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看热闹
作者:可可红茶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在这时代,想买头耕牛没有现代那么容易。
    每一头耕牛都必须在官府登记,私下的买卖或赠送都是不被允许的,所有的交易都需要经过官府的备案。
    通常,能养得起牛的家庭,经济条件不会太差,除非是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否则不会轻易出售自家的母牛。
    因此,宋芫想要买一头正产奶水牛,如果没有合适的渠道,更是难上加难。
    宋芫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他并没有催促何方,而是淡定地说:“不用急,等到下半年也行,慢慢找。”
    何方嘴里应下,但还是将买水牛的事记在心里,他抱起两个大西瓜放到一边,为宋芫倒了一杯茶。
    他坐下来,呷了口茶,忽然提议道:“小宋,你有没有考虑过种植寒瓜卖?”
    宋芫实话实说:“其实有想过,但不知合不合适。”
    “有啥不合适的。”何方又回忆起他早年,在广安府看到寒瓜的经历,“那是一支从西域来的商队,满载着一车的寒瓜。”
    “一两银子一个!”何方咋舌,“卖如此贵,竟然不到半个时辰就销售一空。”
    何方都不知是该感慨寒瓜卖得贵,还是该感慨广安府的有钱的富人多。
    宋芫有些疑惑:“既然多年前就有寒瓜卖了,那么买了寒瓜的人应该也留了种子,可以自己种吧。”
    然而直到今天,他也没有在县城里看到有寒瓜出售。
    何方解释道:“我前段时间特意打听了一下,听说确实有商人买了寒瓜,并留下种子尝试自己种植。”
    “但种植出来的寒瓜总是不尽人意,要么缺乏甜味,要么瓜囊是白色的,根本无法出售。”
    宋芫立刻明白了,问题在于这时的栽培技术还不够先进,无法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
    回顾历史,西瓜也是经过漫长时间的培育和改良,才逐渐演变成现代的优良品种。
    而宋芫掌握的种瓜技术和他所拿出来的瓜种,无疑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的水平。
    于是,他开始思考何方提出的建议。
    种瓜卖吗?这倒也是一个挣钱的法子。
    宋芫确实有考虑过,可是种瓜的话,既要种瓜,又要卖瓜,他一个人根本忙活不过来,还得多拉几个人入伙才行。
    不过这事不急,到明年再说也不迟。
    接下来宋芫还有事,送完西瓜,再叮嘱何方,让他记得用井水泡一下西瓜再吃,就回去了。
    宋芫前脚刚走,何方就急匆匆地关上店门,小心翼翼地抱着两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回家。
    一进门,何方就高兴地扬声喊道:“秀兰!你看我带回来啥好东西!”
    到了晌午,何家四口坐下来,分吃了一个西瓜。
    西瓜经过井水的浸泡,切开后露出的果肉冰凉透彻,每一口都是脆嫩爽口,清甜多汁,何家四人都被惊艳到说不出话来。
    何方咀嚼着嘴里的西瓜,惊叹道:“难怪寒瓜能卖上一两一个,就这一口,十两银子都值。”
    黎秀兰取笑他道:“是因为你没十两银子才这么说,要是你手头上真有十两银子,看你还舍不舍得。”
    何方顿时语塞,嘀咕说:“还真舍不得。”
    何家二老一边吃着西瓜,一边摇了摇蒲扇,乐呵呵地看着夫妻俩打闹。
    心里跟着感慨,他们年轻时,都没能吃上一口寒瓜,没想到临老了倒是吃上了。
    还真是要谢谢小宋了。
    最后他们连瓜皮都舍不得丢,全都吃进肚子了。
    至于吐出的西瓜籽,何方一个不落地收集了起来,晒干了,打算改日宋芫过来,再交给他。
    小宋这么信任他,他也不能辜负了对方的好意。
    另一个瓜,何家没舍得吃,让何方送去他老丈人家。
    至于何方送去西瓜后,如何受到老丈人全家欢迎的事就暂且不提了。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宋芫便背上了沉甸甸的五斤重西瓜,前去县城。
    他打算在县城留宿一晚,于是趁着清晨的凉爽,就早早地出发了。
    尽管他天还没亮就出发,就为了避开中午的烈日,可一到巳时,太阳就开始曝晒。
    宋芫用草帽遮着脸,全身被晒得滚烫,感觉自己就像一条被晒干的咸鱼。
    这是他第一次觉得去县城的路是如此遥远,他恨不得能插上翅膀飞过去。
    终于,当宋芫抵达县城时,他几乎是踉跄着从马车上下来,迷迷糊糊掏出十文钱递给车夫。
    此时的他头晕目眩,感觉随时都可能中暑倒下。
    他正想在城门口的凉茶铺找个地方坐下,歇歇脚。
    然而,他惊讶地发现,今日的凉茶铺异常拥挤,城门口更是人头攒动,几乎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窃窃私语。
    “今日怎么还没到?”人群中有人焦急地问。
    “别急,估计快了。”另一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城门口,回答道。
    宋芫费了好大劲才挤进凉茶铺,急切地向店家要了一碗凉茶。
    他仰头吨吨吨喝下了一大碗,这才感到稍微舒缓了一些。
    他放下茶碗,又听旁边的人焦急问道:“你们确定是今日吗?”
    “不信你们看,县令大人他们一早就候着了,这还能有错?”
    宋芫顺着那人指去的方向看去,一眼就看到城门边上站得笔直的林县令。
    其余的县丞、主簿等他一概都不认得,单看他们身上穿的官服,也勉强能猜出来一二。
    将近四十度高温,还穿着厚厚的官服,跟军训似的,站在太阳底下曝晒,真是不怕中暑啊。
    宋芫看得一头雾水,转向旁边的人,好奇地问道:“哥们,今日是有啥大事发生吗?”
    那人惊异地看他一眼:“你不知道吗?”
    宋芫不由得纳闷,难道又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那人接着说:“今日惠王就要到咱云山县就藩了。”
    宋芫心里一惊,真这么巧?他刚一来县城,就碰上王爷也到了。
    既然有热闹看,宋芫也不急着走了,便留了下来看热闹。
    时间已过正午,太阳如同炽热的火球悬挂在天空,让人倍感煎熬,甚至有些头晕目眩。
    宋芫即便站在树荫之下,都觉得难以忍受,更别说那些个养尊处优的官员。
    王爷的车驾迟迟未至,一些人开始不自觉地偷偷抬起手,轻轻擦去额头上滚落的汗珠。
    几位年迈的老者更是显得力不从心,身体微微摇晃,仿佛随时都可能倒下。
    若继续在烈日下暴晒,恐怕不久就会有人中暑。
    唯有为首的林县令,依旧身姿挺拔如松,目不斜视,宋芫看了都甘拜下风。
    是个狠人没错。
    就在众人焦急等待之际,一队车马缓缓出现在城外。
    正要进出城的百姓都被拦了下来,为即将到来的车队让出了一条宽敞的道路。
    紧接着,一队先行的骑兵率先进入城中,他们身着威武的侍卫服,高声宣布:“王爷驾到——”
    “闲杂人等速速回避——”
    闲杂人等→宋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