑意。
    不多时,驴车就驶进了张家村,从村头的榕树下路过。
    坐在树下唠嗑的大婶纷纷朝他们打招呼:“小宋回来啦。”
    “二林上私塾去了啊。”
    感受到大婶们的热情,宋芫不禁有些受宠若惊。
    连二林也不禁疑惑,这些大婶看大哥的眼神似乎过于火热了。
    就算凭着二林聪明的小脑袋瓜,也想不明白究竟为何。
    等驴车走远,王婶才悠悠开口:“小宋可了不得了,还能供他家二林继续念书。”
    旁边大婶意有所指道:“王嫂子,你家大花也快十六了吧,要是有好人家,也该抓紧了。”
    王婶若有所思道:“该是这个理。”
    周嫂子嘀咕说:“我家二狗也十八了,该寻摸对象了。”
    “呸,你家二狗好吃懒做,谁好人家看得上。”
    另一大婶望着驴车远去的身影,眼睛滴溜溜地转了转。
    宋芫不知,他刚离开,大婶们差点又因为他吵了起来。
    驴车还未到家门口,狗剩就听到声音,“汪汪”叫了起来。
    听到狗吠,宋晚舟就知道肯定是大哥他们回来了,她迫不及待地跑出来,声音雀跃道:“大哥、二哥你们回来啦!”
    宋芫提着东西进了屋,离家两天,宋芫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看那几株棉花。
    然后才洗洗手准备做饭。
    不等宋芫开口,宋争渡就已经主动坐在灶前开始生火。
    有个人帮忙烧火,宋芫觉得炒菜都得心应手了许多。
    争渡不在家那段时间,还真是很不习惯。
    晚上吃饭,宋晚舟都在碎碎念:“哥,你在私塾住得惯吗?”
    “有没有人欺负你?”
    宋争渡无奈,再三回道:“在私塾一切都好,没有人欺负我。”
    宋芫出声提醒她:“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你又忘了?”
    宋晚舟只得老老实实吃饭。
    等吃过饭了,宋芫说:“二林,明天记得盯着二丫学字,你不在家这段时间,这小丫头又懈怠了。”
    宋晚舟哀嚎了一声,小脸瞬间耷拉下来。
    晚上洗漱过后,准备入睡,宋芫忽然想起一件事:“二林,你那同窗顾千帆也回来私塾了吧。”
    宋争渡不知大哥为何又提起顾千帆,如实回道:“我刚回私塾没两日,他也便回来了。”
    “哦。”宋芫说,“哥就随口一问,没事了,快睡吧。”
    宋争渡并未多想,阖上眼便沉沉睡着。
    第二天,宋争渡起来,先背了会书,等吃过早饭,就给花圃浇水。
    看到开出白绒绒一团的棉花,也没有多问。
    给花浇过水,再打扫羊圈、驴圈,然后就教宋晚舟学新字,盯着她默写了十个新字,才放她出去玩耍。
    这时宋芫拿着张纸,跟他说了下新建房子的事。
    宋争渡微微诧异,但还是说:“一切大哥做主便是。”
    见争渡没有意见,宋芫就按照之前想好的房屋设计,让争渡画一下设计图,好拿去请人建房子。
    不过两刻钟时间,一栋漂亮的三合院子朝跃然纸上。
    宋芫满意极了:“待选定吉日后,哥再去找人开工动土。”
    宋争渡就只在家中待了一天,到了傍晚,就坐上大柱叔的驴车返回私塾。
    接下来的半个月,宋芫一直在找人测算吉日,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比较讲究这些,他也只能入乡随俗。
    最终算出九月二十日适合破土动工。
    宋芫开始寻找“施工队”,也无需去镇上招人,村里就有不少会盖房子的人。
    直接让石头吆喝一声,就召集来了十几个人。
    王家婶子听说宋家要建新房子,再看看宋芫,就越发满意了。
    她找上了与宋家交好的孙婶子,托她上门打听一下。
    孙婶子便笑着应下了。
    这日刚过正午,孙婶子就提着东西上门,刚到宋家门口,就和另一姜婶子撞了个正着。
    姜婶子率先开口:“哟,孙嫂子,这可真巧,你也是来找小宋的?”
    与此同时,小黎村村口。
    一身披黑色斗篷的少年,骑着马,沿着曲折的小径,终于抵达了村口的林边。
    他拉紧了缰绳,骏马便缓缓地停下了脚步。
    少年甩下斗篷,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落,在他风尘仆仆却仍不失昳丽的面庞,投下斑驳的金色光影。
    少年正是从北疆归来的舒长钰。
    舒长钰跳下马背,随手将马鞭抛给了紧随其后的暗七。
    “你先回去,我还有事。”
    舒长钰甩下一句,朝着张家村的方向抬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