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血灵芝
作者:可可红茶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时光匆匆,转眼间已过两日。
    自老皇帝服用了回春丹后,龙体逐渐好转,在宫人搀扶下,也勉强能够下床,缓缓地走动片刻。
    寝宫中,一具精致的冰鉴静静地置于角落,随着冰块的融化,释放出丝丝凉意。
    小太监捧起桌上香炉,将里面的烟灰倒掉。
    如今仙游宫内,又恢复到往日的祥和肃静。
    老皇帝服完最后一粒回春丹,便吩咐身边的福寿:“去,命仙师再炼一炉丹药。”
    福寿恭敬地弯腰应道:“遵命。”
    随即,他便前往偏殿,传达了老皇帝的旨意。
    仙师的脸上依旧淡然:“那就有劳公公再去准备药材。”
    炼制回春丹,需要用到上百年的人参、血灵芝、天山雪莲等珍贵药材。
    此等珍贵药材,连太医院库房也是存量有限,尤其是血灵芝,已经所剩无几。
    仙师拿到药材后,再次闭关炼丹。
    然而,所谓的炼丹,不过是将所有药材熬成浓汁,再与磨成细粉的土茯苓、鹿角霜、山药等混合在一起,最后搓成药丸。
    药材本身并无不妥。
    问题在于,这炼出的并非救命仙丹,而是解毒丸。
    药丸即将制成,仙师用目光询问舒长钰。
    舒长钰轻轻启唇,无声地说道:“这一炉,废了。”
    仙师微微点头,朝另一徒弟使了个眼神。
    徒弟心领神会,将人参、血灵芝等未能用上的珍贵药材尽数投入火炉。
    待药材焚烧殆尽,仙师直接咬破舌尖,在唇边抹上一丝血,大声惊呼:“糟了糟了!”
    门外的侍卫连忙叩门询问:“仙师!仙师!出了什么事?”
    片刻后,门被打开,仙师由徒弟搀扶着出来,唇边带血虚弱说:“丹药炼废了,这该如何是好?”
    侍卫面色一肃,道:“请仙师稍候,我立刻去禀报福寿公公。”
    福寿听闻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手中的杯盏不禁失手滑落,他甚至没有时间去捡拾,而是急切地望向病榻上的老皇帝。
    老皇帝依旧双目紧闭,并未被这动静所惊醒。
    床头的香炉中,袅袅升起的白烟,带着清冷的檀香,本是助人舒缓身心的熏香,却在这刻让福寿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回春丹的炼制需要一日时间,今日圣上未能服用回春丹,再次陷入了昏睡,脸色也迅速变得惨白。
    福寿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安。
    他快步走向炼丹房,只见仙师正倚靠在桌边。
    “仙师,您身体如何?”福寿关切地问。
    仙师虚弱地回应:“暂时无大碍。”
    福寿急忙追问:“那今日可否再炼一炉回春丹?”
    仙师强撑着站起来,坚定地说:“陛下的龙体至关重要,贫道自当竭尽所能。”
    他稍作停顿,面露难色:“只是这回春丹的药材已尽,还请公公再送一批来。”
    福寿惊讶地问:“这么快就用完了?”
    仙师叹息:“本想多炼几粒,就将药材全部投入了炉中,无奈贫道功力有限,失手将这一炉丹药炼废了。”
    福寿便严肃说:“我立刻派人去太医院取药,麻烦仙师今日再炼一炉,明日申时,杂家再来取药。”
    “陛下的龙体至关重要,不容有失。”福寿的话语中暗含警告,今日这一炉回春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结果,前往太医院的小太监回来禀告,库房里的血灵芝只剩下一株,还不够炼一炉丹药。
    血灵芝乃是由地方官员进献上来的珍稀之物,仅归太医院库房收藏,连各宫娘娘那都没有。
    福寿记得,前些年太子立下大功,圣上曾特意奖赏他一株血灵芝。
    福寿那尖细的嗓子都沉了几分:“你再去东宫问一问,务必要取到血灵芝。”
    小太监匆匆前往东宫,却被告知,那株珍贵的血灵芝已被太子妃服用。
    福寿的心仿佛坠入深渊,愈发沉重。
    最重要的血灵芝迟迟未能送来,仙师和弟子们只得在侍卫的护送下,返回偏殿稍作歇息。
    傍晚时分,一个小太监前来送饭。
    这个小太监是福寿两年前认的干儿子,聪明伶俐,口齿伶俐,深得福寿的信任,如今在仙游宫殿内伺候。
    他从饭盒中端出一碗饭,口中说着“仙师请慢用”,却将这碗饭递给了舒长钰。
    舒长钰抬眼,与小太监的目光短暂交汇,随即又若无其事地垂下眼帘。
    他用筷子轻轻挑动着饭粒,表情中带着些许不经意。
    待小太监退出偏殿,轻轻关上殿门后,舒长钰立刻拨开手中的白米饭,翻出一张纸条。
    舒长钰迅速打开纸条阅读,然后将其放在蜡烛上点燃,直至化为灰烬,再撒入花坛中,与泥土融为一体。
    仙师朝舒长钰看了眼。
    舒长钰抬手,指尖沾了沾茶水,在桌面留下一个字:“等”。
    午后时分,一声惊雷在天际炸响,宋芫从沉睡中惊醒。
    他急忙起身,透过窗户望向外面,只见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突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二丫连忙冲出门外,去收起那些晾晒的衣物。
    屋顶上的茅草也在这股强风中被卷起,随风飘散。
    宋芫心中不禁涌起一句古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紧接着,他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屋顶都快被风掀翻了,等大雨一来,屋里肯定会漏雨。
    宋芫迅速跑到厨房,取来各种器皿,等下准备接水。
    又一声震耳欲聋的雷鸣划破天际,宋芫立刻捂住了丫丫的耳朵,免得她被吓着。
    随后,大雨如注,倾盆而下,屋里果然开始漏雨了。
    宋芫忙不迭地端起木盆,手忙脚乱地接水,以免雨水将屋内弄得一片狼藉,晚上也无法安睡。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变得凉爽了许多。
    雨停后,宋芫走出屋外,查看院子里的菜园和花草,还好都安然无恙,没有被风雨折断。
    “哇,大哥你看。”这时二丫惊呼起来。
    宋芫顺着他指的方向,朝屋顶看去。
    就见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天际,宛如一条彩色的绸带,悬挂在茅草屋顶之上。
    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在彩虹上,折射出斑斓的光芒。
    风雨之后见彩虹,好兆头。
    傍晚时分,宋芫煮了一锅热腾腾的汤面,兄妹几人围坐一起,吃了面条。
    由于刚下过雨,路上泥泞不堪,宋芫没有再出门散步,而是抱着丫丫坐在门口,享受着雨后的清新凉风。
    夜幕降临,到了该休息的时候,宋芫再次翻开那本《重走科举路》,用来打发时间。
    这时,书中的男主又遇到了他的第三个红颜知己,一位姓康的官家小姐,她的祖父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名叫康义南。
    康义南……
    宋芫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时,只觉得有些眼熟。
    突然,他灵光一闪,想起了那个疯子的名字,正是叫南义康。